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新聞7月16日訊 (記者 歐陽嘯鴻)成片的花海、精緻的民宿、文化深厚的花木蘭博物館…這裡是位於武漢市黃陂區的杜堂村。2014年前,杜堂村還是一個人口不足2000人的小村莊,現如今,杜堂村已成為湖北省鄉村振興的典型樣本。

2014年,杜堂村全村拋荒耕地60%以上,常年居住人口不足30%,房屋閒置率45%,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僅11980元。人口空心化、村莊空心化、産業空心化、社會服務空心化問題凸顯,成為杜堂村發展的主要障礙。

為了破解人口空心化、村莊空心化、産業空心化、社會服務空心化等問題,黃陂區以杜堂村為試點,大力推行“三鄉工程”,即引導市民下鄉、企業興鄉、能人回鄉。為此,黃陂區政府于2014年投資525萬元,完成村莊整體規劃,建成出行道路、污水管網、公共活動場所等基礎設施,後又投資1000萬元,完成5個自然灣257棟房屋的立面改造,使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政府對鄉村建設的不斷投入,在企業家群體中引起了不小的反響,葛天才就是其中之一。葛天才原本是杜堂村第一批走出去的打工者,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為資産近10億的企業家。2015年,在政府投資的基礎上,葛天才再投資3000萬元,實現杜堂村美麗鄉村提檔升級,並主動流轉全村拋荒土地1500畝,種上苗木花卉,並成立了武漢木蘭花鄉旅遊開發公司。

與此同時,葛天才還召集回5名長期散落在外打工、居住在城鎮的人才重回故土,參與美麗鄉村建設謀劃和管理,形成以本村鄉賢、能人共同組成的先期團隊,解決了鄉村振興誰來領頭、誰來建設的問題。

政府資金與人才都到位了,當地村民參與建設的積極性也高了。對凡有空閒農房的農戶,由景區公司集中起來,按每平方米1600元的評估價格入股合作社,再由景區公司對房屋進行統一規劃設計,統一改造整修,統一運營管理,統一向城市市民、創業者招商引進,農戶按入股金額的10%保底分紅,上不封頂。

“杜堂模式”的成功自然引起了周邊居民的注意。自2017年以來,杜堂村建成網上推介平臺,成功簽約市民下鄉86人,簽約共用農房77套

目前,杜堂村引進市民下鄉並已開張營業的有12家民宿、8家農家樂、1家土特産電商、1所中國文藝家書畫院、1所非遺文化泥塑館和1所木蘭文化博物館。杜堂村也被評為“湖北省新農村建設示範村”、“湖北省最美休閒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