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2月1日報道 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1月30日刊登《中國崛起勢不可擋》一文,作者為前高盛資産管理部主席吉姆·奧尼爾。文章稱,中國近期公佈的2017年國民生産總值數據證實:中國戲劇性的崛起沒有放緩,隨之而來在國際經濟中也越來越重要。

文章稱,中國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公佈官方數據後,在有關中國官方數據的爭論中總會忽視兩個關鍵。第一,只有在中國增加了高估程度的前提下才值得討論。第二,中國發佈的數據應該放在其貿易夥伴的數據以及在中國有業務的大型國際公司的數據背景下來考慮。

文章稱,對於2017年的年度數據,大部分媒體關注的是中國報告的(扣除通貨膨脹因素的)真實國民生産總值增長率6.9%,這是幾年來中國第一次增速提高,而且高於政府平穩的6.5%目標,但更重要的數據是中國的名義國民生産總值增長(按美元計算)部分,由於人民幣走強,中國2017年的經濟總産量增長至12.7萬億美元,僅一年就大幅增長13%(1.5萬億美元)。

文章表示,有些人警告稱中國正在走日本的老路,將進入長期的通貨緊縮週期,很明顯這些人都錯了,這樣簡單的類比從來都沒什麼用。中國不僅避免了通貨緊縮的風險,甚至還是在貨幣增值的基礎上做到的。

作者吉姆·奧尼爾稱,他和同事最先開始在21世紀初追蹤金磚國家(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經濟崛起,一致認為中國可能要在2015年底才能追上日本。但2018年才剛開始,中國經濟已經是日本的兩倍半,印度的5倍,巴西的6倍,俄羅斯的8倍,中國經濟還超過了整個歐元區。

文章稱,中國經濟2017年巨大的1.5萬億美元增長意味著,按名義價值計算,中國新創造出的經濟體量基本上相當於一個南韓,或兩個瑞士,或三個瑞典。最新的數據表明,按照名義價值計算,中國能夠在2027年左右追上美國,甚至更早。而在那之後的十年內,金磚國家的經濟加在一起可以趕超七國集團。

文章表示,當然,這樣的成就絕大部分還是由中國推動的,但其餘金磚國家加在一起仍然超過了日本。現在巴西和俄羅斯已經擺脫了近期的衰退,金磚國家將很可能為2018年的世界名義國民生産總值做出很大貢獻。

文章稱,全球經濟增長前景的最後一個原因是中國消費者,許多評論者仍把中國當作單純的工業國家來討論,但中國的消費已經增長到佔國民生産總值的近40%。2010年以來,中國消費者已經為世界經濟貢獻了2.9萬億美元,大於英國整個經濟體量。英國貿易談判者應該記住:在脫歐以後,中國市場對於英國經濟來説將前所未有的重要。

文章認為,毫無疑問,隨著中國對世界經濟越來越重要,中國經濟積極的一面和消極的風險都將持續對世界其他國家産生深遠影響。事實上,消費放緩不僅對中國來説不好,對世界經濟來説也不好,世界經濟如今依賴於中國從工業生産向國內消費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