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分別將於2020年5月22日和2020年5月21日在北京召開。
新興科技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産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但這些科技具有兩面性。一方面,疫情防控為“黑科技”的廣泛應用提供了絕佳場景;另一方面,科技抗疫也引發了人們對隱私保護、數字安全等問題的擔憂。在此背景下,人大國發院舉辦了本次論壇,以探尋新興科技在疫情中帶來的實踐和政策啟示。中國網智庫中國對本次論壇做專題報道。
全國兩會的召開是中國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對於堅定中國信心、凝聚奮鬥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國網觀點中國推出“2020年全國兩會系列述評”,全面解讀政策,為國家發展建言獻策。
立足中國,聆聽時代。與世界對話,讓世界讀懂中國。
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本就呈下行趨勢的全球經濟雪上加霜。加強對國際經濟形勢的研判分析,及時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而言意義重大。在此背景下,中央財經大學策劃“中財戰疫”系列評論,由中國網智庫中國欄目首發。《中國圓桌》第23期為該系列策劃做專題。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經濟運作的本來節奏,不可避免地會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較大衝擊。疫情衝擊考驗我們化危為機的能力,應對疫情需要凝聚社會各方力量同舟共濟、共克時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組織內外部專家,針對“疫情背景下的經濟增長與宏觀政策”展開聯合研究,力爭為政府、企業和其他經濟部門的決策提供有價值的經濟主張和政策參考。中國網智庫中國為本次線上討論做專題報道。
當下疫情嚴峻,及時發佈權威資訊,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引導群眾堅定信心對打贏這場疫情防疫阻擊戰意義重大。在此背景下,中國網聯合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共同推出《中國圓桌》第二十一期:“眾志成城,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本期圓桌以“線上論壇”的形式,從“如何健全國家應急管理體系,提高應急能力”和“疫情將如何影響中國經濟”兩方面深入研討,為打贏這場阻擊戰提供智力支援,為堅定人民戰疫信心發出權威聲音。
疫情防控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智庫有責任有義務面向政府和社會提出精準務實的建議。為此,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勇擔使命,與中國網合作推出“智庫看疫情”專欄,組織多位智庫專家從不同視角出發,為疫情防控工作及後疫情時代影響建言獻策。
鼠年春節前夕,一場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席捲全國,也讓湖北特別是武漢站在了風口浪尖。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疫”起湖北,戰在全國。
世界經濟論壇第五十屆年會于1月21—24日在瑞士達沃斯舉行,本屆年會的主題——“凝聚全球力量,實現可持續發展”。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為隆重的傳統佳節,時光流轉間,鼠年春節已至。幸幸福福、團團圓圓過大年,既是一種民俗傳統和文明傳承,也是一種文化自信和精神堅守。
應緬甸聯邦共和國總統溫敏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2020年1月17日至18日對緬甸進行國事訪問。
1月3日,美軍空襲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國際機場,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和伊拉克什葉派民兵武裝“人民動員組織”副指揮官阿布·邁赫迪·穆漢迪斯等在襲擊中身亡。近日,美伊衝突不斷升級……
新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網際網路,發表二〇二〇年新年賀詞。習近平指出,歷史長河奔騰不息,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洶湧。我們不懼風雨,也不畏險阻。讓我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共同迎接2020年的到來。
對世界來説,2019年並不平靜,國際局勢風起雲湧;對中國來説,2019年並不輕鬆,中美貿易談判在曲折中前進。習近平總書記説,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就能實現的。面對挑戰,中國只有堅持自己的既定步伐,才能經得住前進道路上的風吹浪打。
2019年,“黑天鵝”和“灰犀牛”在全球各地不斷涌現,特朗普的“彈劾門”、法國的黃馬甲、智利的街頭騷亂,日韓的貿易戰……各種意想不到的國際衝突如接力般地醞釀和爆發,世界進入了多事之秋。中國網觀點中國特別推出“回望國際2019 ”系列評論,詳細梳理在過去一年裏的國際風雲變幻,探究其背後的邏輯和真相。
年關將至,年味若隱若現。12月12日,2020年春運火車票已經開始發售,這意味著一年一度的春運即將拉開序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總結2019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0年經濟工作。
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與清朝政府簽訂《中葡會議草約》和《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正式通過外交文書的手續佔領澳門並將此辟為殖民地。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今年是澳門回歸20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