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當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故事,老孫總是感慨萬分。
浙江線上杭州(記者 倪雁強/攝 黃兆軼/文 )他是一名老兵,一名參加過對越反擊戰的老兵,扛槍上前線、下馬作文章。度過10余載的軍旅生涯,光榮退役的他獲得了一枚軍功章和一套自己的房子,一家三口人從此在小屋裏過上了平淡、幸福的生活。
他叫孫建康,今年61歲,住在杭州森仁裏2號樓,這是一幢古樸的筒子樓,孫師傅的家在三樓,有兩間單間和一個小廚房,總共只有20多平米。如果不是8年前房子被查出是危房,孫師傅一家可能還滿足的住在裏面。
投下告別書奔赴戰場 雷區救下斷腿戰友
來到了孫師傅的家,過道裏放著一排大衣櫃,孫師傅正倚著櫃門抽煙,“家裏小,有些東西只能擺在外面。”孫師傅説。
走進只夠放下一張床、一張桌子和一個組合櫃的擁擠主臥,孫師傅和我們説起了他的故事:
1974年,20歲的孫師傅入伍成了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奉命駐守在定海舟嵊要塞區某部高炮連,防禦我國近海領空。
4年多過去了,從廣西、雲南前線不時傳來的越南當局反華排華的消息,這讓駐守祖國東部的孫師傅和戰友們心急如焚,“當時我想到家裏還有兩個弟弟可以照顧家人,我又是光棍一個無牽無挂的,就向組織寫了請戰書。”孫師傅説。
命令終於下來了,1978年底,孫師傅和3000多名骨幹戰士奉命前往廣西戰場,參與對越反擊戰,“火車開過蕭山老家時,正好是晚上,我往家的方向看過去,什麼都看不清楚。”
到達廣西那良地區駐紮後,孫師傅被編入某部一營機槍連,因為有操作高射炮的經驗,孫師傅臨時改行當了重機槍手。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裏,孫師傅和戰友日夜進行軍事訓練,期待著將每晚響起的越軍槍聲趕回去。
“每天都有被驅趕回國的同胞拉住我們,哭著説越南人搶光了他們的財物、殺害了他們親人,我們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投入戰鬥,血書、請戰書都遞了好幾遍。”孫師傅説。
1979年2月19日淩晨2點,參戰命令終於下達,孫師傅所在的一營經過7小時的長途行軍到達中越邊境的北倉河,對面就是越南湯奔地區。下午2點,師部炮火攻擊後,一營武裝泅渡過河,攻擊湯奔公安屯(即派出所)。
“當時駐紮在那裏的越軍有30多人,我們機槍連和二連作為主攻最先頂了上去,2個小時的激戰,總共摧毀了敵人8個暗堡,擊斃12名越軍,俘虜2名女越軍,其餘10多人向山區逃竄。”孫師傅説。
隨後,部隊展開搜索,孫師傅在警戒時突然發現遠處一草叢內傳出地雷爆炸聲,當時他也不管草叢內雷區是否還有殘餘地雷,飛身衝了進去,找到了一名被炸斷了右腿的戰友,背起他匆匆的趕往後方的醫院,經過治療,戰友雖然失去了一條腿,不過卻保住了性命。
之後,孫師傅又先後2次參與了前線戰鬥。一次是仰攻某無名高地,孫師傅所在部隊提供彈藥支援工作;一次是掩護大部隊撤離,孫師傅駐守在一個無名高地的貓耳洞裏,一貓就是4天4夜,每個夜晚都要經歷偷摸上來的越軍襲擊,所幸最終孫師傅安全的完成了掩護任務。
退伍住進“高端”筒子樓 30年風雨老樓成危房
從越南回國後,孫師傅開始擔任文職工作,期間他成了家,有了寶寶。在1984年,組織為其分配了森仁裏2號樓的房子。
“當時,這個樓還算很高級的,我們一家三口住進來時很滿足。”孫師傅説,可是30年過去了,兒子都成家的孫師傅一家4口還是住在這小小的20多平裏,再過幾個月,這個家庭馬上就要再添一位新成員。
“如果只是小點、擠點我們還能克服,但是問題這房子已經出現品質問題了啊,8年前就發現了,現在還沒解決,我們住的真的是提心吊膽。”孫師傅説。
記者了解到,根據鑒定部門檢測,目前該房屋上部承重結構已多處構成危險點或存在安全隱患,承重墻體砌築砂漿抗壓強度不滿足最低強度等級M2.5的要求。評定該樓地基基礎危險性等級為B級,上部承重結構危險性等級為C級,維護機構危險性等級為C級。綜合評定房屋危險性為C級,建議對房屋作排危加固或根據房屋適修性進行經濟技術比較採取其他方式處理,以策安全。
專業的鑒定術語居民不是很懂,但是他們能從生活中知道這房子真的住到極限了。居民介紹,因為房屋沉降,樓道的窗戶變形,玻璃全都碎裂了,水管同樣也爆過好幾次,公共的衛生間管道堵塞、房間出現裂痕、墻體剝落,鋼筋裸露……
“這樣的房子讓我們住在裏面怎麼能夠安心,馬上就到夏天了,颱風來了我們該怎麼辦。”居民們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