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首頁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
 
 

更多推薦

用科技觸摸歷史 用創意重塑未來

2017-11-23

朝陽公園東五門內坐落著北京市燕山燃氣用具廠舊址。工廠外斑駁的墻面上,蔥郁的爬山虎葉子已經泛紅。

朝陽規劃藝術館展陳技術部主任康燕雪推開門走了進去,加蓋形似祥雲的玻璃屋頂的朝陽規劃藝術館呈現了出來。

在先進的數字創意技術的創新應用下,朝陽區五十多年的發展記憶在此交匯。“在這裡,文化是可以被感知的,歷史是可以觸摸的。”康燕雪説。

        朝陽規劃藝術館數字創意産品”數字沙盤“,可以實現三維場景的動態模擬的演示和漫遊,規劃資訊的實時更新。圖為“數字沙盤”控制面板。中國網記者 趙超 攝

用科技融合創意立館

“科技融合創意是朝陽規劃藝術館的立館之本,它早已融入到我們每一個規劃館人的DNA裏面。”康燕雪説。

今年已經是康燕雪在朝陽規劃藝術館工作的第八個年頭。説起朝陽規劃藝術館的發展,康燕雪如數家珍。

“2009年,朝陽規劃藝術館建館之初,面向全國首創了滲透智慧城市理念的數字創意産品——數字沙盤,並以此為基礎,打造由3D大劇場、4D影院等多種最新多媒體技術構成的國內首家3D體驗中心項目。”康燕雪説。

在數字沙盤展館裏,在工作人員的操作下,通過虛擬現實和三維倣真技術,將朝陽區五十多年的的發展故事、規劃成就以及未來規劃實現了三維場景的動態模擬的演示。

除此之外,區別於傳統的實物沙盤,數字沙盤還可以實現城市規劃資訊的實時更新,以及經濟大數據的快速查詢等一系列功能,從而搭建起公眾與城市對話的橋梁。

“2009年,數字沙盤的推出彌補了這個規劃展覽展示行業的空白,引起了全國的轟動。如今,數字沙盤已經成為了展覽、展示行業的一個代表性項目。”康燕雪説。

朝陽規劃藝術館在建立朝陽區大數據的基礎數據庫之上,八年來通過對數字沙盤的軟體、硬體進行不斷地升級和改造,於今年推出了“朝陽大數據展示中心”項目。

“我們通過大數據的形式,向參觀者展現朝陽的規劃成果,分享朝陽的發展經驗。大數據展示中心的成立,為城市展示規劃建設成果提供了一個高科技的、可交互展示的公共服務平臺。”康燕雪説。

“作為規劃藝術館,展示、規劃始終是展館的主線。科技融合創意,是展館一直以來的堅持。”朝陽規劃藝術館館長楊軍説。

“數字沙盤”所展示的朝陽區”十三五“規劃影像圖。中國網記者 高南 攝

用數字技術講述朝陽故事

2017年9月9日,中國3D技術與創意博覽會在北京舉行。博覽會現場一面10米長的大型觸摸屏上,伴隨著舒緩的音樂,一幅反映通惠河漕運文化風貌的畫作——《通惠河覽春圖》徐徐展開。

通惠河是元代挖建的漕運河道,是朝陽區的八大河流之一。它貫穿朝陽區,是連接北京中心城與副中心的重要水系。

《通惠河覽春圖》數字交互長卷以通惠河厚重的歷史為支撐,實現了先進的數字技術與傳統文化的融合。

“為了給觀眾呈現最佳的觀看效果,我們選用了近三十個熱點。觀眾通過點觸熱點獲得文字、圖片和視頻多種效果提示,在交互體驗中了解通惠河的歷史人文故事和發展變化軌跡。”朝陽規劃藝術館講解員李天然説。

在朝陽規劃藝術館還有許多此類基於數字創意技術的創新應用。“時光輪”就是朝陽規劃藝術館的一個數字創意技術特色項目。

朝陽規劃藝術館將朝陽區1958年建區以來的老照片進行了梳理,以轉動的“時光輪”呈現。參觀者通過觀看不斷轉動的時光輪,感受時光的流逝帶給城市風貌和人的生活的改變。

“我們把這個項目叫做‘留存朝陽記憶’,希望每一位參觀者都能從中挖掘到記憶裏面最美好的那一部分。”楊軍説。

這裡,朝陽的故事從不間斷。

朝陽規劃藝術館未來空間展區展示朝陽區實景沙盤。中國網記者 趙超 攝

數字創意新技術將重塑未來

中國3D技術與創意博覽會創辦于2010年,由北京市貿促會主辦,朝陽規劃藝術館聯合北京電影學院等單位承辦。

作為北京文博會的一個重要創意活動,3D技術與創意博覽會已連續成功舉辦七屆。從首屆將3D電影《阿凡達》背後所代表的最新3D電影拍攝技術引進中國,到今年推出的第二份數字創意新技術清單,越來越多的數字創意技術創新應用成果在這個平臺上得以展示。

2010年1月25日,國務院發佈了《關於促進電影産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提出了電影數字化建設的任務與目標,並出臺了相關的支援舉措。

國家廣電總局在“十二五”規劃中明確了3D數字電影監管平臺的建設與保證電影産業有序發展的措施。

近年來,隨著中國電影産業的發展,3D技術在電影、電視方面的應用日趨成熟,但在其他領域仍有欠缺。

據楊軍介紹,中國3D技術與創意博覽會的宗旨就是把3D技術,從電影、電視領域裏面,更好地推廣到展覽展示、數字城市、教育培訓、主題景區等其他領域裏面去,從而實現更廣泛的應用和發展。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數字創意新技術不僅僅會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也將重塑我們的未來。”楊軍説。

(文字/趙曉雯 策劃/趙超 蘇向東 攝像/王夢澤 趙超 高南 朱珊杉 攝影/趙超 高南 剪輯/朱珊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