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3月6日訊(記者 李智)中國,自古是農業大國,擁有5000餘年的農耕文明歷史。據農業農村部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每天要消耗70萬噸糧、9.8萬噸油、192萬噸菜和23萬噸肉。然而,依靠佔世界9%的耕地,中國成功養育了世界約1/5的人口,糧食産量連續8年穩定在1.3億斤以上。

新技術,對實現農業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從農業大國,走向農業強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必經之路,更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很多全國人大代表都帶來了與“農業強國”相關的議案。“我特別願意跟你們説説這些,讓更多的人了解農業,”全國人大代表趙治海是我國“雜交穀子之父”,他認為,推廣新技術對實現農業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以分子育種技術為例,趙治海説:“分子育種技術的突飛猛進,讓人們在進行糧食育種之時,可以選擇基因或者選擇基因之間的合作。基因合作十分關鍵,共同基因的互助能實現更好的效果,”他笑道,“只要掌握了新技術,中國就可以更快推動農業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院長李成貴也表示,農業現代化仍需加強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持續不斷解決建設農業強國建設中遇到的新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相繼出臺一系列惠農政策,鼓勵農業科技創新發展,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夯實了政策與制度基礎,增加了農業由廣變強的根本動力。截至2021年,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1%,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2%。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農業現代化,沒有農村繁榮富強,沒有農民安居樂業,國家現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花多大力量,都要保證中國自己的糧食生産

當前,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局勢風雲詭譎,只有擁有強大的農業基礎,豐厚的糧食儲備,才能在國際關係的博弈中穩若泰山。美國學者F.貝利·諾伍德等在《農業與食品論爭》一書中也指出,當今世界對於農業和糧食問題的關注程度呈現前所未有之高。

趙治海表示,中國的糧食生産不能依靠國外,要保證自給自足。要先有糧,有生産能力,花多大力量都要保證中國自己的糧食生産。“以前‘種糧不如買糧’的説法是不對的。可以買糧,但不能全部依靠購買。不能因國外糧食便宜,中國自己就不生産了,這個便宜不能佔。”

全國人大代表、閩南師大生物學院院長陸鑾眉今年提交的建議也與糧食安全相關。她強調,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農業機械化對保障糧食安全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事實上,農業既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壓艙石”,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基礎。中國向來重視農業合作,在保證自身糧食生産能力的基礎上,將其發展為外交的優勢方向。在積極參與維護全球糧食安全的同時,中國也攜手各國共同投入農業科技創新,提升生産能力,構建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內外部環境。

實現農業現代化,關鍵是科技創新

如何發展農業強國?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了清晰的藍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主産區利益補償機制,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從農業大國邁向農業強國,科技創新是關鍵的戰略支撐。全國人大代表、鐵嶺市農業科學院正高級研究員張艷建議,強化技術整合創新。國家加大投入研發適宜不同現實應用場景的關鍵技術和配套産品,提高技術産品的普適性、實用性和可替換性。

我國國土廣闊,但人多地少。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務農逐漸從以“人”為主走向科技打頭,出現了一批掌握現代農業生産技能、具備一定經營管理能力的“新農人”。李成貴指出,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更好發揮科技人才的作用,加快實現高水準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為更好地促進農業高質高效發展作出貢獻。

在“新農人”與現代農業科技的聚力之下,配合現代化裝備,我國土地産出率、勞動生産率和資源利用率均得以顯著提高。這也讓更多的農業科研工作者,看到了農業強國的未來發展前景。

趙治海表示,過去看糧食,是靠“一把尺子,一桿秤;牙一咬,眼一瞪”。現在,主要依靠現代化儀器進行檢測,運用新技術保證糧食安全。他認為,農業現代化要多樣化,既要促進大規模機械化生産,也要保證一些小塊土地依舊可以用於耕種。要確保農村的穩定,才能真正實現國家的可持續發展。

(責編:蔣新宇 張艷玲 蔡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