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鬆綁”舉措,更多采取市場化、法治化的辦法,使市場活力的迸發建立在長效機制上,這不但有助於確保當前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也為堅定推動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外商投資法》突出積極擴大對外開放和促進外商投資的主基調、堅持外商投資基礎性法律的定位、堅持中國特色和國際規則相銜接、堅持內外資一致,標誌著我國邁進了制度型開放。
總書記兩會上的重要講話,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線,在全社會引起廣泛反響。講話鼓舞了士氣,凝聚了人心,為在決勝之年打贏打好三大攻堅戰指引著方向。
在2019年的兩會期間,多位來自農村的人大代表以自身成功的經驗為振興農村提供了新的思路,這群“新型農民”的共同之處,是他們都通過電商激活了鄉村産業,逐步完成了幫助農村脫貧這一目標。
實施改革開放,讓中國經濟在幾十年間迅速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就如同舞台中央的翩翩舞者,舉手投足間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中國經濟已成為拉動世界經濟持續前行的主要引擎。
李克強總理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後會見中外記者,針對外媒的關心與困惑,“七點答疑”擺事實、講道理,彰顯新時代中國堅持開放發展的戰略定力,和致力於中外合作共贏的大國胸襟。
穩增長是2019年中國經濟首要任務。對預期增速進行適度調整就是為了更好地實現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和改革任務。這體現出中國辯證思維的智慧和經濟政策的穩健。未來應對中國經濟充滿期待。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所作的全國法院工作報告用真實的數字和具體的案例,見證了過去的一年,全國法院作為法治追夢者日以繼夜的奮鬥和永不停歇的腳步。
促進創新創業創造主要是激發中小企業為代表的民營企業的活力。而要將中小企業打造成為創新創業創造的主力軍,需要從制度、機制、金融、産業、人才等入手打造良好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全國兩會”期間六次到團組,發表重要講話,闡明瞭一條強國必須強民、強民必先富民、富民必鬚髮展、發展必然復興、復興必需強軍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給人們的印象就是人民法院工作亮點頻出。這背後,是人民法院一年腳踏實地的真抓實幹、司法為民的敢於擔當,是“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莊嚴承諾。
可以預見,在習近平主席的高度重視下,人民軍隊的建設工作將會取得更大成就,強軍必成,人民軍隊躋身世界一流軍隊的那一天很快就會到來。
司法裁判既應精研法律適用技術,又應當在審理疑難案件時關注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關注國家的政策走向,將法律的形式理性與政策的實質追求加以融會貫通,求得法理、事理與情理的統一。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人民政協充分發揮作為專門協商機構的重要作用,為實現國家發展目標匯聚力量、貢獻智慧。
圍繞“司法為民、公正司法”這一工作主線,人民法院從未停止過探索和前進的腳步,更是以一系列有力舉措讓群眾切身感受到“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力度和成效。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報告緊扣時代主題,體現以“變”促“變”,展現以“新”促“新”,充分展現了人民法院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積極作為和奮發有為。
“一張藍圖繪到底”“發揚釘釘子精神”,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的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基本方法論。軍事戰略規劃既是發展的“路線圖”,也是行動的“鐵規矩”。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是黨的十九大做出的重要戰略部署,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關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能否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透過兩高報告,我們能夠切實地感受到,不斷推進法治中國進程中,與人民群眾聯繫最為緊密,人民群眾最為關注的依舊是司法工作。新時代司法工作也以“公平正義”為目標而努力。
在2019年中國國防預算公佈後,個別外媒再次趁機對中國國防預算的增長幅度大做文章,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論”以及中國軍費“不透明”,完全是一副杞人憂天的做派。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走出了一條有特色的扶貧開發之路,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輝煌成績,為世界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今明兩年必須完成的硬任務。
提速降費,這樣一件“小事”,為何如此讓總理挂懷?提速降費關乎經濟發展。本次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提速降費,説明網速還不夠快、費用還不夠低,運營商仍需加大力度落實政策。
習近平總書記殷切期待福建在對臺工作中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也希望對臺工作更加紮實細緻。這為福建省下一步積極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指明瞭方向。
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營造與我有利的國際輿論格局,對於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國非常重要。做到四個堅持,講好中國故事。
《外商投資法》將實現多贏目標,有外媒認為《外商投資法》將成為中國自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在對外開放領域最重要的一部法律,其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國家實施更大幅度的減稅降費政策意義重大,有利於在新的形勢下穩增長、增活力、惠民生。減稅降費政策雖然迎來全國上下普遍的讚美,但也要冷靜面對財政收支平衡的問題。
只有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工作必須完成的硬任務,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從根本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才能讓鄉村全面振興。
觀察今年兩會中的關鍵詞,年內將會推出一系列強力的政策舉措,集中體現“惠民生”的核心要求。今年實施的是稅收和相關稅費的“普降”,涉及面更廣,意義也更加深遠。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將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編制實施發展規劃綱要。這標誌著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也將在國家戰略層面起到更大作用。
展望未來,一個開放自信的中國,將以更加開闊的視野和更加博大的胸懷擁抱世界,繼續為全球治理注入正能量,提供新動能,為人類的共同命運承擔更多、貢獻更多。
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河南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定要用好深化改革這個法寶,推動人才、土地、資本等要素在城鄉間雙向流動和平等交換,激活鄉村振興內生活力。
今年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目標定為6%-6.5%,落實好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各項工作任務,就能夠實現今年的預期經濟增長目標,並且在就業優先政策推動下,較好實現今年的預期就業目標。
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甘肅代表團審議,就脫貧攻堅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高度評價了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取得的成就,提出了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的明確要求。
在3月8日上午舉行的記者會上,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全面介紹了中國外交的政策和作為,內容豐富,亮點十足。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國外交將繼續開拓進取,行穩致遠。
政府工作報告對民營企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支援力度越來越大。對民營企業的支援重點集中在減稅降費、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和優化營商環境上,直擊民營企業的發展痛點。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過程決定著扶貧、脫貧的效果。僅剩兩年的脫貧攻堅期,正是最吃勁的時候,來不得半點虛假和應付,必須在“真”字上下功夫。
2018年的機構改革,依然只是整個改革開放歷史進程中的一環。未來還會根據實際需要,繼續推進和深化政府機構改革,從而最終實現精兵簡政和效能政府的目標。
推動外商投資法加速落地,正是中國經濟開放包容胸懷的最佳注解。中國將繼續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指引,以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為路徑,與世界各國一道共建全人類的美好家園。
中國的創新發展動力仍足、消費驅動轉型效果明顯,未來的改革紅利依然可期。只要我們保持戰略定力,下大氣力解決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中國經濟的大海就一定會更加壯闊。
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集中體現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穩固基準,提供動力。並再一次向世界宣示最高決策層對建設美麗中國的信心與決心。
相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我國在2020年定能如期消除絕對貧困,提前10年完成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制定的消除貧困目標,而中國的扶貧奇跡,也將給全球減貧帶來巨大信心。
我們相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保持戰略定力,堅定發展信心,齊心合力,攻堅克難,務實求效,中國經濟發展的明天會更美好。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發展更加公平更有品質的教育”。公平而有品質,體現了黨和政府念茲在茲的教育情懷,彰顯著一個文明大國崇智尚學的價值追求。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既關係人民福祉也關乎民族未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綠色發展之路一定會越走越堅定、越走越寬廣。
同以往一樣,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民生領域的著墨仍然佔據著重要部分。如何理解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涉及民生領域的論述呢?
文化文藝事業和哲學社會科學事業工作者要積極作為,為時代發聲、為國家服務、為人民謀福,在時代潮頭不斷提升、勇擔重任,做到不負重托、不辱使命!
面對億萬家庭的民生福祉和緊迫需求,我國醫藥改革的步伐也從小步快走轉向大步流星。相信國家的醫療衛生改革會不斷彰顯政策溫度,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改革釋放出來的制度紅利和人本關懷。
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系統闡釋新時代中國對外工作(大外交),直面挑戰、經政並舉,彰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內外兼修、內聖外王的中國大智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呼喚傑出的文學家、藝術家、理論家,文藝創作、學術創新在新時代擁有無比廣闊的空間。 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應詮釋豐厚的中國精神,以精品奉獻人民。
開好今年的“兩會”,就是增加和擴大我們政治制度優勢和特點的關節點,不斷完善人大制度、提高“兩會”召開的品質,是每一個中國公民樹立制度自信都特別期盼的。
正是一年春來到,春和景明聽政聲。今年全國“兩會”的大幕已經拉開,相信協商民主制度能以更加優異的答卷,更好為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作出貢獻。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生態中,人民當家作主既是中國共産黨塑造的政治話語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又是中國共産黨創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具體政治內容。
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經歷了70年的堅持、完善、發展,畫出了民心民願的最大同心圓,是調節重大政治關係的中國方案。
只要多策並舉,挖掘更大制度內涵,調動企業發展動力,就能不斷增強就業能力,拓寬就業渠道,擴大就業容量,把這個民生頭等大事抓得更好,最終讓民眾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
隨著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城市發展規劃獲批,京津冀協同發展掀開了新篇章。2019年將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加速推進的一年。2019全國兩會,也將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今年的全國兩會,區域發展話題將會擺在更為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從去年到今後幾年,全國範圍內有多個重要的區域發展事項正在積極謀劃與蓬勃發展。
在政策向好下,我們絕對有理由相信資本市場將向著“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方向發展,也能為服務實體經濟提供更多的幫助,2019年資本市場未來可期。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如何做好今年經濟工作,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將是今年“兩會”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