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員幹部應有形象的生動描繪,也是共産黨人永葆先進本色的本質要求。

“看得出來”“站得出來”“豁得出來”,三者相互依存,共同鑄就和展現了共産黨人的崇高品質。如果黨員幹部忘記自身定位,平常時候不律己無作為,真到了“關鍵時刻”、“危難關頭”,他們能“站得出來”“豁得出來”嗎?所以,對於廣大黨員幹部而言,首要的是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在日常社會生活中做到“平常時候看得出來”。

看什麼?看忠誠。看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是否對黨忠誠。極少數人明裏是黨員,背地敬鬼神;臺上講廉潔,台下搞腐敗,迎來送往八面玲瓏,蛻變成了政治商人,儘管他們投機變色善於偽裝,儼然是個“能人”,但天長日久終會被“看”出破綻,露出馬腳,再高明的偽裝終究是偽裝,遲早會還原成本色,就看我們是不是有心人;對黨忠誠不是表演,不是表白,是整個身心融入黨的事業,與黨同呼吸、共命運,像雷鋒、谷文昌、楊善洲、郭明義等優秀共産黨員一樣,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詮釋什麼是“平常時候看得出來”。

看什麼?看為民。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不光説在嘴上,更要落實在行動上。有的人熱衷於形象工程、政績項目,計劃一整套,方案好幾打,實則與民生無關、百姓無益;有的人看似風風火火、忙忙碌碌,一副親民模樣,但他們只熱衷於上上鏡、握握手、作作秀、走過場,説過等於做過,很少落在實處,這種人遲早會被“看”穿;親民為民,重要的是要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的利益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和信心,像焦裕祿、孔繁森等優秀共産黨人一樣,融入群眾、紮根基層,急百姓之所急,憂百姓之所憂,實實在在解決實際問題,這樣的黨員幹部,群眾看在眼裏喜在心頭。

看什麼?看得失。得失是一面鏡子,很容易折射出一個人的人品。“得之坦然,失之淡然”是一種境界,“威武不屈,富貴不淫”讓人肅然起敬,但也有不少人在個人得失面前亂了方寸,在遇到職務升降、利益分配時往往露出了真容,人品優劣一目了然。黨員幹部要有不同於常人的得失觀,把能否得到“民心”作為衡量得失的核心來考量,有了這個尺度,人民群眾才能看到平常中的“不平常”,從中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當然,平常時候怎麼“看”,也不能教條化地理解,不同崗位、不同時空存在相應的變化,黨員幹部只有明白了怎樣“看”,弄清了哪些該戒、哪些該張,有了自身的定位和前進的目標,才能知道平常工作怎麼“幹”,幹出精彩,才不會在平常時候迷失方向。(何志明)

(《陽光評論》項目由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路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