《南花北移雅歌春韻》越劇戚畢派藝術傳承大師班 落戶北京

發佈時間: 2017-08-17 18:27:30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戴凡

2017年8月的北京艷陽高照,在第五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活動期間,一場由越劇戚畢藝術流派傳承人發起、北京市文資辦主辦、北京市東城區鳳鳴

越劇團承辦的《南花北移雅歌春韻》越劇戚畢派藝術公益展演暨北京鳳鳴越劇戚畢派藝術傳承大師班啟動儀式在北京亦莊開發區博納星輝劇場拉開序幕。

本次展演活動不僅是繼越劇百年之後越劇戚畢派傳人聯合京演的頂峰之作,更是開啟了越劇戲曲藝術“南花北移”歷史新篇章。本次活動的發起人越劇畢派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丁小蛙特邀戲劇梅花獎得主王杭娟、國家一級演員孫建紅以及全國各地戚畢派名票、越迷齊聚北京,將戚畢派經典代表唱段一一展示給北京觀眾,千人劇場熱情高漲。著名越劇大師戚雅仙的女兒、戚派嫡傳傅辛文親臨演出活動現場並登臺獻藝,表示越劇的流派傳承是母親一生的心願、自己作為女兒能為戚派以及各個流派在北京的發展做事情是她的義不容辭的責任,在給觀眾帶來最好演出的同時播下希望的種子,發現培養更多年輕人參與,同時也感謝主辦方給予的大力支援。



丁小蛙 (著名 畢派小生、國家一級演員)

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越劇代表性傳承人



傅幸文(著名戚派嫡傳)

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越劇代表性傳承人



王杭娟 (著名 戚派花旦、國家一級演員)

第二十一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孫建紅 (著名 畢派小生、國家一級演員)

中國湖南映山紅戲劇節表演一等獎

本次活動還邀請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吳乾浩老師、文化部民族民間藝術發展中心張剛老師、北京電視臺《歡天戲地》節目著名主持人孔潔老師、嵊州駐京辦主任陳洪林先生共同觀演並見證越劇畢派傳承人丁小蛙、戚派傳承人傅辛文啟動北京鳳鳴越劇戚畢派藝術傳承大師班。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數千年沉澱下來的精華,習總書記曾多次強調傳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本屆消費季開展50余項系列惠民文化活動,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其中,《南花北移雅歌春韻》越劇戚畢派藝術傳承大師班就是一項重要惠民活動,活動期間,本屆消費季為其搭建平臺,傳承地方戲曲藝術並且惠民同樂,切實發揮文化消費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北京市東城區鳳鳴越劇團成立於2017年3月,前身為北京鳳鳴越劇社,秉承老一代藝術家的文化理念及藝術追求,延續“”一團一網“”的線上線下互動模式,以“越劇南花北移傳幫帶為己任”,採用戲曲網際網路+的市場化運作模式,將各個流派的特點結合名家大師的創新模式,把”學好戲、唱好戲、演好戲”做為目標,逐步將戲曲的群眾年輕化、泥土化。 鳳鳴越劇流派名家大師班,面對全國的越劇愛好者定向培訓,活動形式包括沙龍培訓、演出交流、拜師學藝等,弘揚越劇藝術,豐富文化生活,建立越劇生態圈。 鳳鳴越劇網由資深媒體工作者創建,在網際網路+的時代利用線上的傳播渠道和方式對越劇的流派和傳承人進行全方位的推廣和傳播。使越劇藝術走近人們的生活,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傳統戲曲文化的精髓。 鳳鳴人得到了北京市文化局、中國戲曲學院、北京戲曲職業學校等相關機構的指導與幫助,團結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寧波、紹興、嵊州、深圳、武漢等專業院團,為推動中國傳統戲曲事業的發展而奮鬥!

據悉,本屆消費季圍繞“文薈北京質惠生活”的主題,以“一榜兩會引領、六大板塊支撐、四類空間拓展、十六區協同聯動”為格局,緊扣“三個文化帶”建設、“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冬奧會籌備、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數字創意産業提升等時代主題和文化創意産業發展重點,充分體現文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內容、新業態、新模式和新市場,以形成文化消費新特色,力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進入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官方網站

(http://xfj2017.bjwhhmk.com/index.php?pType=detail&cId=167&coId=167)了解更多活動資訊,關注北京文惠卡官方微信服務號(bjwhkfwh)免費註冊領取5000萬惠民文化消費電子券。



聲明:中國網圖片庫()供本網專稿,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中國網圖片庫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諮詢電話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