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詩曰:
秋去冬來北風狂,赤子行道逐千嶂
試問旅人何處去,踏破堅冰向海洋
學筵既開,新星遠來
此刻,正是北風漸涌之秋,卻有遠方初升的點點星芒,相會于同一片廣袤而包容的天空之下,烈火般躍動在這微涼秋光裏。2022年10月,華東銷售新入職員工暨油站儲備人員培訓(二期)如期開辦,中海油華東銷售有限公司旗下各省市單位及加油站的新員工們,正式開啟了為期七日的學習之旅。
中海油華東銷售有限公司蘇州分公司(下文簡稱“蘇州分公司”)自不例外,培訓前夕,便是關有程、陳宇航、劉子驍三名新入職員工投身其中。他們或來自雪花飄舞的北國邊疆,或來自吳儂軟語的江南水鄉,或來自山崖險峻的蜀南小城,其經歷、性格、特長亦各不相同,卻都在跨越遼闊山川、克服諸多差異之後,聚首在中國海油的旗幟下,願以全新的社會角色、更加優秀的職業素養,為我國能源保障、海洋開發添上一抹明亮的“海油藍”。
一人之夢,是為螢火,堪照長林豐草,二人之夢,是為燭火,堪照陋室寒窗,三人之夢,是為炬火,堪照宏圖偉志。恰如溪徑成河,江流奔海,在這短短七天的培訓裏,學員們將不斷磨合、共同進步,眾人投向未來的萬千願望與視線,終能凝聚為更為遠大的“海油夢”與“海洋夢”,進而邁向實現“中國夢”的宏偉征途。漫天新星散發的光熱,終會像鑽井平臺的“炬火”般熱烈燃燒,散發融卻堅冰、巡弋藍海的溫度,浸著一抹耀眼的“海油紅”。
勤勉奮進,整裝待發
“啪嗒,啪嗒”,清晨的運糧河畔,有晶瑩汗珠從跑者的臉頰滑落,是學員們在教官的帶領下,以早操開啟了一整天的軍事訓練課程。從清晨出操到夜間集合,從汗濕衣衫到水漬幹透,蘇州分公司參訓三人跟隨團隊,力求完美地完成了軍姿、正步、軍體拳等一系列訓練。整個過程雖可稱辛苦,卻無不洗濯著往日懈怠的生活作息、提振著往日疲靡的精神面貌,讓大夥能卸下贅肉脂肪、重拾進取意志,向心目中“新時代有為青年”的形象不斷靠攏。
所謂“有成”一詞,私以為是“胸有成竹”之意,必是在學業、生活、工作三個層面均有建樹且充分自信。而要成為“有成”的人,則“真誠”、“忠誠”、“熱忱”三種品質缺一不可——課堂上,蘇州分公司學員如是分享。告別訓練場,學員們移步理論課堂,或靜聆諸位領導、前輩教誨以肅正得失、廣博見聞,或積極分享、相互辯論以精進口才、磨合團隊。也許在旁人看來,短短數天的授課,並不能帶來立竿見影的成長,但對學員們而言,近段時間所思所得頗有裨益,或將成為完善自我的新生之種、走向未來的奠基之石。
隨著華東銷售新入職員工暨加油站儲備人員培訓(二期)落下帷幕,蘇州分公司參訓三人即刻開拔,返回了各自的工作崗位。于他們而言,這場培訓絕不止簡單的健身聽課,而是智識的融匯、閱歷的傳承,是一代代“海油人“薪火相傳的必要過程。唯有不斷提升、不斷精進,方可實現從“學習者”、“校園人”到“建設者”、“海油人”的完全蛻變,如此才有資格從前人手中接過柴薪,將中國海油的“炬火”越燒越旺,將走向海洋的道路越照越亮。
立足深陸,守望遠海
“為了祖國和人民,必須打造出咱們海油自己的氫甲酰化成套精品技術,務必在氫甲酰化領域取得突破。”傅送保同志振臂高呼,帶領科研團隊攻堅克難,以“海油技術”引領産業技術升級與科技進步,無愧“最美海油人”之名。“我們卸油快一點,雷神山建設就能快一點,疫情也能快一點被控制,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役!”白登文同志率先垂范,和加油站員工手提肩扛,奔向亟待建設的雷神山、火神山方艙醫院,將運輸受阻的“救命柴油”星夜送達,堪當“抗疫楷模”之稱。
參訓之初,許多新入職員工曾以為其所屬單位不與海洋接壤,遑論走向海洋、開發海洋。但隨著培訓推進,中國海油成立四十週年以來,一代代“海油人”的事跡逐一鋪陳于眼前,他們秉承“我為祖國獻石油”的使命,在崗位上發奮圖強、不懈奮鬥,在藍色國土上揮灑青春、破浪前行,推動我國海洋石油工業走過了極不平凡的四十載。如此種種,將學員們心中疑慮徹底打消,皆願承前輩之志、效前輩之行,為“建設海洋強國”之大業貢獻力量。
讓我們把視角轉回當下,作為一家主營成品油銷售業務的單位,蘇州分公司處於整個成品油供應鏈條的最後一個環節,即面向終端消費者群體,通過不斷優化服務、提升銷量,為海上油氣資源産銷之路打通廣闊出口。本期參訓的三位員工,雖身處內陸、遠離海岸,卻也能在蘇州分公司零售管理部門和加油站的崗位上有所建樹,為海上油氣産銷站好最後一崗,為國家能源保供放好最後一哨。
黨的十九大報告已然提出“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要求強化陸海聯動,構建資源互補,促進區域快速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更是強調“加強能源産供儲銷體系建設”、“確保糧食、能源資源、重要産業鏈供應鏈安全”,鞭策著國內海上油氣資源産供儲銷鏈條進一步優化升級。蘇州分公司立足於這“最後一崗”、“最後一哨”,自當砥礪前行,且讓一座座廣布深陸、燈火不熄的加油站,化作守望遠海的繁星,不負一線開拓者們的辛勞。(文/蘇州分公司 劉子驍 馮雨馨 圖/業務培訓中心 謝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