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發揮“西博會效應”助推全面深化改革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4-05-15

發軔于西部大開發、服務於西部大開發、發展于西部大開發的西博會,是經國務院批准,由中國西部地區共辦、共用、共贏的國家級國際性博覽會,是國家設在西部地區重要的外交平臺、內陸開放平臺、貿易合作平臺和投資促進平臺,是實現“西西合作”、“東中西合作”、“中外合作”的重要載體,已連續在成都舉辦14屆,每屆都是四川對外開放的一件大事、盛事,已經積累了許多成功經驗和有效套路。西博會強大的“品牌效應”、“乘數效應”、“輻射效應”、“虹吸效應”、“倒逼效應”和“聚變效應”日益凸現,正成為中國西部地區經濟跨越的新引擎、區域合作的加速器、對外開放的新杠桿。近年來西博會的規格、規模、成效及影響力大幅提升,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水準也顯著提高,其國家級、國際性綜合博覽會的地位和形象進一步彰顯,得到中央高度重視和支援,被列為國家層面統籌舉辦的大型涉外論壇和展會之一,是實至名歸。

長期以來,西博會被視為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最佳平臺,積極發揮著優質生産要素聚集的重要作用。從投資促進和貿易合作看,西博會的聚集效應、輻射效應、倒逼效應十分明顯。越來越多的世界500強企業通過西博會發掘西部商機,落戶西部,帶來鉅額投資和産業變革。強大資金注入和知名企業入駐,無疑將對地區經濟發展和産業升級起到重要助推作用。

除此之外,西博會積極發揮自身功能,全力服務國家總體外交,通過國家政要間的系列外交活動,及舉辦中國西部國際合作論壇、設立主賓國機制等,努力搭建國際交流合作大舞臺,增進國家間互動和了解信任。每年數以萬計的境外嘉賓、客商入川和系列國際性活動的開展,也大大提高了西部地區的開放意識和對外交流合作水準,增進了世界對中國西部地區及四川的認識與了解。同時,西博會巨大的産業拉動作用亦不可小視。每屆西博會帶來的巨大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對區域內交通、餐飲、住宿、旅遊、廣告等眾多行業産生的直接經濟效益數以億元計。可以説,西博會的成功舉辦,對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開放開發有著巨大作用,也必將有力推動四川“三大發展戰略”的實施和“兩個跨越”的實現。

今年10月將在成都舉辦第十五屆西博會,這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也是西博會進一步轉型升級的重要機會。我認為,本屆西博會要按照中央和省上要求,辦成一屆水準更高、特色彰顯、成效突出的盛會,必須準確把握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充分發揮“西博會效應”,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動力支撐。應進一步突出國際、改革、文化、生態、共建和大數據時代的特色,充分體現調結構轉方式、新型城鎮化、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等重要內容。一是主題設置上,緊扣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以及國家提出的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長江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等重大戰略機遇;二是活動策劃上,要克服“疲勞症”、“虛胖症”、“焦慮症”和“攀比症”,堅決反對“四風”,深化“共辦、共用、共贏”理念,用好用活主賓國資源,精心策劃一些務實高效、有影響力的中外洽談、經貿配對活動;三是宣傳推廣上,可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和海外華僑華人資源,積極開展一系列有影響力的在海外重要媒體上的宣傳推介活動,提升西博會海外形象和衝擊力;四是要深入挖掘和總結連續14屆辦會經驗和感悟,提煉一些重要原則和做法,形成“西博會模式”或“西博會套路”等經驗成果,以指導未來發展。

(作者係省社科院黨委書記、教授 李后強)

跳轉到

 

/ 1
 

文章來源: 中國網 責編: 楊丹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