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財政學科建設與發展暨慶祝資深教授鄧子基先生從教70週年座談會”上,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受財政部、中國財政學會委託,向鄧子基教授頒發“中國財政理論研究終身成就獎”。劉尚希表示,鄧子基教授是我國社會主義財政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國家分配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為中國財政理論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堅持 “國家分配論”,為財政改革奠定理論基礎
1962年,鄧子基教授先後發表了《論財政本質》等三篇文章,提出了財政的本質是以國家為主體的分配關係。1964年8月,在大連召開的第一次全國財政理論討論會上,鄧子基教授等提出“國家分配論”的觀點。當時還有學者提出“貨幣關係論”“資金運動論”“再生産決定論”“剩餘産品決定論”“社會共同需要論”等觀點,但經過充分的論證和思辨,“國家分配論”觀點被大家認可,認為財政學研究對像是經濟關係中的分配關係,財政是以國家為主體的分配,其本質就是國家為主體的分配關係。
與此同時,鄧子基教授主張吸收一切人類文明成果。1980年,他開始組織翻譯美國的《財政理論與實踐》一書,當時國內學術界對西方主流財政理論知之甚少,他可謂學習西方理論的先行者,先後出版了《比較財政學》《國際稅收導論》《美國加拿大稅制改革比較研究》《西歐國家稅制改革比較研究》等著作,將“國家分配論”和“公共財政論”有機結合,為中國財政改革發展探索了新的方法論。鄧子基教授説,“國家分配論”是探討財政活動的本質,是本質論,而“公共財政論”著重界定財政活動的範疇,並揭示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政的運作過程,是現象論,因此提出以“國家分配論”發展“公共財政論”的思想。他提出的國家兩種身份理論、財政四要素論、財政四職能論、財政平衡論、財政貨幣鬆緊搭配論等理論觀點和政策主張,多為政府部門所採納,在財政、稅收、國有資本管理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正如他培養的博士、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2009年在《廈門大學學報》發表文章所説:“財政理論必須與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同行,必須與時俱進。鄧老師的論文、專著無一不反映和體現了這個特點。也正因為如此,由鄧老師創研和堅持的‘國家分配論’始終充滿活力,始終對社會主義財政工作發揮著影響和指導作用。”
鄧子基教授的《略論財政本質》《試論財政學對象與範圍》《財政只能是經濟基礎的範疇》《為“國家分配論”答疑》《堅持、發展國家分配論》《財政理論與實踐》《比較財政學》《公債經濟學》《財政金融政策與宏觀調控》《財政與宏觀調控》《財政收支矛盾與平衡轉化問題》等著作影響著幾代財政人。財政部資産管理司處長劉瑞傑是鄧子基教授的第24個博士生,他在評價老師的治學風格時説,鄧子基教授培養學生始終堅持科學的治學態度、觀點與方法:對待馬克思主義理論,既反對僵化,又反對過時,重在發展;對待西方理論,既反對排斥,又反對照搬,重在消化;對待方法論,堅持實事求是,一分為二,對立統一,不能走兩個極端,從現象到本質,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繼承中發展。
教書育人並重推動財政教育事業
鄧子基教授常説的一句話是:教書育人出人才、出成果。70年來,他一直是這樣做的。他為培養中國財政學理論人才傾注了全部心血。他培養了一大批博士生,這些博士現如今均成為國內各大學財政重點學科骨幹。2007年6月,鄧子基教授發起成立了福建省鄧子基教育基金會,該基金會旨在弘揚中華民族尊師重教優良傳統,開展資助教育和財經事業活動,鼓勵教師探索理論,激勵學生奮發學習,推動全社會關心和支援教育,促進我國教育和財經事業發展。基金會成立10年來,獎助項目從最初的面向學生、教師的獎優助困,到現在與《財貿經濟》《財政研究》《稅務研究》《國際稅收》等4個編輯部合作開展“鄧子基財稅學術論文獎”。幫助了一大批亟待求學的學子,支援獎勵了大量的優秀學生、教師和財稅專家,為教育事業和財經理論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半個多世紀以來,鄧子基教授在財經科研和教育領域,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積極從事學術活動,博採眾長,富於創新,著書豐厚,成果斐然;以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淵博的知識傳道、授業、解惑,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高級財經管理人才,成就卓著;為中國財政學理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學界公認。榮獲國務院早期“政府特殊津貼”和國際、國家、省部級獎勵50多項。“行為人師,學為世范”,面對眾多的榮譽,鄧子基教授總是淡淡一笑説:“我只不過做了我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