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在中國,有數百萬年齡在25到34歲之間的城市單身女性。儘管這些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城市單身女性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但她們在中國經濟發展中扮演的角色卻時常被忽略。

據美國《福布斯》新聞網站4月16日報道稱,正如作家羅絲安·雷克所説:“這些女性正在向自我實現的金字塔尖前進,但作為未婚女性,他們卻處於被中國社會所接受的底層。”

如今,和世界上其他許多國家一樣,中國的女孩們在學校的表現開始超越男生,據統計,中國各地的尖子生中過半是女生。

報道稱,重要的是,如今這种女性“紅利”在中國的經濟中也發揮了作用。清華大學心理學教授彭凱平估計,上海浦東區或北京中心商業區的國際公司中,70%的僱員為年輕的中國女性。中國女性對國內生産總值(GDP)的貢獻率約為41%,超過世界其他大多數地區,包括北美。在生産方面,她們代表著中國最優秀的腦力,也推動著這個國家實現新的增長。在消費方面,她們在電子商務平臺購買數百萬的商品,令“光棍節”變成對零售商而言全球最有價值的一天。

關鍵是,雖然歸功於新一代女性的貢獻,中國的經濟已發生變化,但對待女性的社會觀念一如既往。即使受過良好教育、擁有一份體面的工作,但一旦到了25歲,中國女性便陷入被催婚的窘境。

美國作家萊塔·洪理達認為,在中國社會中,男性通常肩負起養家糊口的責任。因此,為了體現婚姻的價值,女性被認為最好嫁一個比自己更富有、受教育程度更高、更有成就的男性,總之她應該結婚。

報道稱,對於受過教育的城市單身女性來言,她們面臨這樣的窘境:她們被要求儘早結婚,但她們生活的城市中,男性的受教育程度和經濟能力都低於自己父母的期望值。再加上經歷了23年左右的求學生涯,她們也想追求一份完美的事業。因此儘管男女比例失調,仍有數百萬的城市女性未婚。

報道認為,目前,一方面,女性更適合中國未來的經濟增長模式,因此社會需要她們加入勞動力大軍;另一方面,國家也需要女性結婚生子,因為中國社會正面臨老齡化加速的問題。

中國的鄰國日本、南韓和新加坡都面臨相同的問題,並且還在設法解決該問題導致的後果。在日本,日本女性在工作和婚姻中面臨一個嚴峻的現實:很多女性不結婚或者生育孩子,但是職場的女性歧視仍然存在。

報道稱,中國應該避免鄰國所面臨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從家庭和工作兩方面著手。首先,公司應該改變招聘傳統。同時,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應該被重視。

報道表示,不過歸根結底,中國人應該改變對理想婚姻的標準。除非女性能夠坦然“下嫁”或很好地平衡工作與家庭,否則她們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將無法充分發揮。(編譯/朱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