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陳勇教授為“京胡聖手”燕守平先生診脈
漢溢之法強調“溢”毒
在接待外國友人的過程中,同眾多中醫館一樣,展現的都是博大精深的中醫文化,但樹德堂還是呈現出不一樣之處,樹德堂醫生都秉承著樹德堂著名醫師焦樹德老先生以及陳勇老先生等人開創的漢溢之法。
所謂漢溢之法,就是通過疏通經脈,將有益中藥導入體內以調和陰陽,將風寒濕邪溢出體外以扶正祛邪,釋放生命活能量,讓機體自行恢復潛能。此法提倡“治毒先治邪,邪去毒自化。祛邪毒必敗,法當透解排。將成之毒,透之和之;已成之毒,溢之解之;極盛之毒,利之排之。”
據考證,漢溢之法起于扁鵲。人們熟知的文章《扁鵲見蔡桓公》,實則暗含諸多中醫的理念:一、毒邪入體(腠理、肌膚、腸胃、骨髓),不治恐深。二、首選外治法。由此,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逐漸衍生出“扁鵲學派”。該學派發展至今,樹德堂國醫館館長陳勇先生(名老中醫陳寶仁之)秉承父志,汲取歷代名醫大家關於“扶正祛邪”、“排毒抗衰”等理論,並得到其岳父,有“類風濕泰斗”之譽的焦樹德教授指點,融通“補腎祛寒”、“強督助陽”等痹症治療心得,結合疾病譜新變化及多年醫學實踐經驗,整理總結方法論,並根據臨床經驗不斷補充完善。後又與數位國醫大師反覆討論修改,歷經多年精研,終得成果,命名為漢溢之法。
漢溢之法目前少見於世,緣于歷史上扁鵲其人及扁鵲學派是否存在,學界一直爭議不休。直到最近,在四川成都發現老官山漢墓這一爭議才得以平息。經考證,墓中920支醫學竹簡為失傳了的中醫扁鵲學派經典書籍,此發現為漢溢之法的有力佐證。
如今,漢溢之法中所推崇的“扶正祛邪”“外治法”“排毒抗衰”學説,正在為越來越多的人帶來獨特的效果:體驗漢溢之法一段時間後,身體感到輕鬆,皮膚細膩,體重下降,心情愉悅。
從長遠意義來看,數千年來一直在對傳統中醫學説不斷進行傳承和創新的漢溢之法,對中醫振興提供了可借鑒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