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媒:為什麼70年後,“慰安婦”問題仍然重要?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6月19日刊登題為《為什麼70年後,“慰安婦”問題仍然重要》一文。作者為莊司洋加。文章摘編如下:

展現數十名婦女的屍體被遺棄在萬人塚的模糊黑白膠片或許只持續了19秒,但卻道出了數十年來爭取公義的抗爭。這段影片據稱攝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幾個月,當中包含的這一場景是日軍從1932年起延續至二戰結束的“性奴隸”制度歷史的一部分。

這段由首爾市政廳和首爾國立大學人權中心於2018年2月發佈的片段在國際上獲得了廣泛報道,但在日本國內卻鮮有人關注。半個多世紀後,日本政府依然拒絕正視自己的戰爭歷史,堅稱賠償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並否認日軍實施過的暴行。

這種拒絕承認戰時暴行——主要是針對婦女的暴行——的態度説明瞭當今日本社會對婦女的看法。對“慰安婦”問題予以否認、辯解或淡化的行為依然普遍存在,包括把倖存者稱作“收錢賣身的賣淫女”,並攻擊證詞和其他證據的有效性。儘管這並非新鮮事,但在報道軍方“性奴隸”制度方面如此困難依然令人感到震驚。

雖然這一軍方“性奴隸”制度發生在戰爭時期,但其根源卻遠比衝突和佔領更深刻。日本當時設計、實施和擴大這項制度的方式亦源自日本深層次的性別不平等問題以及日本人對鄰國人民的歧視,這些現象依然影響著當今的日本社會。

日本婦女的地位在過去70年間有了大幅提升,但該國在這方面依然任重而道遠。2017年在世界經濟論壇的一項調查中,日本的性別平等狀況在144個國家中位列第114位。無論是在政府還是在公共或者私營部門裏,領導職位中的女性人數都少得驚人。日本婦女和女童在各個行業中常常遭受性暴力和歧視,即便在如今全球女性賦權運動蓬勃發展的背景下,這一問題都極少獲得曝光。大坂國際大學最近的一項調查記錄了150起在政府、警察和媒體行業工作的女性遭遇性騷擾的案例。

性別模式化依舊盛行,性別歧視的觀點繼續影響著女性的日常生活。《刑法典》對強姦的定義過窄,與國際標準不符;例如,其並未將婚內強姦明確規定為犯罪行為。

同樣,在20世紀初至二戰結束期間從朝鮮半島和中國等地區被強制帶往日本工作之人的後代繼續忍受著歧視。針對所謂的在日朝鮮人——即朝鮮族後裔——的襲擊廣泛存在。朝鮮族裔的學校被排除在高中學費減免項目之外。鼓吹仇恨成了幾乎每天都會發生的威脅。

暴行的真正規模——包括被日軍充當“性奴隸”的婦女和女童人數——已經無從知曉。被處決的婦女和女童人數亦不得而知。詳細記載“慰安所”所在位置和數量的資訊也被損毀了,這些“慰安所”被日軍用於關押婦女和女童。近期曝光涉及“慰安婦”問題的文件和電影片段的努力是至關重要的,它們可以用來對抗掩蓋罪行的行為,並證明政府犯下的不公。除了承認罪行外,更大範圍內的改革和絕不再犯的保證也必不可少。

但這些都不能成為日本拒絕讓有所虧欠之人討回公道的理由。如今“慰安婦”剩餘的倖存者越來越少,她們當中的許多人已年逾90,要獲取她們的證詞正變得越來越艱難,所以“慰安婦”賠償問題變得愈發緊迫。

承認犯罪事實並對負責人提起指控是必要的,但給予受害人全面有效的賠償並就犯罪的根源——即社會上針對婦女和女童的歧視——進行全面改革亦不可缺少。

為日軍“性奴隸”制度的受害者討回公道不僅僅是一項道德上的義務,也關乎我們當今和未來社會所傳達出的訊息。解決過去發生的侵犯人權行為將有助於改善當下婦女和少數族群的處境,同時也有助於阻止此類駭人罪行的重現。(編譯/楊雪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