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舉行海上軍演 19艘艦艇將聯合作戰[組圖]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3-07-05  發表評論>>

  7月4日,瀋陽艦和洪澤湖綜合補給艦進入海上補給陣位。

當日,參加中俄“海上聯合—2013”軍事演習的中國海軍艦艇編隊航行在日本海。遠洋綜合補給艦洪澤湖艦分別與編隊的6艘驅護艦進行了多方式海上綜合補給,進一步檢驗了編隊海上補給的組織流程和方案預案,提高了編隊在陌生海區連續為多型艦艇進行補給的能力,增強了艦艇編隊遠海持續作戰能力。據悉,編隊將於5日上午抵達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新華社記者查春明攝

7月4日,參加中俄“海上聯合—2013”軍事演習的中國海軍艦艇編隊航行在日本海。遠洋綜合補給艦洪澤湖艦分別與編隊的6艘驅護艦進行了多方式海上綜合補給,進一步檢驗了編隊海上補給的組織流程和方案預案,提高了編隊在陌生海區連續為多型艦艇進行補給的能力,增強了艦艇編隊遠海持續作戰能力。圖為當日綜合補給艦洪澤湖艦同時為瀋陽艦和石家莊艦進行橫向、縱向油料補給。新華社記者查春明攝

昨日,中國7艘艦艇順利抵達俄國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外海——彼得大帝灣,參加今日起至本月12日在這裡舉行的中俄“海上聯合—2013”軍演,拉開中俄海陸密集聯合軍演第一幕。

雙方參演兵力共計各型水面艦艇18艘、潛艇1艘、固定翼飛機3架、艦載直升機5架和特戰分隊2個。

這是中國海軍迄今一次性向國外派出艦艇兵力最多的中外聯合演習,也是中國海軍首次組織大編隊遠離基地,在無保障體系依託情況下,在他國境內參加的聯合演習。

■ 參演軍力

中方派出最強陣容

赴俄參加“海上聯合—2013”中俄海上聯合演習的中方艦艇編隊,自7月1日離開青島某軍港。7月3日,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在日本海某海域,開展編隊運動、對海對空攻擊與防禦、複雜電磁環境下對抗等訓練。經過三天的連續航行,參加“海上聯合—2013”中俄海上聯合軍事演習的中方艦艇7月4日順利抵達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外海——彼得大帝灣。

中方艦艇編隊指揮員、海軍北海艦隊副司令員楊駿飛少將介紹説,在海軍歷次中外聯合演習中,“海上聯合—2013”是向國外派出兵力最多的一次,也可以説是最強的陣容。此次參演兵力分別來自北海、南海兩大艦隊,包括7艘艦艇、3架艦載直升機和一個特戰分隊。

來自海軍第一支驅逐艦部隊的瀋陽艦,2006年服役,是北海艦隊性能最先進的導彈驅逐艦之一。它與石家莊艦互為姊妹艦,具有區域防空作戰能力,多次圓滿完成全軍、海軍、艦隊組織的實兵實裝對抗演練,被譽為“大洋旗艦”。鹽城艦和煙臺艦是國産新型導彈護衛艦,火力強、功能全,反潛能力特別突出。兩艦雖然服役時間短,但已在護航、戰備巡邏等重大任務有出色表現。

來自南海艦隊的武漢艦和蘭州艦,是我國自主研發製造的第三代導彈驅逐艦,主要擔負水面艦艇編隊的區域防空和艦艇編隊的作戰指揮任務。其中,武漢艦被稱為中華現代級,參加了中國海軍首批亞丁灣護航任務;蘭州艦因為有四面相控陣雷達天線,被稱為“中華神盾”。

■ 巨大考驗

無保障體系依託

“海上聯合—2013”是中國海軍首次組織大型艦艇編隊遠離基地,在無保障體系依託的情況下,赴海外舉行聯合演習,楊駿飛坦言:“這對中國海軍來説,是一個巨大考驗。”

據了解,北海艦隊為這次聯合演習進行了充分的準備。比如,建立了聯演籌備辦公室,保證了各項準備工作有序展開;開展動員教育,讓參演官兵牢固樹立“為夢想出征,為和平出征,為使命出征,為榮譽出征”的理念;組織參演艦艇裝備技術狀態評估和軍械裝備保障技術品質評審,修訂完善各類保障方案計劃;細化各個演練課目方案圖,落實到每艘艦艇、每架飛機、每名參演人員;完善後勤和裝備保障組織體系和管理體系,參演艦艇、直升機裝備技術狀態良好。“但是,遠離基地、無保障體系依託,對於艦艇編隊指揮、通信以及裝備保障等能力,都是一次實戰檢驗。”楊駿飛説。

■ 盡遣精銳

俄首派蘇24轟炸機參加

據介紹,“海上聯合—2013”軍事演習中,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旗艦瓦良格號巡洋艦、維諾格拉多夫海軍上將號大型反潛艦、快速號導彈驅逐艦、毒蜘蛛級導彈快艇和基洛級常規潛艇等12艘艦艇參加,可以説是“盡遣精銳”。俄還首次派出蘇24轟炸機參加演習。

瓦良格號巡洋艦是俄羅斯“光榮級”巡洋艦的3號艦,舷號011,是俄海軍太平洋艦隊旗艦。該級艦擁有全方位的作戰能力,能單獨進行對海、對空、對岸、對潛作戰,也可為己方航母編隊護航,或以其為核心與另外的水面艦艇組成編隊出航,當然其首要的作戰任務是打擊航母編隊,被稱為“航母殺手”。其最有特色的武器裝備是8座雙聯SS-N-12“沙箱”遠端超音速反艦導彈發射裝置。1.7馬赫時射程可達550千米,戰鬥部為350千噸當量的核彈頭,或1000千克高能裝藥。

維諾格拉多夫海軍上將號大型反潛艦為無畏級,主要用於艦艇編隊的反潛防禦,以及在其作戰巡邏區內搜索敵核潛艇,它是當今世界各國海軍中反潛能力最強的艦種之一。舷號為715的快速號導彈驅逐艦為現代級,裝有SS-N-22反艦導彈四聯發裝置2座、SA-N-7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2座等武器。

此次演習中,有一個重要科目是通過敵潛艇威脅區。扮演敵方潛艇的是俄基洛級常規潛艇,該型潛艇因為卓越的靜音技術,被稱為“大洋黑洞”。

■ 演習科目

規模大內容全實彈射擊多

“海上聯合—2013”聯合演習中,中俄雙方參演兵力共計各型水面艦艇18艘、潛艇1艘、固定翼飛機3架、艦載直升機5架和特戰分隊2個,兵力規模空前。

此次演習主要科目包括三部分:一是海上聯合防護行動,包括艦艇錨地防禦、聯合防空、海上補給、通過敵潛艇威脅區、聯合護航、聯合解救被劫船舶、打擊海上目標、海上聯合搜救;二是實際使用武器,包括對海上目標、對空中目標進行主副炮射擊,並進行反潛深彈實射;三是進行海上閱兵。

“演習規模大、演練內容全、實彈射擊多,組織指揮要求高,將考驗兩軍指揮協同能力。”楊駿飛説。

■ 互信程度

雙方均打開火控雷達

這次在反潛、防空演習中,雙方軍艦都要打開各自的雷達,包括火控雷達、照射雷達、導彈制導雷達等,聲吶、光電通信、電子設備等也都要使用,這些設備的電子信號大都屬於軍事機密的範疇。這意味著雙方都要向對方展示各自裝備的戰術和技術特點,只有在兩軍具有很高的戰略互信水準的情況下,才能舉行這些戰術課目的演練,這也説明中俄兩國、兩軍之間戰略互信水準非常高。

儘管中俄雙方圍繞反潛、防空、聯合火力打擊等戰鬥科目展開,但這都是各國海上演練的常規內容。“需要指出的是,演習不針對第三方,中國海軍近海防禦戰略沒有發生轉變。”楊駿飛説。

■ 海上閱兵

彰顯兩國海軍傳統友誼

根據計劃,演習結束時,中俄雙方艦艇、飛機將舉行海上閱兵式。海上閱兵古代稱之為“觀艦節”,對世界各國海軍來説都是一件盛事。屆時,在日本海的彼得大帝灣,中俄雙方海軍領導人將乘坐俄海軍太平洋艦隊旗艦瓦良格號,對參演的18艘水面艦艇、1艘潛艇、3架固定翼飛機、5架艦載直升機和2個特戰分隊進行檢閱。“如此大規模的艦艇編隊排成單縱隊,很有氣勢。”楊駿飛介紹説。

據介紹,此次演習是貫徹落實兩國領導人共識,鞏固中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重要舉措。而通過舉行海上閱兵式,無疑將更彰顯中俄兩國海軍的傳統友誼。

此次聯合軍演的主要目的有三個:一是鞏固和發展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提高兩國戰略協作水準;二是加強中俄兩軍戰略互信,深化兩軍務實合作;三是演練兩國海軍遂行海上聯合軍事行動的指揮協同,提高兩國海軍共同應對海上安全威脅的能力。

(本報綜合新華社等媒體報道)

艦艇編隊指揮艦瀋陽艦與石家莊艦裝備有新型雷達系統以及指控系統等,是中國海軍第一代具有區域防空作戰能力的水面艦艇,被譽為新一代的大洋旗艦。

武漢艦和蘭州艦是我國自主研發製造的第三代導彈驅逐艦,主要擔負水面艦艇編隊的區域防空和艦艇編隊的作戰指揮任務,武漢艦曾多次圓滿完成亞丁灣索馬利亞護航任務。蘭州艦被譽為“中華神盾”,首次裝備了多功能有源相控陣雷達,還首次裝備了垂直髮射裝,用來發射中程防空導彈。

鹽城艦和煙臺艦是國産新型導彈護衛艦,是國産最頂級的054A型導彈護衛艦,其最大特徵是垂直髮射系統,可用來發射防空導彈。其火力強、功能全,特別反潛能力突出。這是它們首次走出國門。

新聞連結

“和平使命-2013”聯演本月下旬開始

7月1日,在俄羅斯進行訪問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房峰輝與俄聯邦武裝力量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在莫斯科共同宣佈中俄兩軍舉行“海上聯合—2013”和“和平使命—2013”聯合演習,拉開了今年中俄兩場聯合軍事演習的序幕。

“海上聯合—2013”軍演今日至本月12日在日本海彼得大帝灣附近海空域舉行。7月27日至8月15日在俄羅斯車裏雅賓斯克舉行“和平使命—2013”中俄聯合反恐軍演。在中俄兩軍交往歷程中,如此密集地展開聯合軍演尚屬首次,標誌著中俄兩軍友好合作關係達到了一個新的發展水準。

中俄聯合軍演的常態化舉行,是把兩國高水準政治關係優勢轉化為防務領域務實合作成果的具體步驟。自2003年以來,兩國軍隊多次參加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的多邊和雙邊聯合演習。其中,“和平使命”系列反恐演習自2005年首次舉行以來,已舉行5次,今年是第6次。這一演習已成為亞太地區著名的聯合軍演。“海上聯合”演習自2012年首次舉行以來,正在向機制化方向發展。聯合軍演已成為中俄兩軍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務實合作的標誌。通過軍演,兩國軍隊展示了軍隊建設成果,交流了作戰理論,檢驗了訓練水準,切磋了指揮藝術,提高了聯合籌劃和協同行動的能力。特別要指出的是,中俄兩國軍隊都處於轉型建設的關鍵時期。兩軍在這樣一個時期舉行聯合軍演,有助於交流改革經驗,相互借鑒學習,促進雙方軍隊的共同發展。

時評

聯演是維護和平不容亂貼標簽

今天,中俄“海上聯合—2013”軍事演習在日本海彼得大帝灣附近海域舉行。演習尚未開始,有些國家的媒體上已“硝煙”瀰漫——它們稱中俄此次聯演“聯手守護島嶼主權”意味濃厚,是“結盟對抗美日同盟”的前奏,甚至聳人聽聞地叫囂“戰爭近在眼前”。這些憑空心生的“憂慮情結”,雖然很吸引眼球,卻沒有説服力,也干擾破壞不了中俄軍事合作。

首先,中俄聯演是例行動作而非“專意而為”。不少人覺得,中俄聯合軍演“事發突然”,演習“時間”、“地點”和“參演兵力”都令人“頗費思量”。事實上,此次聯演,是兩軍年度例行性軍事活動。中俄兩國是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兩軍戰略互信水準不斷提高,兩軍海上聯合演習制度化、常態化機制已經形成。外界對中俄例行性聯合軍演應早已熟知,但可能還遠沒習慣。

其次,中俄聯演是維護和平而非製造威脅。這次聯演,突出聯合護航、聯合解救被劫持船舶等演練項目,體現的是中俄軍隊為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的努力,展示的是兩軍實施國際人道主義援助的信心和能力,所指實為“世界和平穩定”;此次海上聯演的課目也不具有進攻性,參演雙方一再強調演習不針對第三方,自然更無威脅之説。中俄同為亞太地區大國,擔負著維護地區安全與穩定的重要責任,海上聯演彰顯了兩國共同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的堅定決心。那些炒作中俄“製造威脅”的國家,難免有為自身擴展軍力、遏制中國尋找藉口的企圖。

第三,中俄是聯演而不是聯盟。中俄每次聯演,總有些國家或媒體喜歡“巧妙關聯”,把聯合軍演與“大國博弈”、“軍事力量重組”結合起來,憑空製造“軍事結盟”、“抱團對抗”駭人論調。而事實上,中俄聯演體現的是中俄兩個負責任大國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國的新型國家關係原則,沒有所謂的“假想敵”,與一些國家和利益集團互相拉幫結派有著本質的區別。

當然,舌頭長在別人嘴裏。近年來,在一些國家設置的視角裏,我軍一舉一動都被貼上了“軍事威脅”標簽。他們把正常的軍事演習説成“展示威懾”;把裝備研發試驗説成是“強軍備戰”;把海軍出島鏈訓練説成是“爭奪海上霸權”……對於妄圖對我形成輿論遏制、軍事圍堵態勢的行為,對於這些心懷叵測的國家,中國看得清楚。

中國一貫堅定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中俄海上聯演是深化兩國友好關係、順應時代潮流的適時之舉,也是彰顯大國風範、維護世界安全與和平的生動實踐,必將把兩國防務安全合作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有理由相信,中俄兩國在雙邊和多邊框架下的軍事合作,對於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與穩定將發揮著積極作用。周勇文字來源:北京日報

1   2   3   4   5   下一頁  


相關新聞
·菲美海軍在南海舉行聯合軍演[組圖]
·美國B-2隱形轟炸機飛抵南韓進行實彈演習[組圖]
·韓美舉行"關鍵決心"聯合軍演 朝鮮士兵緊張訓練[組圖]
·高清組圖:2012年金正恩足跡(一)
文章來源: 新華網 本網部分展示作品享有版權,詳見産品付費下載頁面。購買請撥打010-88828049中國網圖片庫諮詢詳情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