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組織放狠話:"殺美國大使,賞3公斤黃金!”[組圖]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3-08-06  發表評論>>

 

基地組織放狠話:'殺美國大使,賞3公斤黃金!”[組圖]

    當地時間2013年8月5日,巴基斯坦拉合爾,巴基斯坦安全部隊成員在美國使館外加強警戒。美國表示其駐中東地區和非洲地區的19個使館或者領事館面臨恐怖襲擊。攝影 Arif Ali/CFP

 

恐怖襲擊正在全球重新活躍

牛新春指出,最近1個月來,“基地”組織等恐怖組織在西亞、北非的活動能力達到近五六年來最活躍的水準,一個月內竟在利比亞、伊拉克、葉門、巴基斯坦、阿富汗等6個國家實施了6起大規模劫獄行動。在這一背景下,美國對該組織的新威脅高度警覺,完全可以理解。

他強調:“對於美國來説,恐怖威脅是確實、客觀存在的,畢竟‘9·11’以來,‘基地’組織等一直將美國視為頭號襲擊目標。但外界眼下並不清楚美國截獲的情報具體到何種程度,威脅究竟有多大、多廣。因此,現在很難判斷‘恐’慌是否被誇大了。”

吸取班加西領館遇襲的教訓

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所研究員殷罡則向記者表示,美國這次高調關閉多處使領館以應對恐怖威脅,很可能是吸取了班加西領事館遇襲事件的影響。

去年9月11日,美國駐班加西領事館遭受恐怖襲擊,造成包括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史蒂文斯在內的4名美國人身亡。這是33年來美國駐外大使首次死於武裝襲擊,美國國務院因此備受各方指責。時任國務卿希拉裏為此多次前往國會接受質詢,陷入極大被動。

殷罡分析説:“現在的國務卿克裏吸取了希拉理的教訓。既然有情報顯示美國駐外使領館存在恐怖威脅,那他就必須謹慎、認真、警惕地加以應對,作出嚴密防範的決定。”

至於“恐”慌是否被誇大了,殷罡認為,美國國會對國務院的決定有嚴格的審查制度,即便有誇大的成分,也會在合法的範圍內。

至於美國將其在葉門面臨的恐怖威脅擴展到整個西亞北非地區,殷罡指出:“哪個國家的情報也不可能精確到將襲擊哪個國家的使領館,面對恐怖威脅,都是在一個特定區域內的整體進行防範。這算不上美國有意誇大恐怖威脅。”

大有為斯諾登事件公關之味

有德國媒體稱,美國這次動作如此之烈,可能是為其監聽醜聞大作公關文章。對此,多位專家在接受採訪時均表示:“美國當然會借機利用,但應該不存在主動設局的可能。”

李偉指出,自“9·11”事件以來,美國駐中東、北非、南亞地區的使領館哪一天不受到安全威脅?但從沒見過美國如此大規模地關閉使領館。美國政府在這個時候突然搞出這麼大的動作,在一定程度上有“恐嚇”國內民眾的味道,意思是説,恐怖威脅眼下如此之大, “棱鏡”計劃就很有必要。“你們要安全,就要付出一定的自由。”這同時也是做給那些歐洲盟友看的。

中國網路空間戰略研究所所長秦安指出,德國媒體推測美國借此轉移斯洛登事件的尷尬,很有可能,畢竟它成功地將媒體的注意力從斯洛登事件轉移到了空前的恐怖威脅上,而且這也可以減緩、化解美國國內與國際社會對美國政府監控網路的壓力。美國自“9·11”後一直通過監控網路通訊和常規通訊來蒐集恐怖陰謀情報,名義就是防範新的恐怖襲擊。最新這一輪美國反恐舉措,就是想借此向本國民眾和包括歐洲在內的盟友們顯示:監控是反恐的重要措施。但秦安坦言:“這只是媒體的推測。”

網路恐怖主義是人類公敵

秦安認為,應該從此次反恐舉措中看到更深層次的東西,比如要看到網路空間是全球一體化的大空間,具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特性;二是在網路空間裏,恐怖主義是人類的公敵,不論是中國還是美國,以及全球其他國家,都應攜手應對網路空間的恐怖活動;第三是網路空間的恐怖主義威脅,要超過現實的恐怖活動。

對於美國借關閉使館為“棱鏡門”脫困,殷罡認為,這一説法牽強。他指出:“美國政府有借機炒作、轉移民眾注意力的可能,但説它主動設局為斯諾登事件公關,就有些牽強。”

殷罡認為,美國借此次恐怖威脅向國內外遊説網路監控恐怖主義的必要性可以理解,畢竟,美國每年通過網路監控成功化解了數百個恐怖威脅。(陳小茹)

 

   上一頁   1   2   3   4   5   6  


文章來源: 中國網綜合 本網部分展示作品享有版權,詳見産品付費下載頁面。購買請撥打010-88828049中國網圖片庫諮詢詳情 責任編輯: 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