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0月16日訊(記者栗衛斌)10月13日-15日,“美麗河湖”網路主題採訪團走進莆田,記者實地走訪木蘭溪沿線,聚焦莆田治水經驗和成效。
木蘭溪,自古以來常年有災,百姓身受其害、談洪色變。目前,木蘭溪正在全流域系統治理,成效凸顯。流域上游主要是山地丘陵區,著重于生態保護。中游河谷盆地和下游平原區主要是城鎮發展區域和人口聚集區,以生態治理為主,以水質提升為目標。流域下游是濱海平原區域,以生態修復為主,重點實施南北洋平原河網區的生態修復,保護荔枝林帶和生態綠心,並系統修復木蘭河口濕地。
2019年10月14日,福建莆田。木蘭溪仙遊段。中國網記者 栗衛斌 攝
發源於仙遊縣西苑鄉的木蘭溪,從仙遊縣城關穿城而過。為了保護好木蘭溪的源頭和上游,仙遊縣採取了“四不三轉一補償”的舉措:不發展工業,不發展畜禽養殖,不亂砍亂伐,不亂佔地建房;引導由畜禽養殖業向發展林下經濟轉變,由自己種植向土地流轉、規模種植轉變,由從事農業向發展生態旅遊、外出打工創業轉變。
據了解,木蘭溪防洪生態景觀工程仙遊段于2013年正式實施,2017年3月開始實施河長制工作。河長制工作推行以來,仙遊縣創新工作機制,開展無人機巡河,電子河長巡河站崗,畜禽養殖電子監控化等,並結合實際,探索“一村一池塘”,充分利用天然溝渠塘的生物、生態自然修復,改善水體自凈能力,達到減輕河道水環境壓力目的。
2019年10月14日,福建莆田。記者在木蘭溪支流延壽溪,調研安全生態水系建設、綠心建設。中國網記者 栗衛斌 攝
延壽溪是木蘭溪最大支流,上游為山區河道,分佈九鯉湖風景區和九龍谷風景區,中游是莆田市“大水缸”東圳水庫,下游流經中心城區河道,別稱“綬溪”。
東圳水庫是莆田市最主要的飲用水水源地。建庫前南北洋洪災頻繁,建庫後抗洪蓄水,變害為利,是保護下游人民生命、財産的重要安全屏障。
2019年10月14日,福建莆田,東圳水庫。記者調研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東圳精神教育基地水文化建設。中國網記者 栗衛斌 攝
在延壽溪地處核心城區的“綬溪”段打造了全市最大的城市沿溪濱水公園,把城市最中心最生態的地塊留于市民共用。治理過程中以沿河生態基底保護為基礎,採用生態的方式保護河灘、建設親水景觀;保留荔枝林帶、天然林木,建設休閒慢道;利用池塘、溝渠和濕地蓄水滯洪,建設生態緩衝帶。
2019年10月14日,福建莆田,木蘭陂。中國網記者 栗衛斌 攝
木蘭陂位於木蘭溪與興化灣海潮匯流處,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全國五大古陂之一,被譽為福建的“都江堰”。1083年木蘭陂竣工後,經過一千年的水陸變遷,原來遍佈莆田各地的諸塘因完成歷史任務而先後成為陳跡。
2019年10月14日,福建莆田,木蘭陂攔河壩。中國網記者 栗衛斌 攝
2012年木蘭陂以下河道的堤防全線閉合,洪水實現歸槽,流域水災頻發的狀況實現了根本扭轉,不僅結束了莆田主城區河段不設堤防的歷史,城市防洪標準提高到50年一遇。2014年,木蘭陂水利灌溉工程被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名錄。
2019年10月14日,福建莆田荔城區,玉湖。記者來此調研荔城區全省綜合治水試驗工作以及木蘭溪荔城段管河、治河、護河等工作。目前,湖心島正在建設中。中國網記者 栗衛斌 攝
木蘭溪下游裁彎取直後的舊河道,按照“改道不改水”的理念,利用舊河道,開挖成人工湖——玉湖,建設生態公園,湖心水域面積超過700畝,不僅有效增加和提升了莆田城區水域面積和蓄洪能力,而且豐富了城市生態內涵,給市民一片近水親水的樂園。
2019年10月15日,福建莆田,白塘湖濕地。中國網記者 栗衛斌 攝
白塘湖是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也是木蘭溪流域涵江段上的一顆“明珠”。 得益於木蘭溪最大的攔洪擋潮、蓄水灌溉水閘——陳橋涵壩的建設,白塘湖周邊一年四季水綠波平,湖水通過縱橫的溝渠滋養著3800畝優質良田及附近六七千畝田疇,使這裡成為興化灣南北洋上一大片膏腴的平原。
2019年10月15日,福建莆田,記者到百威雪津啤酒有限公司調研。中國網記者 栗衛斌 攝
啤酒生産是高耗水行業,全行業每噸啤酒耗水5-6噸,國內節水型啤酒企業每噸啤酒耗水在4噸左右,而百威雪津啤酒有限公司將節水納入所有生産環節,建設水處理設備自動控制系統,將這一數字減少到了2.43噸,這是全球領先的節水水準。
莆田是相對缺水地區,通過對木蘭溪的治理,合理開發利用,全社會年用水量供需實現了基本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