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鬥,務必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這就是要求全體黨員幹部涵養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敢於擔當、積極作為。如今正值“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期,面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廣大黨員幹部必須做到敢於鬥爭、善於鬥爭、長期鬥爭,這樣才能成為我國闊步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進程中的“頂梁柱”“定盤星”。

要敢於鬥爭守底線,不做“睜眼瞎”。守牢底線,既要求廣大幹部“出淤泥而不染”,又不能只是“淩寒獨自開”。對於身邊的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沒有剎住的歪風邪氣,絕不能視若無睹。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目前反腐敗鬥爭取得壓倒性勝利並全面鞏固,消除了黨、國家、軍隊內部存在的嚴重隱患。我們需認識到鬥爭絕不僅僅局限于掃黑除惡、打虎拍蠅,對於臉難看、門難進的現象,各級黨員幹部也要敢於“咬耳扯袖”“紅臉出汗”,發揮“關鍵少數”的作用,做到“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敢於較真碰硬,面對問題敢於迎難而上,面對險情敢於挺身而出,面對歪風邪氣敢於堅決鬥爭,敢於為解決老百姓急難愁盼的問題衝鋒陷陣。

要善於鬥爭解癥結,不當“無頭蠅”。遇到“死結”時,光是有敢解的勇氣是不夠的,胡髮發力只會使情況愈發複雜、局面愈發糟糕。《淮南子·汜論訓》中記載:“茍利於民,不必法古;茍周於事,不必循俗。”年輕幹部大多接受過高等教育,是不折不扣的高素質人才,可一旦忽視了方式方法的重要性,難免會束手束腳。習近平總書記告誡:“總想過太平日子、不想鬥爭是不切實際的。”這就要求我們涵養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在鬥爭中勤動嘴動腦,虛心請教、考慮全面;肯動手動腳,知行結合、埋頭苦幹。既要想方設法集結力量,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又要善於抓住癥結,對症下藥。如此,問題往往也就迎刃而解了。

要長期鬥爭肯吃苦,不學“樂羊子”。黨員幹部要充分認識到偉大鬥爭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黨的十八大以來,為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全國各族人民流下了無數汗水,廣大黨員幹部付出了巨大犧牲,才取得了這一歷史性勝利。在強大的對手、艱巨的任務面前,一旦有了放棄鬥爭、貪圖安逸、故步自封的想法,我們前期所取得的這一系列成就都將付之東流,曾經所遭受的屈辱與失敗亦將重演。作為新時代的年輕幹部,我們必須保持戰略定力,接力鬥爭,于服務群眾時、于工作細微處、于急難險重中奉獻自我,燃燒青春,以鬥爭精神戰勝一切“攔路虎”,譜寫更多精彩華章。(李中凱 袁天傑

(《陽光評論》項目由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路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