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轉播到騰訊微網志字號:

神九天宮手動對接比自動對接少用3分多鐘

新聞中心-中國網 news.china.com.cn  時間: 2012-06-25  發表評論>>

比自動對接少用3分多鐘 專家評價“又打了一個十環”

10米、5米、4米、3米、2米、1米,8天前的緊張一幕似乎重現……昨日12時48分,空氣凝固得一根針掉在地上也能聽見,只見神九航太員劉旺操縱著神舟九號飛船迅速“挨近”天宮一號。

剎那間,非常完美的一次“牽手”!

12時49分,一個新的歷史時刻到來——中國已經全面突破和掌握了飛行器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為建造自己的空間站奠定了堅實基礎。飛船系統總指揮何宇如此評價,“航太員手控交會對接任務過程順利,結果完美,可以説是又打了一個十環。神舟飛船已經成為完整的天地往返運輸系統。”

昨日下午,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中國載人航太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稱,手控交會對接的成功,實現了中國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又一重大突破,是國家載人航太發展第二步戰略目標取得的一個重要進展。

序曲:暫別“天宮”

不到5時起床準備

6月18日,神舟九號飛船和天宮一號順利完成了自動對接,“天神”組合體成為航太員們的“別墅”之居。昨日,三人不得不暫別自己的家。事實上,別離是為了等待更璀璨的相會。

6月24日,為了等待這一時刻的到來,三名航太員從早上5時就開始忙乎開了。

11時08分40秒,隨著北京飛控中心一道“飛行器分離”的密碼,神舟九號飛船加電,對接機構解鎖。航太員在艙內可以看到,十字標靶分離。此刻,北京飛控中心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但神舟九號並沒有遠離,它分別在離天宮一號30米、140米和400米的位置進行停靠。

序曲奏響了,航太員們身著艙內航太服靜坐在位置上,注視著前方,等待著激動人心的手控交會對接,與天宮再聚的時刻。

解讀:航太員系統總體室主任劉偉波介紹道:這次有500多種可能遇到的故障模式。比如説在航太器接近的過程中出現問題的話,比如圖像出現中斷,如果在短暫時間內能處置完就繼續對接,如果處置不當,就撤回到停泊點再對接,或者過一天再對接。

開幕:分離後等待一個多小時

劉旺:信心得益於1500多次模擬訓練

神舟九號飛船分別到達離天宮一號140米、400米停泊點,隨後飛船又回到140米停泊點。此時,坐在中間主操作崗上的劉旺不時操作手邊的兩個操作桿。雖然神舟九號飛船和天宮一號只有0.1~0.2米/秒的相對速度,但7~8公里/秒的絕對速度,8噸多重的龐然大物一旦相撞在一起,後果不堪設想。

直到12時39分傳來“左手手柄正常”、“姿態手柄正常”兩個結果後,神舟九號飛船到達接近天宮一號100米位置處。

此時,所有的關注點都集中到劉旺手中的兩個手柄上。劉旺顯示出一貫的沉著自信,之前他在接受採訪時曾説,對此次對接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執行任務沒有壓力。他説,這種信心得益於他在地面上模擬訓練了1500次以上。

解讀:載人航太工程航太員系統總指揮陳善廣解釋道,航太員要對6個自由度,12個方向同時控制,加上系統有延遲,一旦發生碰撞後果不堪設想,無形中對人的心理要求也很高。最終被隊友評價為沉穩而自信,有特別強的手眼協調能力,且做事十分細緻的劉旺被選為操作手。

高潮:兩個十字靶標幾乎重合在一起

手動對接時間比預計少了3分鐘

12時41分,神舟九號到達離天宮一號100米處,這意味著手控交會對接正式開始。

12時43分,相對距離75米時,航太員切鐳射雷達近場。天宮一號和神舟九號的相對速度達到0.3~0.4米/秒。

12時45分,進入到40米停靠點,天宮一號的帆板已經成為一條直線。

12時46分,進入最緊張的30米。

12時47分,到達15米。

12時48分,10米、9米、8米、7米,飛船速度越來越快。5米、4米、3米,兩個十字靶標幾乎重合在一起。2米!1米!對接機構捕獲成功!飛控中心已經響起掌聲和歡呼之聲。劉洋表現出一貫的燦爛笑容,而劉旺表情沉著,稍稍輕鬆。

12時57分,北京飛控中心傳來“手控交匯對接正常完成”的報告,劉旺向兩邊伸出雙手,三名航太員在掌聲中緊緊握在了一起,接著向地面揮手,劉洋還調皮地豎了一個大拇指。

解讀:載人航太工程航太員系統總指揮陳善廣説:“非常完美,景海鵬所有指令都非常正確,劉旺操作非常平穩,對接精準。手動對接總時間花了6分鐘,比預計少了3分鐘。”

尾聲:五小時後重返“天宮”

浩瀚太空見證中國軍禮

16時05分,三名航太員再次進入自己兩室一廳的“家”。而這一次,由手動對接的操作手劉旺打開了天宮的艙門,第一個進入到天宮一號,像魚一樣遊進天宮一號。緊接著,景海鵬和劉洋向前並伸雙手,依次進入天宮一號。6天前第一次進“家門”時,他們還不得不靠艙壁上的限位器固定身體,現在,3個人健步如飛、往來自如。

駐足,站穩,3人並肩而立,衝著鏡頭揮手致意。“神舟九號按計劃順利完成手控交會對接任務,再次進入天宮一號。感謝首長和同志們的關心,我們將再接再厲,堅決完成後續任務。敬禮!”劉旺的聲音清晰地從太空傳回地面。身著藍色的艙內工作服,3名中國航太員一起抬起右臂,向祖國和人民敬軍禮。

解讀:陳善廣介紹稱,此次神九任務除了對接試驗外,還有一個亮點就是:在組合體裏飛行時間在10天以上,這是我國載人航太從短期飛行向長期飛行的過渡,充分利用時間為長期飛行做準備,所以要開展相關醫學實驗。

載人航太20年約耗資390億

中國載人航太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24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佈會上透露,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目前總經費約390億元人民幣。

武平説,我們從1992年開始實施載人航太工程,在完成第一步任務,也就是完成神舟六號任務以後,經費一共花了200億元人民幣。我們全部完成交會對接任務,也就是到明年完成神舟十號的任務,從預算上來講,應該也是不到200億元人民幣,約190億元人民幣左右。

武平説,目前,3名航太員已再次進入天宮一號,繼續開展相關的科學實驗。在完成預定任務後,航太員將手動控制神舟九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分離,飛船返回艙在1天內返回地面。目前,組合體運作正常,航太員狀態良好。

劉洋的整體表現非常優秀

“劉洋現在的精神狀態非常好,身體健康,各項生理指標也完全正常。”中國載人航太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24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佈會上評價説,我國第一位女航太員劉洋的整體表現非常優秀。

武平説,在這次任務中,劉洋心理穩定,操作很細緻,與景海鵬和劉旺配合默契。特別是劉洋為主負責的有關的空間科學實驗工作進展得非常順利,取得了大量的寶貴的科學實驗數據。

她表示,針對女航太員的太空飛行在起居生活、工作安排方面都有一些特殊的考慮。在空間的佈置上也考慮到女航太員的一些隱私需求。“至於這些是不是讓劉洋非常滿意,我想要等劉洋返回地面以後,由她來向大家做出説明。”武平説。

神舟飛船或送外國航太員入太空

本報訊 (記者肖歡歡、杜安娜)中國載人航太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24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佈會上説,隨著我國載人航太技術的發展,相信有一天會有外國航太員乘坐我們的神舟飛船飛向太空。

武平説,按照目前我們載人航太的規劃,我們現在還處於突破載人航太基本技術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們的飛行次數畢竟還是有限的,而且還要進行大量的載人航太技術試驗。我相信今後隨著我國載人航太技術的發展,我們的技術會越來越成熟。我相信有一天我們一定會用我們的航太技術來培養外國航太員,包括能夠有外國航太員乘坐我們的神舟飛船飛向太空。(文/記者杜安娜、肖歡歡)

文章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 海嶼
官方微網志
相關新聞
[我要糾錯] [推薦] [收藏] [列印] [ ] [關閉]
留言須知 版權與免責聲明
網友留言 進入論壇>>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版權與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