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期:“七七事變”親歷者:66年的義務講解員

 
 
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7/7/7/2017771499388783262_456.mp4

7月1日早晨八點,北京市西南約15公里處,豐台區永定河上,來參觀盧溝橋的遊客已經排起了長隊。

天氣悶熱,一絲風也沒有,空氣有點稠乎乎的。家住盧溝橋西頭的鄭福來老人頭頂遮陽帽,緩緩從家裏走出來。作為盧溝橋抗戰史的義務講解員,到現在鄭福來已經堅持了66年。

“我七歲那年想上私塾,家裏給我買了一個書包,黃色的,上面繡倆黑字就是‘書包’。那時候非常高興。”鄭福來講述起80年前的過往,任何細節都不放過。

盧溝橋售票員、景區裏的小販、附近的攝影愛好者都知道他,“我們都很支援他的工作,有人義務講解這段歷史。讓天南海北的遊客,新一代的年輕人回顧歷史、緬懷歷史,很難得!”附近的鄰居對記者説。

一生未離盧溝橋

1931年生於盧溝橋畔,1937年親歷“七七事變”,1950年土改成為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支部書記,1952年當選為盧溝橋鎮第一任鎮長……鄭福來從出生開始,就沒離開這個地區,大部分時間在這裡工作。

“7月7日那天天還沒亮,槍炮聲就響了,過後才知道,第一炮就把縣政府大廳打塌了,炸死兩三個人。”鄭福來對中國網記者説。

原本準備去上學的鄭福來,生活節奏被炮彈打亂,幾天后,他帶著妹妹隨著母親,逃難去了保定。

保定很快被日本人佔領,人生地不熟的一家人最終決定回家,“逃難的時候我母親説你攥住了,如果你要撒了手,丟了就再也找不著我了,”鄭福來回憶説,他牢牢抓著母親的後衣襟,手指頭把衣布都抓透了。

“逃難歸來的途中,鐵路兩旁堆滿了屍體,橫躺豎臥著,有被捅死的,有被搶打死的。”據鄭福來回憶,他的姨家挨著鐵路邊上,上她們家得爬坡,這一趟將近走了90多裏地。

到達目的地時,鄭福來兩腿痛得已經不聽使喚,腳後跟被磨破,血沾到襪子上,襪子上的血又沾到鞋幫上,根本脫不下來。

再回故里,鄭福來發現早已物是人非,到親戚家逃難的父親和奶奶沒見著,岱王廟旁飄揚的紅綢子沒見著,取而代之的是站崗的日本人。

“亡國奴沒尊嚴,受盡敵人的擺布,”鄭福來説,“我是盧溝橋人,不忘過去咱們中國受欺辱的歷史,中國人應該要有根,要做有根有魂的中國人。”

曾經的文藝青年到義務講解員

從1951年鄭福來接待美國友好人士、著名記者作愛潑斯坦開始,鄭福來就與義務講解盧溝橋事變的歷史,結下不解之緣。

“我從來沒有阻止過他,夏天天熱,會讓他傍晚再去盧溝橋。”鄭福來的老伴李春生和中國網記者説。

李春生是河北保定人,1939年出生,比鄭福來小了八歲。“我們認識兩周就結婚了,按現在時髦的説法,算是閃婚吧,”李春生對記者説。

家裏的電視機裝了兩個音響,這是鄭福來強烈堅持買的。“他喜歡唱歌,愛唱鄧麗君的歌,他還老説自己是當歌手的料,”李春生説。

“大橋七七遭劫難,亡國之苦倍悽慘……”平日裏,鄭福來會自己做兩首打油詩,或者抄一些詩集。

“他的詩集我全看過,”鄭福來的妹妹鄭淑蘭説,“我56年才出生,比大哥小了整整25歲,過往的歷史都是他告訴我的。”

在鄭福來的家中,保存著一位中國台灣中學教師的手寫來信。這位老師將對鄭福來的拜訪寫成了書,書名叫《老人與橋》,記錄鄭福來老人與盧溝橋的故事。

鄭福來退休後,有了更多的時間去做盧溝橋歷史的義務講解工作。至今,鄭福來已經接待過70多個國家的外賓和數以萬計的參觀者,去軍營、學校、政府機構和企事業單位做過講解,但從不收錢。

曾經有一名遊客,在鄭福來講解完後塞給他100元錢,鄭福來當場退回給了這名遊客,“我是義務講解員,我從精神上認為這是一種責任,要自覺。”

中日青年都應正視歷史

日本文部科學省2017年3月24日發表教科書檢定結果,2018年開始使用的教科書裏有關南京大屠殺的記載沒有明確死難人數。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當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敦促日本政府本著對本國人民、對歷史、對鄰國負責任的態度,以正確的歷史觀教育國民,不要以錯誤的歷史觀誤導下一代。

中日友好人士山口直彥曾在2000年隨中日青年交流項目訪問中國的時候,去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之後他還去了瀋陽的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以及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看到紀念館裏的陳列,我的心感到疼痛,我覺得這樣的事情必須不能再發生,”山口直彥告訴中國網記者説,“我自己是學生時代參加了中日青年交流項目,從中學習到了很多,那是一次有意義的經歷。”

“日本人民也是受害者,我跟日本來的朋友一直講這個,日本的侵略罪行必須講,中日兩國人民友好必須説,我們是近鄰,中國有句老話,遠親不如近鄰,互通有無,”鄭福來説。

“歷史教育應該從年輕人開始,銘記先烈們的犧牲與奉獻,深化對民族國家的認同與熱愛,將來才能成為祖國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趙淑梅對中國網記者説。

“感覺來到盧溝橋,聽到鄭福來老人講解這段的歷史,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來自河北的張源今年15歲,和父母一起到盧溝橋旅遊。

“我有責任把這段歷史告訴晚輩。”鄭福來説。

(文字/王夢澤 趙曉雯 策劃/陳維松 黃富友 攝像/王夢澤 黃富友 趙超 吳疆 剪輯/黃富友)

86歲的鄭福來走在盧溝橋的石板路上。出生於1931年的鄭福來,是80年前盧溝橋事變的親歷者。這座全長266.5米的橋,是鄭福來兒童時期的嬉戲“遊樂園”,少年時期的亡國“屈辱地”,以及相伴至今的“精神家園”。中國網記者 陳維松 攝

1949年,18歲的鄭福來參加了開國大典。1951年,20歲的鄭福來作為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任盧溝橋鎮鎮長,接待了美國記者愛潑斯坦,以見證人身份向他講述盧溝橋事變的經過和當地民眾的抗戰史。中國網記者 陳維松 攝

從那時起,鄭福來開始自願義務在盧溝橋地區做起講解員,把盧溝橋的歷史和文化,把盧溝橋的抗戰歷史講給來來往往的中外遊客。曾負責外事接待工作的鄭福來退休後,義務講解成了主業。中國網記者 陳維松 攝

離鄭福來家30米遠的岱王廟。中國網記者 陳維松 攝

“大橋七七遭劫難,亡國之苦倍悽慘……”從1982年《憶七七》起,鄭福來開始寫詩留存那段歷史,至今這些詩集手稿堆滿了他的書桌。中國網記者 陳維松 攝

在2015年公佈的75位第四批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鄭福來憑藉對盧溝橋傳説民間文學的貢獻,位列其中。在《盧溝橋的傳説》一書中,收錄了鄭福來的17個盧溝橋民間故事。中國網記者 陳維松 攝

鄭福來和老伴兒李春生在家中準備午飯。中國網陳維松 攝

竹螞蟻和著韭菜餡的包子,再加上雜糧粥,就是鄭福來和老伴兒李春生簡單的午餐。中國網記者 陳維松 攝

在房子外邊,鄭福來種了些花,養了些菜。“每天拾掇拾掇我的菜園子,然後去橋上蹓跶,給遊客們講故事。”中國網記者 陳維松 攝

2015年,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弘揚抗戰精神,中宣部向鄭福來頒發了“時代楷模”紀念章和榮譽證書。中國網記者 陳維松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