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怒江3月19日訊(記者 吳佳潼)2023減貧治理與全球發展(怒江)國際論壇19日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舉行。來自20個國家和聯合國等4個國際組織的190多位駐華使節、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圍繞“共繪鄉村振興新藍圖 共用全球發展新機遇”主題展開深入研討。
當前,世界正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逆全球化、地區衝突、通貨膨脹、糧食短缺、能源危機等因素相互疊加,人類發展面臨重大挑戰。據聯合國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世界極端貧困人口預計新增近1億人,超過3億人急需人道主義援助,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進展還沒有達到應有水準。
中國外文局局長杜佔元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人民畫報 徐訊 攝
“全球發展何去何從?中國用實際行動給出答案。”中國外文局局長杜佔元指出,2022年召開的中共二十大,明確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剛剛閉幕的中國兩會規劃了中國未來發展的嶄新藍圖,再次強調了中國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政策取向。在習近平主席領導下,中國正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新華章。中國將持續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加快落實全球發展倡議,推動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 以自身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為全球發展事業注入信心和力量。
談及各國共同探尋的減貧與可持續發展之道,杜佔元表示,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特別是實現消除極端貧困的首要目標,需要將發展置於國際議程中心位置,打造人人重視發展、各國共謀合作的政治共識。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堅持發展優先,將減貧擺在重點合作領域首位,深入推進國際減貧與發展合作。目前,該倡議已得到聯合國機構等國際組織以及近百個國家的響應和支援。應在全球發展倡議框架下,持續推動構建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減貧交流合作關係,彌合發展鴻溝,形成攜手合作、同舟共濟的全球發展合力。
“中國始終心繫天下,一直是全球發展的倡導者、推動者和貢獻者,也是國際減貧合作的行動派。”杜佔元指出,中國推出了面向發展中國家的“100個減貧項目”等務實舉措,向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等1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多種形式的援助,為發展中國家落實千年發展目標提供了支援。中國在非洲援建了20多個農業技術示範中心,與柬埔寨、寮國、緬甸等國合作開展了減貧示範合作技術援助項目等,為當地的減貧和改善民生提供了示範。應積極參與全球貧困治理,不斷深化後疫情時代在産業、科技、綠色經濟等領域的減貧合作,支援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消除數字鴻溝,為實現消除貧困和零饑餓的目標、破解全球發展困境提供新方案。
國際社會在過去近百年的減貧與發展歷程中,通過知識分享和經驗交流提供了豐富的全球公共産品。杜佔元表示,作為世界減貧經驗的學習者、受益者和創新者,中國也正在積極與國際社會分享自身的減貧與發展經驗。中國率先發佈了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國別方案和三期進展報告,推動聯合國大會連續多年通過農村減貧決議,推出《擺脫貧困》《消除絕對貧困 中國的實踐》減貧案例選編等圖書,努力提供多元、適用、可及的全球減貧公共産品。此次論壇將發佈《從脫貧攻堅邁向鄉村振興:中國的實踐路徑和世界意義》報告,開展“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怒江經驗”研討會。中國堅持互學互鑒,通過政策對話、學術交流、搭建平臺、組織培訓等多種方式,繼續與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分享減貧經驗和發展知識,同時,借鑒各國在減貧領域的有益做法,為全球減貧與發展進一步貢獻智慧力量。
“作為綜合性的國際傳播機構,中國外文局長期致力於全球減貧理念與發展經驗的國際傳播。”杜佔元指出,中國外文局對外出版《中國關鍵詞:精準扶貧篇》等多語種圖書,搭建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等平臺,積極發佈全球減貧案例。未來,中國外文局將與各方面緊密合作、共同行動,持續打造國際減貧與發展經驗交流的標誌性平臺,為各國消除貧困、共同繁榮,建設更加美好世界作出更大貢獻。
(責編:魏婧 張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