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謹防“金融龐氏騙局” 細數理財十大“騙區”

發佈時間: 2015-12-15 11:10:18  |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孫婉露
直接點擊圖片或者使用鍵盤'←' '→'鍵翻頁

一直以來,投資理財都是門技術活,沒有所謂的“閉著眼睛都能賺錢”的事,當投資者真的聽信“讒”言,閉上雙眼就敢掏腰包的時候,有可能就會遇到“金融騙局”。

金融騙局背後,往往隱藏了一個“野雞金融機構”,他們高調租用城市CBD中最為豪華的寫字樓,人人西裝革履,處處奢華體現,營造著“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景象。而旗下的金融産品,也是嚇人的高收益,仿佛“天上掉餡餅,並且正好砸到了你的頭上”。

事實上,外表光鮮的背後,有時是一場虛無,産品發行方往往沒有考慮如何從盈利角度運轉,只求在資金流角度運轉,負債端收益畸高,但資産端根本無法實現這個收益,或者壓根沒有資産端。

網路上流傳的一句話,極好地概括了“藏于暗處的騙子”和“處於明處的投資人”之間的心態關係——當投資人看中了高收益時,騙子們看上了投資人的本金。

以下是本報整理的近年來金融産品的“事故多發區”,有些暗藏著是旁氏、有些赤裸裸的騙人,也有些是産品本身的組織形態沒有問題,問題在於被叵測之心所利用。

有限合夥事故多發

去年,海滄資本法定代表人跑路,今年,金賽銀法定代表人玩失蹤……近年來,有限合夥制基金兌付風險頻現,這其中,有融資方的風險,比如項目無法兌付、自融等,也有前端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風險,比如上述類似的“跑路”事件。

2009年以後,大量的財富管理公司開始在市場上氾濫,有限合夥由於其組織形式方便靈活,所以,往往被這些財富管理公司所利用,以有限合夥制基金為名,發行固定收益承諾的産品,債務籌資交易氾濫。

一位業內人士對本報説,全球範圍內,基金都不能承諾固定收益,中國的基金法也明確約定了不得承諾固定收益。“承諾固定回報的那叫做債,發行的時候就需要通過第三方獨立機構評級及定價,以基金的名義,不做風險定價,承諾固定回報,本質上是非法攬儲。”他説,“目前已經查處的多樁以有限合夥基金模式承諾固定回報崩盤的野基金,最後都是以非法集資被追刑責的”。

對於投資者來説,最終只能走法律程式來定奪是非,然而,個中漫長和艱辛可想而知,最終能夠追回多少本金,以及要花多少時間才能追回來,都還是個未知數。

而為了募集到足夠的資金,有些有限合夥基金不惜重下佣金,引誘第三方理財銷售人員,甚至是銀行理財經理等為其飛單銷售。

“通常會有一個關鍵人,拿到多個有限合夥産品的銷售額度,再將其分包給他所控制的銀行理財經理,再由銀行理財經理‘飛單’銷售給不明就裏的投資者,而投資者往往會以為是銀行自己發行的理財産品,銀行無形當中為有限合夥做了背書。”一位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

地下炒金深藏“地下”

2010年-2011年,隨著黃金價格的節節攀升,中國大媽們的黃金投資熱情與日高漲,當時,在華南沿海一帶,一時間冒出不少地下炒金公司,他們寓居在高檔寫字樓裏,忽悠了不少投資者。

在國內,合法的黃金投資渠道大致有四條路徑:購買實物黃金、金首飾、投資性金條等;在期貨市場上參與黃金期貨交易;參與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黃金T+D交易;參與銀行紙黃金交易等。

而所謂地下炒金,則是在這些渠道之外,聲稱自己公司代理香港、歐美等國家和地區的正規交易商平臺,或者乾脆自己坐莊,玩對賭的黑平臺。兩者的區別是,前者盈利點在於賺取點差和佣金收入,後者坑你沒商量。

比如説,黑平臺可以在後臺直接更改客戶資訊,控制開盤停盤,修改客戶下單情況,任意操作客戶交易狀況,有些甚至直接將平臺製造成對賭平臺,撮合客戶之間的盈虧,或客戶看多,地下炒金公司則做空,賺取客戶虧損的錢。

地下炒金的風險在於,一是杠桿高,極容易爆倉;二是地下炒金公司很多不合法的操作手段,人為造成客戶虧損。此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某地下炒金公司負責人稱該公司的杠桿比例是1:100,這種杠桿率在同行中並不高,有些同行的杠桿甚至高達400倍、500倍。

而有些地下炒金公司為了將客戶資金運放海外,不惜動用“地下錢莊”等渠道,個中水位之深難以測量。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此前曾採訪一位地下炒金公司的銷售人員,該人員自己也購買了其所在公司一款倫敦金的産品,而後,隨著金價波動,高杠桿之下,本金全部虧空。

外匯交易灰色地帶

在今年的某金融産品博覽會上,本報記者誤撞到某外匯交易平臺的客戶宣講會,在博覽會的一角,圈出近600多張座椅,座無虛席,還有好多人站在過道上,現場氣氛濃烈,臺上主持人幾乎每句話後面都帶一句“對不對?”“是不是?”現場投資人立即予以回應,高效互動。

事實上,幾乎在每個金融産品交易會、博覽會上,都會看到這些外匯交易平臺的身影,他們豪華布展、員工西裝筆挺,每個業務員看上去都熱情滿滿,而至於投資人最終虧了?賺了?則是另外一回事。

外匯交易分為兩種,一種是個人實盤外匯買賣,即不可透支的可自由兌換外匯間的交易,全國各大商業銀行均開通了此項業務。

一種是外匯保證金(外匯按金)交易,即上述外匯交易平臺的業務類型,其具有杠桿交易性質,杠桿倍數通常放大到50倍、100倍,甚至更高。即使在發達的國際市場上,外匯保證金交易也被普遍認為投機性很強,屬於高風險産品。

儘管活躍在國內的部分外匯交易平臺在國際上屬於正規機構,但由於我國並未全面放開外匯交易,所以一直處於灰色地帶。多年來,眾多的外匯經紀商以投資諮詢公司的名義在中國開設代表處等辦事機構,招攬客戶,國內各類監管機構一直在警示、整頓外匯保證金交易,但是,投資者依舊前仆後繼,關於外匯保證金交易的糾紛也不斷在各地法院上演。

2015年初,本報記者曾經報道總部位於塞普勒斯某外匯交易商無法提現,一眾投資者心急如焚,在國內無處伸冤維權,只能組團前往塞普勒斯,在一個語言不通、完全陌生的法制環境中,投資者的孤獨無助可想而知。(參見2015年3月24日本報報道《“鐵匯贈金”套利案牽出炒匯灰色地帶》)

P2P排隊高調跑路

P2P可謂這兩年網際網路金融板塊中的“特色菜”,其特色之一在於波濤洶湧的跑路潮。起初,媒體非常認真的對待每一家跑路平臺,而後,隨著跑路數量的飆升,媒體實在關注不過來了,只能抓大放小。

此前,記者參加P2P業內論壇時,經常會被投資者問及,“在媒體看來,哪些P2P平臺最靠譜?”小小一個問題,竟令人無言以對。

據媒體報道,近日,寧波又一家網際網路金融平臺融信華創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融信財富”)發生高管失聯事件,目前當地警方已介入調查。據悉,這位老闆跑路前,曾匯出1000多萬元債券和5000多萬元現金。目前公司出現擠兌,資金鏈已經斷裂,無法展開相關業務。

截至2015年9月30日,零壹研究院數據中心統計的問題平臺共1302家(不含港澳臺地區),其中山東、廣東、浙江三地問題平臺均超過100家,合計達到643家,佔全部問題平臺的49.39%。今年6~8月每個月出問題的平臺數量都在110家以上,平均超過122家,風險似有集中爆發的趨勢,不過9月份問題平臺數量驟減,僅為8月的一半左右,這是否説明網貸行業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健的運營期,值得繼續關注。

隨著監管政策的日趨完善以及整個外部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P2P已經進入洗牌期,所以,在投資P2P之前,一定要擦亮眼睛,務必選擇背景過硬的、資金實力雄厚的、産品收益適中的平臺,而那些動輒20%的年化收益率,還是敬而遠之吧。

民間借貸風險高

四川匯通擔保事件即為民間借貸高凶險的典型案例之一,該公司利用旗下多個民間投資公司,曾以二分左右的月息從民間融資。

在民間借貸過程中,通常借貸雙方在約定利息時以幾分利來表示。比如,一分利就是月息的1%、二分利就是月息的2%。計算成年息,一分利就是年息12%,而二分利就是年息24%。一位民間高利貸經營者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其放出的高利貸大多為三分利,即月息3%,年息則高達36%。

這兩天,民間借貸風險敞口急劇放大,糾紛增加,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六條: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援。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援。

釋放原始股“誘餌”

“原始股”是指公司上市之前發行、可在上市一段時期後售出的股票。近年來,一直有人打著原始股的旗號四處招搖撞騙,按照本報記者經驗,除非你是準上市公司的員工或高層,抑或是準上市公司定向引入的戰略投資者(如PE等),否則,普通人很難拿到準上市公司的原始股,而準上市公司也不會對外界大肆甩賣原始股。

近日,據媒體報道,在河南、山東等省市,一些群眾在“一夜暴富凈賺幾十倍”的誘惑下,鉅額資金面臨血本無歸的危險。上述媒體記者從公安機關了解到,因涉嫌以“原始股”非法集資,上海優索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原法人代表段國帥近日被依法批捕,段國帥在河南多地設立分公司,自稱“環保産業的先鋒企業”。通過網際網路宣傳造勢,利用該企業在某地方股權交易市場掛牌的身份,對外宣稱“上市公司”,還在河南召開“增資擴股”發佈會,宣佈該“上市公司”將定向發行“原始股”。同時,這家所謂的“上市公司”曾一度發售股權理財集資,承諾年收益達48%,超過同期銀行存款收益20多倍。

據了解,該公司利用“原始股”向群眾非法融資2億多元,涉及上千名投資者。

一些企業利用地方性的企業股權掛牌轉讓市場,冒充上市公司發售“原始股”。例如,在多地發生的“原始股”騙局中,均有不法分子宣稱自己是“某股權交易中心”的掛牌企業,有明確的上市代碼。但事實上,股權交易中心只是一個地方機構,不法分子利用其名稱易與“證券交易所”相混淆,矇騙消費者。

貴金屬交易小心爆雷

“您要不要考慮投資貴金屬,我們有專業的操盤手……”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接過類似的電話,對方操著各地濃重的口音,你稍一反駁,或者表現不耐煩,對方就開始爆粗口,所以,接到這種電話的第一反應最好是立即挂斷電話。

去年的央視“3·15”曝光貴金屬投資平臺內幕,稱現貨白銀投資實際上是一場對賭遊戲,交易所、會員、代理商層層設陷阱,欺騙投資者。

據了解,與證監會直接監管的證券期貨交易所不同,大多數現貨貴金屬交易平臺往往由自然人或者企業投資設立,通過出售會員牌照和交易手續費盈利,其交易透明性相對較低,多數並未發佈交易數據以及詳細的交易規則。

現貨交易平臺往往通過出售會員牌照來發展會員,而會員為了獲得更多的投資者又可以發展代理商。現貨交易所普遍採用做市商制度,做市商也就是交易所的會員。

貴金屬交易所産生的手續費往往是由交易所和其會員進行分成,會員分到的手續費比例甚至高達80%至90%。有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這些交易所和會員的盈利模式,就已經註定了他們在開展經紀業務和實際交易的過程中,必然充滿了為了錢而産生的違規甚至違法的行為。

“既然是做市商制度,除了手續費之外,會員及其代理商的主要盈利來源必然是投資者的虧損。部分做市商及其代理商的註冊資金只有3萬元至10萬元,即使投資者起訴使其破産清算,依然無法彌補投資者的損失。”一名曾經參與貴金屬交易的投資經理告訴本報記者。

據央視報道,做市商和交易所合謀騙取投資者投資資金的主要方式在於,人為提高投資者報價、盈利的情況下,使投資者不能平倉和投資者無法成功出金等。

前一段時間,在市場上鬧得沸沸颺颺的“泛亞交易所兌付風波”即屬於貴金屬交易。

原油交易別找“導師”

與貴金屬現貨交易相似,現貨原油交易也是採取會員制,而會員為了獲得更多的投資者又可以發展代理商。

2015年8月份,一位投資者對本報記者稱,在一個股票交流群中,受到某導師蠱惑,將股災之前從股市裏撤回的50萬元資金悉數投資到某石油化工交易所有限公司,而在所謂“導師”的指導下,連續三次反向操作,50萬元虧空殆盡。

近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報道,有7年投資經驗的謝女士在按照自稱是廣東省貴金屬交易中心會員單位“投資導師”的指導下虧損了22萬元。(詳細報道參見本報2015年11月23日《原油交易系統性欺詐 專業投資者難倖免》)

事實上,這些所謂的“導師”,正是原油交易所的會員單位或代理商,業務人員在騙局中有高額返點,因此在拉人開戶時會挖空心思,抓住投資者貪心的弱點,進行強大的心理攻勢。在交易中,“導師”在摸清客戶的資金量後,有時會讓客戶先有小額的盈利,誘使投資者投入更多資金,而即使在客戶不斷虧損時,也會誘使客戶加倉回本,直至投資者損失殆盡。

由於投資者都是通過會員公司提供的行情軟體下單,因此投資者的一舉一動都在“導師”們的視線中。北京投資者張先生告訴本報記者,每當賬面盈利的時候要止盈,交易軟體就會卡殼造成無法交易。會員單位提供的行情看起來會和境外原油期貨市場走勢一致,但是會存在各種微小的差異和時滯,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投資者做模擬盤時,“導師”喊單時十分精準,一旦投資者下單,“導師”就必然連連失誤。

10月23日證監會新聞發佈會上,新聞發言人鄧舸提醒投資者,根據媒體報道和群眾舉報,目前仍有地方原油交易平臺等商品類交易場所存在違規開展標準化合約集中交易的問題,其交易活動蘊含著很大的風險。投資者在參與地方交易場所交易活動前,要仔細了解其交易規則、交易方式,發現採用集中交易方式開展標準化合約交易的,請不要參與,以免造成財産損失,並請將有關情況向當地政府有關部門舉報,協助當地政府做好打擊交易場所違法違規活動工作。

虛擬貨幣龐氏玩法

相比上述金融炸彈,以下這種金融詐騙方式更低成本、更高效率,他們不需要租間辦公室忽悠投資人,花錢搭建一個網站就能取信於人;甚至連印刷宣傳材料的錢也省了,只需簡單製作些圖片和電子文稿足矣;更省錢的是人力成本,被高息誘惑的參與者會自發地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網路平臺進行“微商式”的傳播。

近日,本報報道,在網際網路上涌現出一批打著“新型理財”旗號的投資産品,其高息承諾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詳細報道參見2015年11月10日《起底MMM社區:月息30%的“爆款”理財平臺“互助”了誰?》)。其中,出現頻率較高的有MMM互助金融社區、摩根幣、百川幣等。

而之所以被熱炒的原因是:高收益+推薦提成,以MMM互助金融社區為例,其承諾的投資收益為每月30%,推薦投資人加入另有10%左右的收益提成。摩根幣與百川幣所承諾的投資收益同樣駭人,也設置了“拉人頭”獎勵。

摩根幣、百川幣打著虛擬貨幣投資的招牌,MMM互助金融社區則喊著“慈善互助”的口號,雖然也是以虛擬貨幣“馬伕羅幣”作為投資載體,但其宣傳資料毫不掩飾他們的金融模式沒有實際投資標的,投資者的利潤就是後入局玩家的投資本金。參與者“相信”平臺號稱的互相幫助,你拿錢幫助了別人,也肯定會有另外一個人拿錢來幫助你。

MMM互助金融社區模式下,會員參與投資以馬伕羅幣為載體,投資買入馬伕羅幣被稱為“提供幫助”,而賣出馬伕羅幣獲利則被稱為“得到幫助”。會員先要確定投資額度(60元至6萬元)和幣種(比特幣或人民幣),再由系統匹配需要賣出馬伕羅幣的會員。在這個過程中,賣出者獲利出局,投資人入局後搖身一變成為賣出者,等待著下一位投資人入局,如此迴圈。

此外,該模式還設置了無人數限制的推薦獎10%,以及發展“下線”的管理獎:第一代5%、第二代3%、第三代1%、第四代0.25%。用此激勵模式鼓勵會員不斷發展更多的人“入局”。

北京知名律師事務所一位高級律師稱,如果以上述模式牟取非法利益則涉嫌傳銷。

在MMM互助金融社區中,參與者認為俄羅斯的謝爾蓋·馬伕羅季便是MMM模式締造者。那麼,謝爾蓋·馬伕羅季又是誰呢?

1994年,馬伕羅季曾一手製造了轟動世界的MMM公司運用金字塔騙局進行投資欺詐事件。本報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當年中國官方媒體對此案也有關注,新華社《經濟世界》1994年第10期曾刊文《MMM金融醜案震驚全世界》,《瞭望新聞週刊》1994年35期亦刊文報道《轟動俄羅斯的MMM公司股票案》。時至今日,當年MMM公司案件仍被認為是金字塔騙局的一個典型案例在學術界討論。

假銀行假信託假基金:各種“李鬼”

是的,還真有人這麼大膽,連銀行都敢倣造。

根據媒體報道,一家名為“南京盟信農村經濟資訊專業合作社”的機構通過模倣銀行向居民吸收“存款”,讓近200位“儲戶”受騙上當。

這家“假銀行”地處南京市浦口區的中心區域,裝修精緻的營業大廳內,取號機、諮詢臺一應俱全,還倣照商業銀行,設有5個內外隔離的辦理櫃檯,挂有“創一流品質,建百年盟信”等標語,從外觀看幾乎可以“以假亂真”。

無獨有偶,另據媒體報道,一名男子竟然開了一家冒牌“中國建設銀行[-0.69% 資金 研報]”。該“銀行”外觀標識明顯,懸挂著“中國建設銀行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點”,助農銀行卡取款艾曲網點、營業標識牌等外觀標識。“銀行”內設櫃檯,身著工作服的工作人員在裏邊工作,點鈔機、電腦、印表機、監控系統等一應俱全。一名“儲戶”拿著“該銀行”的“存摺”到正規建行網點取款時,事情方才敗露。

除了假銀行外,近年來,假信託、假基金、假證券公司的報道時見報端,比如,有些莫須有的“信託公司”打著“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的旗號到處宣傳,甚至堂而皇之的銷售“集合信託計劃”,但在銀監會的網站上,根本查詢不到這家“信託公司”的名字;或者有些假信託産品,打著正規信託公司的旗號四處募集資金,此類騙局更加難以察覺,不少投資者上當受騙,正規信託公司更是深受無妄之災。

假基金可以參照深圳中歐溫頓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中歐溫頓”)事件,該基金自稱是繼南方基金、博時基金等之後的深圳市第15家公募基金公司,但是,證監會官網亦未顯示這家公司存在。假基金為吸引投資者,頻繁舉辦論壇,在北京國貿CBD租下整層樓的辦公區域,200多名理財經理深入各大超市、廣場銷售理財産品。短短一年多,中歐溫頓吸引了2000多位投資人的4億多元資金。

李鬼太多,防不勝防,所以,下一次,投資人再去銀行網點存錢時,還真要抬頭仔細看看,這是不是一家假銀行,銀行理財經理介紹理財産品時,要確信這個産品是銀行代銷的,而不是理財經理“飛單”來賣的;買信託産品,儘量去信託公司官網,並選擇知名的信託公司;買基金前也要查詢下該基金公司的資質如何。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