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了活著,聚集于城市;為了活得更好,而居留于城市。”古希臘先賢亞裏士多德曾這樣説過,當人類來到城市,而在這裡早就居住著動物、植物及微生物等其他物種,當人們開始關注自己所居住的城市空間裏,那些與自己共用同一片土地、水源、空氣的其他物種,會與自然建立起更深厚的聯繫。

聯合國的一份最新報告指出,預計到2050年,全球將有70%的人口居住于城市中。在相當長的時間裏,全球範圍內城市化仍將持續高速發展。在城市發展的同時,很多其他物種與人類在城市中相融共生,這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場景,顯然能夠增強城市居民的幸福感。

但在另一方面,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為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帶來了嚴峻挑戰,人類與自然之間的聯繫正在急劇減弱,人與動植物爭地盤在所難免,生物多樣化正面臨著環境變化、棲息地被破壞等多種威脅。在這一進程中,城市區域中的生物多樣性將成為重新連接人與自然的重要紐帶,城市生物多樣性的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

城市中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深意

在巴黎、羅馬,人們可以隨意在廣場、綠地中和鴿子、松鼠等小動物親密接觸。在墨爾本、雪梨,人們可以在路邊偶遇鱷魚,袋鼠、浣熊自由穿梭⋯⋯在西方許多城市裏,居民與野生動物和諧共處是普遍現象。與野生動物共用城市的成功經驗,為中國城市保護生物多樣性提供了有效借鑒。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院長王向榮表示,城市生物多樣性是評價城市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重要指標,對維護城市的生態安全和生態平衡、改善城市人居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城市裏的生物多樣性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植物能夠固碳吸氧、凈化空氣、為市民遮陰蔽日,提供美麗景觀。動物們可以清除人類産生的廢物及有害病原物、控制食物鏈正常運轉,維持生態自然平衡。

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教授楊軍建議,在城市建設過程中應盡可能地保留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科學地規劃建設城市森林公園、道路綠化帶等綠地,讓城市綠地成為替代棲息地;減少人為干擾城市生態系統,在城市發展的同時,盡可能地避免影響野生動植物的生長。另外,城市可以通過生物廊道建設,將原本獨立分散的綠地連接成為一個整體,為城市生物提供連續的棲息地和移動通道,對維持城市生態系統正常運轉和保護生物多樣性也有著重要意義。 

中國綠髮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周晉峰對《中國報道》記者表示,儘管有些物種永遠不可能在城市裏繁衍生息,但只要我們能讓城市環境變得更友好,就會有越來越多的生物來到城市生活,豐富的城市生物多樣性有助於維持城市生態系統的平衡和健康,也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態服務。

“當前,全世界都意識到由人類引起的生物多樣性流失所帶來的風險,當前亟須化共識為行動,這不僅需要政府層面採取果斷行動,更需要每個人認知和行為的迅速轉變。”周晉峰説。

呵護好這些真正的“土著”

從北京到南京,從上海到廣州,從西安到成都⋯⋯不管建城史多麼悠久的城市,在人類聚居建立城市之前都是動植物的天堂,它們是城市真正的“土著”。

烏鴉、麻雀、燕子、喜鵲、蝙蝠、壁虎⋯⋯這些曾是很多人從小到大在身邊的公園、校園、小區經常看到的動物,但近年來在城市化過程中這些熟悉的野生動植物漸漸地從我們身邊消失。

在北京天壇公園,很多居民早年間都見過一種長相似酷貓頭鷹的猛禽,叫長耳鸮,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但這個越冬種群近些年已經基本消失,棲息地減少、食物鏈中斷、人為干擾等都可能是它們離開城市的原因。當然也有讓人欣喜的一面,在30年前,在北京地區難以一睹真容的“旅鳥”——鴛鴦,在近10年成群結隊地出現在北京動物園、玉淵潭公園和頤和園等各大公園,遊客們常常有機會看到野生鴛鴦“伉儷”帶著剛孵化出殼的小鴛鴦在水面遊蕩覓食,集群數量最多時能達到200隻以上。

北京動物園重點實驗室動物生態研究室主管崔多英錶示,這與北京城市規劃中“建設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藍綠交織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輝的人文城市”的理念和發展目標密不可分。從2009年至今,北京動物園的鴛鴦保護項目組已經在北京城市公園和郊區河湖水域持續野化放飛人工繁育的鴛鴦306隻,為北京地區野生鴛鴦種群的發展壯大提供了種質資源,大部分鴛鴦在野外成功繁殖了後代,意味著這裡植被環境良好,昆蟲、果實、種子、花蜜等自然資源相對豐富,説明瞭城市綠地生態功能尤其是生物多樣性支援功能的進步,但相應的人們對於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意識尚需改善和提高。

其他大城市也都在積極行動,上海市松江區農委、華東師範大學和上海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站于2010年一起組建“獐重引入種群擴繁技術和野化技術研究”項目組,從舟山群島引進了17隻獐,陸續放養到上海各處野外林地。讓這種已經在上海消失了100多年的可愛動物重新回歸。廣東省林業局和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在2012年至2015年間,新添7個“野生動物進城”示範點,讓松鼠、黃猄、琵嘴鴨、斑鳩等野生動物在城市安家、棲息繁衍。

守護城市生物多樣性人人有責

在過去8年時間裏,上海青年郭陶然和他帶領的“城市荒野”團隊在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裏堅持做“生物多樣性”研究。

從成立伊始,“城市荒野”的定位就是做城市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工作。團隊最初更多進行自然教育和生物多樣性調查,到2016年,他們接下第一個生物多樣性恢復項目,浦東新區邀請他們合作“宜嘉苑生態保育區”,打造了一片約3000平方米的生態保育區。他們在那裏陸續種植了不同的植物,然後分季度觀測裏面植物群落生長的情況。

後來,郭陶然團隊還陸續租下稻田,研究人工濕地裏的生物多樣性恢復方式,在上海閔行郊野公園的基地,是他們所有項目中面積最大、條件最好的。他們還在基地安裝了生物定位系統,設置了30個基站,並在野生動物身上安裝了發射器,可以精確地定位裏面動物的位置,記錄它們的活動軌跡,將野生動物的活動規律、範圍,不同季節取食關係的對應路線的數據收集起來。通過分析這些數據,可以應用於植物生境營造、野生動物監測,等等。有了這些數據,可以更好地知道一定的空間內可以容納多少只野生動物;如果多了,那麼如何去處理,什麼樣的密度是合理的。

“城市荒野”還面向大眾開設了自然教育課程中,教授大家觀察動植物的方法。課程中60%的時間都在戶外實地考察,另外還推出了含有無斑雨蛙、飾紋姬蛙、金線側褶蛙、中華蟾蜍等兩棲動物的模型盲盒,它們都是上海本土可以看到的生物。

無獨有偶,土生土長的成都人巫嘉偉目前是成都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及疫源疫病防控專家諮詢委員會秘書長,他15年來大量參與到成都生態環境與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工作中,以求找到人類與自然更好的相處方式。位於成都郫都區的雲橋村,徐堰河、柏木河、柏條河三條河流穿村而過,是成都市重要的飲用水源地。經過多年的保護管理,雲橋濕地的面積擴大,生物多樣性資源也越來越豐富。

“成都的生物多樣性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巫嘉偉和他的團隊在雲橋濕地就發現了新物種藍吻鳑鲏,“這是2020年3月才被科學家正式命名的物種,這也是成都平原少有的脊椎動物新物種的發現,而且在大城市發現,意義更為重大,説明這裡的河流、濕地環境為藍吻鳑鲏提供了優良的生存環境。”

“成都建設打造公園城市,這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兼顧了城市發展以及自然環境保護。”巫嘉偉對成都生物多樣性的未來充滿希望,“成都的生物多樣性潛力巨大,希望能加強生態保護與科學研究,支援更多公園、社區參與進來,讓公園城市名副其實。”

可喜的是,目前國內大城市專門致力於“生物多樣性”和“生態修復”的團隊,除上海的“城市荒野”、成都的巫嘉偉團隊,還有位於北京的“山水自然保護中心”、青島的冠中生態修復團隊⋯⋯在今年昆明舉辦的聯合國首次以生態文明為主題召開的全球性會議—— COP15大會,“城市荒野”等機構會受邀到場發言。

郭陶然對記者表示,城市和野生動物、人與自然,並不是對立的關係。“與自然共生”才是最好的狀態。當城市裏的居民更關注生態問題,城市與荒野才不會矛盾對立,而形成一種共生關係。

文︱《中國報道》記者王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