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口人工超千米深井--自貢燊海井[組圖]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3-02-20  發表評論>>
世界第一口人工超千米深井--自貢燊海井。中國網 李佳攝
世界第一口人工超千米深井--自貢燊海井。中國網 李佳攝
    燊海井是被稱作世界上第一口最早由人工鑽鑿的超千米深井。它在鑽井技術之上,堪稱世界之最。這口井座落在四川大安區阮家壩山下,佔地面積3畝,井位海撥341.4米,處在一口叫做長堰塘的堰塘旁邊。該井開鑽于清代道光十五年(西元1835年),歷時3年,方始鑿成。井深1001.42米,既産鹵,又産氣。當時,滷水自噴量每日約14立方米,並且能日産4800-8000立方米天然氣,可供14噸鹽的燃燒。據有關資料記載,當井鑽成11年後,俄國的謝苗諾夫都于1846年鑽成了口淺井,採出少量井油。再過13年之後,美國的狄拉克才于1859年8月,鑽成一口21.69米深的井,而且只從井裏採出1.8噸多的井油。由此看來,中華民族不僅是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而且具有昭著於世界的聰明才智。燊海井的開鑿,不僅揭開了這塊三迭紀嘉陵江石灰岩地層地區的秘密,而且由此因鹽興市,各地鹽紳商賈紛至遝來,鑿井設灶,一時市景繁華。周圍1.2平方公里的地方,就先後鑽井198口,平均6060平方米就有一眼井,呈現“天車”林立,鍋灶密布,視管縱橫,雲蒸霧蔚,一派井鹽生産的繁華景象。
    燊海井灶幾度更名,先為元昌灶、榮華灶、乾元灶、四義灶,後改名過益記德新灶、新記同森灶、君記同森灶、益記同森灶、金和德星灶、福記同益灶、建記同森灶7個灶名。
    距今已一百五十多年的這些深井,到後來滷水量逐漸減少,乃至枯竭,然而天然氣層卻“取而代之”,源源為斷,日産8500立方米。人間滄桑,一直到了20世紀50年代, 海井因産量減少,壓力不足而停産。後來安了抽氣機,用管子軸氣,將氣送到灶房,供現有八口圓鍋煎鹽之用,每班有幾位鹽工操作,班産量原鹽兩噸左右。


1   2   3   4   5   下一頁  


相關新聞
·四川自貢鹽幫菜--演繹鹽幫川奇[組圖]
·走進四川雅安滎經砂器作坊[組圖]
·四川:阿壩州紅原縣國家濕地草原[圖組]
·"茶馬古道第一鎮"四川平樂古鎮[組圖]
文章來源: 中國網 本網部分展示作品享有版權,詳見産品付費下載頁面。購買請撥打010-88828049中國網圖片庫諮詢詳情 責任編輯: 楊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