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數字解讀《失信企業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

發佈時間: 2015-11-10 14:33:36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宋若冰  |  責任編輯: 宋若冰
直接點擊圖片或者使用鍵盤'←' '→'鍵翻頁

中國網1110日訊(記者 宋若冰) 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工商總局、中央文明辦、最高人民法院、教育部、工業和資訊化部、公安部、司法部、財政部等38個部門聯合簽署的《失信企業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已于近日印發實施。國家發改委、國家工商總局今天上午聯合召開媒體通氣會,介紹相關情況。記者觀察到,此次簽署的《備忘錄》懲戒措施多、力度大、範圍廣,其中有幾個數字尤為值得關注。

38”個實施懲戒部門

在信用資訊共用基礎上,由一個部門在一個領域對失信當事人實施懲戒變為由多個部門在多個領域對失信當事人共同實施聯合懲戒,實施懲戒的部門多達38個。

2”個懲戒方向

《備忘錄》聯合懲戒機制呈兩個方向,一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其他行業主管部門提供的本領域內失信當事人資訊,採取市場準入和任職資格限制,責令當事人限期辦理變更、登出登記或吊銷營業執照等懲戒措施;二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以外的其他簽署部門根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提供的失信資訊,依法在本領域內對其經營活動採取聯合懲戒措施,包括限制部分高消費行為、限制取得政府供應土地、限制參與政府採購活動、限制參與工程招投標、限制取得政府資金支援、限制取得生産許可等18項懲戒措施。

90”項具體措施

根據現行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對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實施協同監管、資訊共用與聯合懲戒的情況進行了匯總、梳理,共整合形成了90項具體措施,明確了聯合懲戒的範圍、對象、懲戒措施、責任部門等,規定了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的具體實施方式和資訊反饋通報機制。操作程式具體,可操作性強,有利於各相關部門組織落實,對失信當事人形成強大震懾。

30”多個重點領域

懲戒範圍包括安全生産、旅行社經營、國有企業監督管理、飲料及獸藥經營、食品藥品經營、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經營及娛樂場所經營等30多個重點領域,涉及企業多,覆蓋了全國省、市、縣多個行政層級,具有強大的社會影響力。

312.36”萬戶市場主體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截至1030日,全國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市場主體共計312.36萬戶,其中企業275.58萬戶,均通過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將依法在多方面被實行限制或者禁入。

 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李樸民在通氣會上表示,《備忘錄》的簽署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加強社會誠信建設相關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和具體手段,是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健全跨部門失信聯合懲戒機制的成果,也是在當前簡政放權,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放寬市場準入條件,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構建以誠信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體系,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的一次有益嘗試和制度創新。

關於下一步的工作重點,國家工商總局企業監管局局長馬伕表示要制定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管理方法,出臺全國企業“黑名單”庫。另一方面加強38部門的資訊共用,使《備忘錄》真正落到實處。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