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無情,人有情。4348公里上的每一位遼寧高速人都自覺地扛起了作為一名國企職工的職責與擔當,他們有堅守崗位十幾日未回家的,有一人挑多人擔子的,有逆行而上主動報名志願者的,……他們的故事無一不令人振奮、感動。

【一】

疫情期間的“耳麥天使”

受疫情影響,客服分公司大部分員工上班受到限制,田源就是其中一員,單位同事都堅守在客服一線,她就能在家裏幹著急。得知疫情期間用戶諮詢率不斷上升,在家的田源更是坐不住了,只想儘自己的一份力,能幫上忙就好了!此時,客服部緊急上線的96199移動坐席平臺,讓她也能與同事並肩作戰了,自從可以在家辦公回復用戶問題,她就開始廢寢忘食,能多接一個電話是一個,能回答一個問題是一個,只為保障用戶們平安暢通出行。

3月30日,居家辦公的話務員田源接到了一名用路人的來電,司乘表示自己的車輛在行駛到京哈高速瀋陽管段時發生了故障,並且車內還有80多歲的老人和不足2歲的小孩,他非常焦急希望尋求我們的幫助,由於居家辦公無法為用戶派發救援工單,田源先安撫了用戶焦躁的情緒,並記錄下用戶的位置及車輛資訊,然後讓留守單位的同事幫忙與分公司聯繫並派發工單。半個多小時後,司乘再次來電錶示救援車輛已經到達,要尋找當時接線的話務員田源對其表示感謝,並一再表示要為我們客服的工作態度點讚。

【二】

我們工作要有始有終

3月18日早上金普新區區域管控,牽動了董嫣妮的心,她所負責的董家溝收費站在管控區域內。此時的董嫣妮還有一年便可以退休,安心回歸家庭裏,但面對站內隨著管控帶來的問題,家住大連中山區的董嫣妮聞訊後第一時間背著家人無反顧的奔赴60公里,回到工作崗位,至今已連續堅守13個日夜。自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她每天24小時都處於隨時待命狀態,手機從不離身,時刻關注金普地區疫情通報和公司的排查資訊,每收到一條預警資訊,無論白天還是晚上,她都會立刻做好排查工作,及時安撫被隔離職工,減輕職工思想壓力並幫助職工回憶軌跡重合細節,提醒居家職工做好防護措施,聽從政府安排。

董家溝站有的值班站長也被隔離家中,她還頂替值班站長代班,承擔起了收費站運營、防疫、消殺、特殊車輛保障等工作。“站長辛苦了,你自己也要做好防護措施,千萬注意安全!”“我們會自覺在家裏隔離,站長你放心!”在記不清多少次的摸排中,在每天的工作中,一句句職工溫暖的話語,讓她感動不已,她也用實際行動溫暖了職工群眾的心。

對於80歲的父母,她疏于照顧,尤其是面對3月13日身患重病才出院的老父親她心存愧疚之情,往往忙碌一天到了晚上才想起給父母打電話,老人通常都已經睡覺了。站內職工常問她“馬上就要退休了,還這麼拼幹嘛”。她卻平淡的回答:“我們工作要有始有終,不忘初心才是咱們的根本。”

【三】

一天150余個電話

3月6日,前陽站進入緊急戒備狀態,前陽鎮、村所有道路全部封閉,一名值班站長和一名廚師居家隔離。站長楊政寶意識到未來幾天收費站將面臨人員緊張和持久留守的局面,他立即向公司主管領導彙報,同時調整收費人員上崗班次,帶頭頂替居家隔離的值班站長,做好連續奮戰在崗的準備。他堅持駐站72小時,做前陽站所有收費人員的“主心骨”。從清晨六點開始,楊政寶一天接打電話高達150余個,與鎮政府屬地防疫各部門溝通,協助收費站卡點防疫人員車輛導流、及時與公司主管領導彙報收費站動態、接收指令,一天下來,嗓子已經沙啞。

作為一站之長,楊政寶不僅要保證收費站正常通行,還要保證全站職工的思想動態和站內生活問題。他主動與職工談心,關心詢問職工的工作生活情況,對疫情有擔憂的人員予以心理疏導;職工上崗前,他反覆叮囑防控安全守則,一刻也不敢鬆懈;廚師居家隔離期間,他每日親自安排當天的伙食,確保職工能吃上放心可口的飯菜。他每時每刻都繃緊神經,為的是全站人員的安全和收費站的正常運作。從3月6日至3月20日,歷經了十五個日夜,前陽站助力屬地各部門順利完成疫情防控工作,20日中午前陽鎮、村道路全部解封!

【四】

是媽媽,也是抗疫一線的“戰士”

3月13日,鲅魚圈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突然變得緊張起來,史洪英作為營口分公司路安部的安全管理員,她立即趕到分公司清點庫存,調配防疫物資,並聯繫巡查組將防疫物資發放到一線收費站,一幹就是一整天。晚上回到家後,她的丈夫給她打來電話,説是因為疫情原因需要在單位進行封閉辦公,並叮囑她照顧好老人孩子。在三年的疫情防控戰鬥中已經變得無比敏感的史洪英在與丈夫的通話中感覺到了疫情防控形勢的嚴峻,她不能坐以待斃,急忙到樓下市場買了點菜,安頓好家裏的老人、孩子,隨後便收拾好自己行囊,連夜回到單位,做好了在崗連續封閉值守的準備。

果然,第二天鲅魚圈的疫情防控措施驟然緊張,區內實施交通管控、各個小區陸續封閉,許多同志被封閉在家,不能到崗。分公司路安部僅剩副部長和她,副部長需要協調確保道路巡查工作正常開展,於是疫情防控繁雜的工作任務就落到了史洪英的肩上,她二話不説便投入工作,她明白她肩上責任的艱巨。每天繁雜的統計、溝通、上報工作壓得人透不過氣,她還要每天清點庫存,合理調配,保證防疫物資合理有效使用到防控一線。電話一響,就有無數個問題等待她去解決,“一線的防控物資可不能少”“核酸檢測要及時測”“這個表今天就要報”……這些話充斥著她的腦海,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整整11天,這就是她每天都要的面對的單調而又繁雜的工作,晚上她辦公室的燈總是最後一個熄滅,而早上她的辦公室門都是第一個打開,她的臉上充滿了倦意,唯獨在眼角,你總能看到一絲堅定的笑容。就像她説的“此時,健康的相守,就是一種幸福,冰雪即將消融,春暖花開的那天,已經不遠了!”

【五】

有什麼事就跟我説!

作為一名高速巡查員,王田在同事眼裏一直是一個肯幹、肯吃苦的人,作為巡查組的組長,也一直是隊員的依靠,仿佛只要有他在,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瀋陽疫情爆發後,他義無反顧的奮戰在疫情防控和保通保暢第一線。王田的女兒正值高三關鍵時期,正是需要家人陪伴的時刻,但他沒有猶豫,把工作放在了第一位,近十天沒有回家的他對家人始終有放不下的牽掛,他想回趟家買點蔬菜和水果,為家裏準備點必需品,盡儘自己作為家裏“頂梁柱”的義務。但眼見著瀋陽市各地區封閉管控限制越來越多,前腳剛從單位出去,他還是打消了回家看看的念頭,因為他心中明白如果回家了,可能就沒辦法出來了。回到單位,他只是輕描淡寫地與領導説“我回來了,有什麼事就跟我説,我隨時隨地去!”

當天,他聽到了鐵嶺分公司急需防護服的事情,需要桃仙分公司幫忙運送,他二話不説主動就要去送,他説“這是我的管段,讓我去吧,我熟!”疫情形勢嚴峻,他逆行而上,開始與領導協調車輛、人員,與隊員們驅車前往鐵嶺地區。剛到鐵嶺卸下防護服,就接到要去沈撫分公司運送防護服的工作,他立即回到單位,扒拉兩口飯就繼續趕路,他深知防護服對一線職工的重要,他要帶著這份責任馬不停蹄的趕路,只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

【六】

90後小夥扛起了“抗疫大旗”

自2020年新冠疫情出現以來,郝志鵬在做好公司本職工作的同時,就一直投身於所在社區的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工作,踐行遼寧高速人奮發向上的服務精神。此次再次出現疫情,郝志鵬已從當年的志願服務“探路者”變成了駕輕就熟的“領路人”,有人問他這麼做是不是有所謂的“好處、報酬”,他還是一如既往的回答:“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人民謀幸福,對於黨員幹部而言,每個位置都是陣地,每個崗位都是戰位,每名黨員都是戰士。”

因為疫情防控需要,對重點地區人員實行隔離管控,因此部分居民需要居家隔離,許多居民家裏物資儲備都不充分,作為90後的黨員,郝志鵬二話沒説承擔起了“快遞小哥”的責任,主動承擔物資配送,保障了管控期間居民生活不受影響。郝志鵬還主動承擔起小區公共區域的消殺工作,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穿上防護服到社區熟練地背上消殺工具,從走廊樓梯、院內小路到健身場所,郝志鵬每天都要在這些公共區域仔細地消殺。為居家隔離人員安裝監控、門磁的工作,他也主動擔起來,科學實施人員管控,他用暖陽般的服務讓社區居民為這個90後的小夥豎起了大拇指。


【七】

你比我媽都絮叨!

3月23日,官方公佈盤錦市再增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後,李雅崢所在的興隆臺區已有部分小區採取了封閉管控。得到消息後,她想到的是疫情會不會影響她所居住的小區,如果她居家隔離了,站裏的近40名兄弟姐妹怎麼辦?她可是大家的主心骨,她簡單的收拾下物品,離開了家,來到了收費站,和站裏的兄弟姐妹共同奮戰,自3月23日起一直在崗位上堅守著。

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收費站已有三名同志居家隔離,又有3名同志請了病假,每班組只有7人。但收費站每天依然有日均近3000余臺次車輛通行,入口稱重近800余臺次,超限勸返70余臺次,綠通日均50台次,還肩負著車輛不下收費口勸解服務、夜間車輛“叫醒”服務、車輛離開收費廣場很多垃圾的消毒和清理等等,工作量、勞動強度都很大,人員又少。面對這些情況,她與每名收費人員積極溝通了解大家的困難,安排好人員的班次,鼓勵大家,要有信心,一定能夠渡過難關。同時,她也非常擔心一線員工的個人防護,在每天的班組崗前講評都會反覆提醒大家務必保護好自己,減少暴露危險。每天穿梭于廣場、車道、檢測點,帶頭對辦公樓、收費亭進行消毒,檢查班組人員疫情防控落實情況,每天不斷地提醒大家要戴好口罩、手套、面罩……每天要説上數十遍,不厭其煩,站裏都説:“比我媽都絮叨”,大家雖然嘴上這麼説,但心裏特別溫暖。她還要時刻關注後勤保障,及時協調配發防護用品,改善食堂伙食等等,事無巨細,親力親為。

【八】

今天是你生日,吃點面

瀋陽東站站長艾新距封閉收費站前一週,就已每日連續在崗。在這特殊時期,每日規劃站內疫情防控工作、人員疫情防控期間常態化管理工作、員工後勤保障工作等。作為一名遼寧高速的雙職工家庭,面對突發疫情,他沒有退縮,沒有抱怨,他勇擔職責,寬慰留守員工,與留守員工一同守好崗位。封閉期間,他每天不厭其煩的提醒站裏的員工做好防護,在崗勤消毒,回辦公樓休息的時候好好洗手。因留站期間一線工作人員減少,作為站長的他凡事往前衝,跟留站員工一起打掃車道衛生,崗勤巡邏和處理特殊情況車輛。他工作的身影就猶如奮鬥在抗疫一線眾多青年堅守者的縮影,展現了新時代青年的韌性力量。

3月18日,正值艾新的生日,而繁雜的工作早已沖淡了慶祝的情緒,但是在早上6點鐘卻接到了一通暖心的電話,是媽媽和愛人打來的,沒有問候,也沒有寒暄,只是簡單的一句“今天是你的生日,吃點面”!但是疫情期間,別説一碗長壽面了,有時工作量大的時候連一口正經的飯都吃不上,為了讓家人放心,他簡單的泡了一碗速食麵,這就是他今天的“長壽面”。

生日當天,正趕上分公司領導到站慰問留守的職工,當得知今天正是艾新過生日的時候,大家一致表示一定要在一起過一次生日,大家一起慶祝一下,慶祝儀式簡單,人也沒有想像那麼多,但這份在特殊時期的溫暖卻可以讓在場的所有人銘記許久。

【九】

收費站裏的“大管家”

他叫梅瀚文,是一名90後的熱血青年,現任鞍山綜合管理站道路巡查組長,平時工作認真,責任心強,為人誠懇,待人熱情。巡查工作雖然性質雜亂,但是他卻能把各項工作處理的井井有條。目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做為巡查組長的他每天完成本職工作外,還督導本組巡查員做好自身防護等工作。

由於湯崗子收費站多名職工按照屬地疫情防控要求進行隔離健康監測,湯崗子收費站後勤工作無法正常進行。同時,湯崗子站移交銀行通行費的取款車也被羈押在砸道,做為巡查組長的他,第一時間向鞍山綜合管理站請纓,主動承擔起通行費護送的安保工作及湯崗子站炊事員、保潔員工作,儼然是站裏的“大管家”了,仿佛在跟大家説“後勤這塊我包了!你們放心!”

自鞍山疫情爆發以來,他已經連續5日吃住在站裏,每天護送通行費至海城收費站進行移交,每天2次往返機關運送湯崗子站職工伙食,每天2次對辦公樓衛生的清理及6次的環境消殺、通風等工作,只有到了晚上,才能靜下心來開始他一天的本職工作,每每工作到淩晨才休息。

(整理自“遼高運營知微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