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根據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經批准,湖南大學2023年繼續在部分省份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簡稱強基計劃),探索多維度考核評價模式,著力選拔一批在化學學科領域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學生進行專門培養,為國家重大戰略領域輸送經世致用後備領軍人才。

圖片選自湖南大學官網

招生對象及報名條件

在該校安排強基計劃招生的省份,符合202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報名條件,志向遠大,追求卓越,綜合素質優秀,有志於將來從事相關領域開拓性科學研究的考生可申請報名。申請報名考生分為兩類:

第一類:高考成績優異的考生。

第二類:在高中階段獲得過全國奧林匹克競賽(化學、生物、數學、物理、資訊學)決賽二等獎(含)以上成績的考生。獲獎資訊以中國科協(http://gs.cyscc.org)公示名單為準。

招生專業及招生計劃

(一)專業:化學

(二)計劃:以“湖南大學強基計劃報名平臺”公佈為準

考生選考科目須與下表要求一致:

圖片選自湖南大學官網

報名方式與選拔程式

(一)報名

時間:4月8日12:00至4月28日12:00。

方式:考生登錄“湖南大學強基計劃報名平臺”按要求填寫報名資訊。

網址: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532

報考該校強基計劃考生不能兼報其他高校強基計劃。

(二)考生參加統一高考

(三)確認

6月12日至18日,考生登錄“湖南大學強基計劃報名平臺”進行學校考核確認,並上傳考試誠信承諾書。

(四)入圍校測辦法

6月26日前,符合第一類報名條件的考生,該校將依據高考成績(不含政策性加分),按照分省招生計劃數6倍確定入圍該校考核名單,高考分數相同時,按照語文、數學、外語優先確定入圍名單。符合第二類報名條件的考生,可直接入圍該校考核名單,不佔用招生計劃6倍的名額。

(五)學校考核

考核內容包括專業綜合測試和身體素質測試,具體時間、地點詳見湖南大學強基計劃准考證。

1.專業綜合測試

測試為面試。結合考生綜合素質檔案,主要考察考生對本專業相關學科的基礎理論的掌握程度,以及考生的興趣志向、科研潛質、創新能力等多方面內容。

2.身體素質測試

測試包括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2個項目。測試評分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版)高三年級標準執行。身體素質測試為合格性考試,不計入學校考核綜合成績。身體素質測試不合格或未參加身體素質測試考生不予錄取。

因身體原因無法參加身體素質測試的考生,須提供三甲醫院證明,該校視情況予以免測或安排補測。因身體殘疾等原因無法參加身體素質測試的考生,可向學校申請免測,申請通過者可予以免測,視為身體素質測試合格。

考生須購買測試期間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未購買保險者,測試過程中發生意外由考生自行負責。

3.綜合成績折算

綜合成績=高考成績(不含政策性加分,折算成滿分100分)×85% +專業綜合測試成績(折算成滿分100分)×15%,成績折算均四捨五入取2位小數。

(六)錄取辦法

專業綜合測試最低合格分數線為80分。

對於第一類考生,身體素質測試合格,專業綜合測試達到最低合格分數線,根據考生所在省(區、市)強基計劃招生計劃,在入圍該校考核的考生中,按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進行錄取。若考生綜合成績相同,則依次按照高考成績(不含政策性加分)、專業綜合測試成績、高考語文成績、高考數學成績、高考外語成績進行排序。

對於第二類考生,身體素質測試合格,專業綜合測試達到最低合格分數線,綜合成績達到所在省(區、市)第一類考生最低綜合成績的,予以錄取,所需計劃不佔已公佈的各省強基計劃名額。

以上兩類考生高考成績須達到所在省(區、市)本科一批院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合併錄取批次省份、高考綜合改革省份以各省劃定相應分數線為準)。

7月5日前,該校公示錄取標準。被正式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所在省(區、市)後續高考志願錄取;未被錄取的考生可正常參加所在省(區、市)後續各批次志願錄取。

圖片選自湖南大學官網

湖南大學2023年強基計劃培養方案

湖南大學強基計劃圍繞該校建設富有歷史文化傳承的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總目標,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重大需求為導向,實施動態考核進出機制和本碩博銜接培養模式,著力培養基礎紮實、視野開闊、德才兼備,具有卓越人文素養、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新時代經世致用領軍人才。

配備一流師資力量,營造優良育人環境。全程採用“導師制”,聘用高層次人才擔任“生活導師”“學業導師”“科研導師”“任課教師”,充分發揮高水準師資力量在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中的引領作用。

構建互動教學模式,傳承思辨創新能力。全程實施“小班化”,依託多形態教學資源和科研項目,實施以問題為導向的教育教學模式,促進學生自主深度學習和綜合素質提升,激發學生科研創新動能。

強化中心學科地位,築牢科學基礎知識。在課程設計及專業培養各環節,強化中心學科地位,打破學科壁壘,融入多學科交叉前沿新興內容,構建“博”“厚”共築、“博”“專”兼顧知識結構體系。

強化多元協同培養,拓展國際學術視野。設置專項學術活動資助基金,鼓勵支援學生積極參加國內外學術活動、到國(境)外進行訪學、科研訓練、學業競賽、學術會議等,充分提高學生國際競爭力。

高招中國有高招,考生家長多溝通,招生簡章仔細看,人才培養在大家。 (左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