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獵文化”杜爾伯特冬捕奇觀[組圖]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3-01-11  發表評論>>
清晨六點,捕魚隊的拖拉機就出發了。中國網圖片庫 劉國興攝影
慶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克爾臺漁村是國家AA級景區、省級水利旅遊風景區、省級健康養殖示範基地、國家級休閒漁業基地。松嫩兩江各大漁場,依託兩江水域,完全不投餌料,進行純江水野生養殖。這些野生魚,靠吃天然的水生物生存,不需要人工飼養,是純綠色食品。大慶的野生魚,從外觀上看,魚頭較大、魚身細長。尤其是冬捕期間的純正松花江大鯉魚、大胖頭,修長的身形,矯捷的身姿,從冰下翻捲著浪花,撲棱棱躍出水面,煞是吸引人,常常出現買魚人爭相搶購的場面。
人們在捕魚、食魚和用魚祭祀等生産生活經歷中,給魚注入了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內涵。魚被視為民間吉祥物,這是因為魚與“余”是同音,從而産生出對生活美好、衣食有餘的願望。在我國很多地區,至今仍保留著除夕之魚要留至大年初一才吃的習俗,謂之“年年有餘”。
漁獵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目前,大慶市各漁場已陸續撒下了冬捕的大網。冬捕是我國北方漁業生産的一大特色,是目前僅限于我國東北和新疆特有的傳統活動,冬捕正以其原始古老而又獨具特色的稀有景觀,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相信冬捕必將成為大慶市冬季冰雪旅遊項目的主打品牌。
2013年1月8日,大慶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漁場冬捕序幕正式拉開!漁民們用傳統祭湖神的方式為冬捕開網,企盼平安、企盼豐收。隨著魚網不停地傳動,千萬條活蹦亂跳的魚兒從寒冷的冰洞口爭先恐後躍出,出魚口泛起一片片水花,,濺到捕魚人的棉鞋和大衣,弄得觀光的人們滿身、滿臉,濺到攝影師心愛的鏡頭......一股魚腥味撲鼻而來,雖然氣溫達到零下33度的低溫,也沒影響捕魚工人的幹勁和攝影師的拍攝熱情,攝影師快門劈裏啪啦響個不停!
1   2   3   4   5   下一頁  


相關新聞
·中國最大內陸淡水湖撒下新年“冬捕”第一網
·內蒙古漁民冬捕祭祀 尊敬“湖神”禮節多
·內蒙古達裏湖冬捕 生態保護迎豐收
·查幹湖冬捕漁民:古老漁獵文化的傳承者
·牡丹江鏡泊湖冬捕節
文章來源: 中國網 本網部分展示作品享有版權,詳見産品付費下載頁面。購買請撥打010-88828049中國網圖片庫諮詢詳情 責任編輯: 楊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