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7日,“先人與我們同行——感悟國學經典大型交響咏誦會”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大劇院上演。中國網 焦源源 攝
2017年春節期間,一檔名為《中國詩詞大會》的欄目火了。今年兩會,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成為首位“直面”媒體提問的部長,回答的第一個問題就與 “詩詞大會”有關。
“很多人看了這個節目之後,激活了腦海中自己背詩詞的記憶,激起了大家學習優秀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情。傳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人‘打底色’的工程,必須要重視。”陳寶生説。
“詩詞大會”以及2000年出生的冠軍武亦姝迅速走紅,引發了社會對傳統文化的關注,但在很多一線語文教師的眼中,僅僅有幾個“飛花令”一樣的詞彙登上社交媒體的熱搜榜單還是遠遠不夠的。
“古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語言上最精妙的地方,希望更多的人願意去了解,保住我們的‘根’。”北京市特級教師、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語文老師何傑在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時説。
讓學生背古詩詞“很困難”
2014年,北京語文高考試卷滿分150分,而背誦默寫只佔了3分,第二年北京市相當多的考生放棄背誦古詩文——“這3分我不要了”。
“教書25年,讓多數學生背古詩詞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我們時常會為學生對語文的輕視感到擔憂。”何傑説。何傑教的是文科實驗班,在高三復習時,語文的自主復習時間是最少的。
“文科生如此,理科生更不敢想像。”何傑表示很多語文老師都對這樣的情況感到無奈。
“背詩詞需要大量的時間,而且分數所佔比重較少,所以相同的時間用來學習數理化,效果會更好。”已選擇學理科的高二學生小義(化名)告訴中國網記者。
何傑認為學生選擇一些實用性的科目是合理的,但不等於人文學科不重要。
“人文學科最大的意義在於它讓我們活的有目標,它讓我們活的有動力,它讓我們更好的為人處事,可以説,它是我們幸福的一個保證。”何傑説。
2015年9月12日,當日,由山東省聊城市傳統文化研究會、聊城市國學促進會、韓屯鎮政府聯合舉辦的“孝心餃子宴”敬老活動在山東省茌平縣韓屯鎮張莊村道德講堂舉行。圖為義工志願者在給老人修腳。東方IC
國學等傳統文化日漸受關注
2005年11月,當青年女高音歌唱家王莉看到由南韓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傳説及無形遺産著作”時,她陷入了長久的沉思。
“我們應該反思,怎樣能更好的傳承和發揚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王莉對中國網記者説。王莉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後,一直致力於呼籲關注傳統文化的發展與傳承。
全國人大代表馮玉萍也已經連續5年,累計提交近10份關於“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的建議。“中國傳統文化好似一杯陳年老酒,需要慢慢去品味。”馮玉萍對中國網記者説。
“還是能感受到近幾年傳統文化正在被日益關注和慢慢復蘇。”鈺涵國藝會館創始人梁尹溪告訴中國網記者。
十年前,梁尹溪創辦了自己的國藝會館,開設書法、國畫、古箏等傳統文化課程。
“起初一些成年人是抱著附庸風雅的心態,而青少年多數是為了考試加分,但是他們真正走進傳統文化時,就會發現自己找到的是心靈的回歸和滿足,”梁尹溪説,“很多人都愛上了傳統文化,一些孩子的個性也變得更加沉穩。”
她的會館,從最初的4名流動學員,到如今已有300余名的固定學員。
2010年8月30日,南京夫子廟小學為280名一年級新生隆重舉行“開筆禮破蒙儀式”,新生們在夫子廟大成殿裏,追尋孔子儒學智慧,接收傳統文化洗禮,啟動人生第一件大事。東方IC
傳承文化應避免形式大於內容
“當人們進入到物質富足的階段時,必然就會有精神和審美的需求。尤其是現在的80後,是社會的中堅力量,精神是需要一些東西去支撐的,而傳統文化是豐富我們精神世界的佳品。”何傑説。
“《論語》、《孟子》等‘四書五經’的文字中,有許多可以去尋找的精神力量和思維方式,現在的積極心理學《論語》裏全有。”他説。
目前,國內一些學校開設了不同的國學課程,有些課程是“穿著漢服誦讀《弟子規》”。
何傑認為學習傳統文化不應只流於形式,“不應把過去的繁文縟節搬過來,這本身就不符合傳統文化的精神。”
這兩年,梁尹溪看到越來越多的國藝培訓學校在上海拔地而起,“現在這個行業魚龍混雜,有些人一心打著傳統文化的旗號賺錢,其實真正的傳統文化是一種精神,是深入骨髓的,就像我去買一捆沒有農藥的蔬菜,它是一種童叟無欺、最原本的東西。”
“傳統文化真正的精髓應是對現代生活起到積極作用,傳承的真正意義是首先知道我們有什麼,把這些精髓放進生命體驗當中,只有讓人們覺得對自己的生命有價值,大家才會感興趣,才會聽進去。”何傑説。
(文字/尚陽 策劃/焦源源 尚陽 謝露瑩 陳訓迪 攝像/王懷榮 陳思揚 焦源源 剪輯/王懷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