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19年1月2日,日本東京,日本皇室舉行新年朝賀活動,明仁天皇發表任內最後一次新年致辭,吸引大批民眾前來觀看。圖為明仁天皇。(東方IC)

中國網4月30日訊(記者李金秋)日本第125代天皇明仁天皇定於今日正式退位。5月1日,皇太子德仁將繼位並啟用新年號“令和”,標誌“平成”時代的正式終結。

據日本媒體報道,現年85歲的明仁今天將在皇居“松之間”宮殿舉行儀式併發表作為天皇的最後講話。

明仁天皇退位在日本國內引起了強烈反響,因為這是日本皇室近200年來首位“生前退位”的天皇。日本現行《皇室典範》規定,皇位繼承以前任天皇駕崩為前提,健在時不能退位。

明仁天皇在2016年8月8日向日本國民發表視頻講話時,首次正式錶明瞭自己“生前退位”的決定。明仁表示,考慮到自己已82歲高齡,“擔憂或難以全身心地完成象徵天皇的公務”,向日本國民謀求理解。

2017年5月,日本內閣決議通過僅適用於明仁天皇的退位特別法案。該法案于同年6月分別在日本國會眾、參兩院的全體會議表決中獲得通過。同年12月,日本政府召開內閣會議正式確定2019年4月20日這一退位時間。

根據會議意見,明仁退位後,將稱呼為“上皇”,皇后稱呼為“上皇后”。天皇的次子秋篠宮作為皇位的第一繼承人,將稱呼為“秋篠宮皇嗣殿下”,德仁繼位後將暫不設“皇太子”,以便秋篠宮今後將皇位傳給兒子悠仁親王。

當地時間2018年9月21日,日本西予市,明仁天皇夫婦訪問因日本西部暴雨而嚴重受災的愛媛縣。(東方IC)

走下“神壇” 與眾不同的“平民天皇”

明仁天皇于1933年12月23日在宮城(現皇居)內的産殿誕生,他是裕仁天皇和香淳皇后的第五個孩子,稱號“滿宮”和名字“明仁”。這個名字包含了中國典籍《周易》中“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的含義。他的父親裕仁天皇在位期間,曾指揮和策劃日本相繼發動侵華戰爭。

二戰結束後,日本皇室尚處於危機狀態。裕仁天皇因戰敗而失去神性,親近國民的努力成效不彰。而裕仁在二戰結束後不久就宣告,要建立傚法英國的立憲君主制。他因此選定美國兒童文學家瓦伊寧夫人(Elisabeth Gray-Vining)作為家庭教師,希望培養兒子成為新型天皇。明仁在戰後的時代背景下接受教育,深受西方思想和歐洲君主觀的影響。其自皇太子時代的一舉一動即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並被視為新型皇室的嶄新形象代表。

1989年1月7日裕仁(昭和)天皇駕崩,明仁即位為天皇,成為日本第125代天皇,改年號“平成”。“平成”出自中國《史記•五帝本紀》中的“內平外成”及《尚書•大禹謨》中的“地平天成”,寓意為國內外、天地間均和平興旺,充滿吉祥。1990年11月12日,明仁天皇和美智子皇后在東京皇宮舉行即位典禮,正式登基。

明仁天皇是日本真正意義上的“平民天皇”。明仁天皇在繼位以來有意讓天皇的形象更加“親民”。他迎娶了平民妻子,開啟了皇族與平民通婚的先例。同時,也是日本第一個對國民發表講話時不再使用“鄭重體”的天皇。明仁還放棄了天皇權益,上班、出行時輕車簡從,遵守紅綠燈。東京車站原本有停靠天皇專列的站臺,但他極少使用,選擇在平民車站上下車。明仁的一系列言行,都顯示出他親切、親民的態度。

無論是在皇太子時代,還是就任天皇之位之後,明仁天皇積極利用電視等大眾媒體表述對國民的關切、對災區的慰問及對自身意願的表達。明仁天皇的言行所體現的平實的大眾風格被某些日本學者視為“大眾天皇制”的典範。

為了使天皇制跟上時代,明仁天皇和皇后一起增加了公開露面的次數,重視貼近國民。1991年的一次火山爆發事件發生後,明仁夫婦身著平常服裝看望當事人,屈膝安慰他們。這一情景讓保守人士大為震驚,卻讓國民甚為感動,媒體為之歡呼。

由此,這對天皇夫婦找到了自己的風格。從那時起,明仁天皇夫婦常常與災難受害人握手、訪問老人院和殘障人設施,並總能找到恰當的、溫暖人心的話語。在明仁天皇看來,時刻關注國民的冷暖安危,乃是自古以來天皇制的悠久傳統,也是戰後民主主義時代躬身踐行象徵天皇的“象徵”作用的職責所在。

名古屋大學皇室研究專家河西秀哉(Hideya Kawanishi)就指出,“恰在平成時代,這樣的方式頗得人心,在這個時代,社會不公增加,很多人感到壓抑、沒有前途。”她稱,明仁因此成了如憲法所載的國家融合的象徵。

資料圖:1992年10月,北京,日本明仁天皇與皇后美智子訪華,參觀長城。(東方IC)

愛好和平 唯一一位訪華的日本天皇

由於明仁天皇在戰敗之際曾經親眼目睹戰爭所帶來的殘酷性和可怕性,因此深知戰後日本和平局面的來之不易。祈求和平,反省戰爭,即成為平成時代貫穿明仁天皇思想理念的重要特徵之一。他曾多次呼籲年輕一代不要忘記戰爭所帶來的痛苦,並在繼位以來從不參拜靖國神社。

明仁天皇在繼位後,展開了一系列皇室外交,其中最引人關注就是對中國的訪問。1992年10月23日到28日,在中日邦交正常化20週年之際,明仁天皇和皇后美智子對中國進行了正式友好訪問。這是中日兩國交往史上日本天皇首次也是唯一一次訪問中國。對改善中日關係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在此次訪華期間,明仁走訪了北京、上海和西安,還曾到西安碑林博物館中搜尋自己的年號出處,被稱之為一次“和平之旅”。

明仁天皇在訪問中國時曾表示,“在兩國關係悠久的歷史上,曾經有過一段我國給中國國民帶來深重苦難的不幸時期。我對此深感痛心。戰爭結束後,我國國民基於不再重演這種戰爭的深刻反省,下定決心,一定要走和平國家的道路,並開始了國家的復興。”

以後,明仁天皇夫婦又訪問過菲律賓以及日、美國在太平洋地區交戰的眾多昔日戰場。受法律羈絆,他不能為戰爭行為道歉。然而,他總能找到表達遺憾的恰當用詞,併為所有戰爭犧牲者祈禱。在每逢戰敗結束的週年節點上,明仁天皇多次發表呼籲和平、反省戰爭的講話,在有關歷史認識和和平國家認同定位上,明仁天皇崇尚和平、反對戰爭的姿態贏得國內外人士的普遍讚譽。

在2015年8月15日,日本迎來戰敗並宣佈無條件投降70週年。在當年的紀念儀式上,保守主義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致辭中未使用“道歉”一詞,明仁天皇則在自己的演説中強調日本的“深刻自我反省”。他説,“在此回顧過去,懷著對先前大戰的深刻反省,期望今後戰爭慘禍不再重演。”日媒稱,這是天皇首次加入了“深刻反省”的措辭。日本天皇在此前致辭中從未使用過該措辭,在戰後70週年紀念儀式上屬破格使用。

德國日本研究所歷史學家韋伯(Torsten Weber)表示,“誇張地説,明仁比平成時代的大多數首相們都更致力於與日本的亞洲眾鄰國達成長期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