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本網獨家>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752億立方米,1.85億人受益

2024-09-26 10:03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中國網9月26日訊(記者 張艷玲)今天,14億中國人的水杯中,有1.85億人飲用千里而來的“南水”。記者從中國南水北調集團獲悉,目前,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752億立方米,沿線7省市40多座大中城市、1.85億人從中受益。

中線一期工程陶岔渠首段。中國南水北調集團 供圖

自古以來,我國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豐,水資源時空分佈極不均衡。全國水資源量的81%集中分佈在長江及其以南地區,淮河及其以北地區水資源量僅佔全國的19%。黃淮海流域作為我國重要的人口和經濟密集區,水資源總量僅佔全國的7.2%。

建設南水北調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在綜合考慮我國自然資源條件、經濟社會發展佈局、未來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審時度勢、高瞻遠矚作出的重大決策,也是關係到我國北方缺水地區數億人口生存和發展的必然選擇。

中線一期穿黃工程南岸進口段。中國南水北調集團 供圖

南水北調工程自1952年提出宏偉構想,到2002年國務院正式批復《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並動工實施,前期論證工作經歷長達半個世紀,5部委(局)、9省(直轄市)、24個不同領域的規劃設計及科研單位的6000人次的知名專家、院士獻計獻策,共召開100多次研討會,對50多種南水北調規劃方案比選論證。最終,南水北調工程形成分別從長江下游、中游和上游調水的東、中、西三條調水線路,溝通長江、淮河、黃河和海河四大流域,初步構築起我國“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水網總體格局。南水北調工程規劃受水區面積145萬平方公里,受益人口約5億人。

記者了解到,東、中線一期工程總投資3082億元,工程累計完成土石方挖填量25.5億立方米,混凝土量9188萬立方米,分貝于2013年11月15日、2014年12月12日建成通水。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建成後,惠及河南、河北、北京、天津、江蘇、安徽、山東7省市沿線40多座大中城市和280多個縣市區,有效改變了受水區供水格局和用水水質,提高了供水保證率。

image.png

中線一期工程湯陰跨渠鐵路橋。中國南水北調集團 供圖

目前,東、中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752億立方米,已由原來規劃的補充水源躍升為多個重要城市的重要水源。“南水已佔北京城區供水的70%以上,天津市主城區供水幾乎全部為“南水,河南省10余個省轄市用上“南水,其中鄭州中心城區90%以上居民用上“南水。2021年10月1日,連續存蓄“南水後,北京密雲水庫蓄水量突破歷史最高紀錄35.79億立方米。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在正常供水的基礎上,還全力保障受水區抗旱工作,發揮防洪減災作用,已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有力的水資源支撐和水安全保障。南水北調始終將綠色發展、生態優先理念貫穿工程規劃建設運營全過程和各方面,著力打造新時代生態水利工程樣板。

編審:蔡曉娟

【責任編輯:張艷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