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中國價值
 

全國人大代表楊元慶:發展智慧經濟 促進“産業躍遷”(   / )

發佈時間:2020-05-23 11:54:18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謝露瑩  |  責任編輯:黃磊
分享到:

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

中國網5月23日訊 (記者謝露瑩)22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主要因為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很大,我國發展面臨一些難以預料的影響因素。

“非常時期需要非常之策。”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傳遞、提振了信心,尤其是提及了依靠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發展新動能,包括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推動製造業升級和新興産業發展、提高科技創新支撐能力等,讓我們備感振奮。

穩經濟需要供需兩側同時發力

5月13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要求把“六保”作為“六穩”工作的著力點,穩住經濟基本盤。

楊元慶指出,穩經濟是當下中國經濟社會的核心議題。既是疫情之下保障民生、恢復經濟增長、應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要求,也是未來中國經濟在全球價值鏈上實現“産業躍遷”、實現高品質發展的要求。

他認為,穩住經濟基本盤,首先要鞏固好前期疫情防控成果,加強醫療衛生體系建設。例如,加快建設覆蓋家庭、社區、醫院、科研機構的新一代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平臺,全面提升我國的醫療健康水準。

同時,穩住經濟基本盤,還需要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同時發力。在供給側,我們要大力發展5G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智慧經濟;鞏固中國製造優勢,穩定全球供應鏈産業鏈,實現“産業躍遷”。而需求側方面,應當繼續大力促進資訊産品消費,強力拉動內需,讓消費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

供給側:以智慧經濟促進“産業躍遷”

何謂“産業躍遷”?傳統産業體系在創新技術的賦能之下,將躍升到更加先進的軌道上運作。在新軌道上,原先的領跑者未必依舊領先,搶先“躍遷”者有機會重新卡位,這就是“産業躍遷”。

楊元慶對中國網記者説,立足於中國製造的優勢,在第四次産業革命的機遇下,整體“躍遷”是中國實現本輪産業升級的最佳路徑。中國應當通過大力發展數字化和智慧化技術,推動中國製造業實現“産業躍遷”,重新“卡位”全球價值鏈,在“後疫情時代”增強中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實現高品質發展。

實現“産業躍遷”,關鍵在於吸收足夠的“能量”。“我認為,智慧經濟就是能量的賦能者,”楊元慶説,以“端-邊-雲-網-智”為基礎的數據智慧,賦能各行各業的智慧化變革,使企業的決策結果更精準、業務流程更高效,重塑商業模式,促進創新增長,釋放效率紅利,這就是“用智慧經濟促進‘産業躍遷’”。

需求側:大力促進資訊消費發揮“多重功效”

打贏全球防疫戰任重道遠,全球經濟復蘇的時間表仍未明確。在此情況下,隨著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和消費不斷升級,內需市場應成為未來強力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

楊元慶認為,資訊産品作為智慧經濟“基礎設施中的基礎設施”,對於促消費、穩增長、保民生具有多重“功效”。

“個人電腦等資訊産品不僅是消費品,還是生産力工具,”楊元慶説,在抗擊疫情中,無論是線上教育、線上醫療、線上辦公還是線上零售,都離不開個人電腦、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居家生産力”設備。

隨著中國産業的數字化、智慧化轉型升級,對智慧設備的需求量還會更大。中國社會科學院資訊化研究中心研究顯示,截至2019年中國與發達國家的PC滲透率差距仍較大,與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相差50個百分點。

楊元慶建議,有必要綜合採取多種財政、金融和稅收政策,鼓勵、支援企業和家庭的資訊産品消費需求,加快升級換代步伐。這不僅可以進一步支撐遠端辦公、線上學習等智慧經濟形態,促進社會全要素生産率的提升,對於保衛中國製造、促進出口以及提升教育水準、實現鄉村振興等方面也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