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至此,持續了14年的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也勝利結束。然而,從抗戰勝利,到建立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的新中國,還有一段艱難的路要走。國際上,美蘇兩國對峙的新的世界格局影響著中國的國內局勢;在國內,雖然和平與民主成為時代的強音,但國民黨政府逆時代潮流而動,試圖堅持其一黨獨裁。在中國共産黨和民主人士的爭取之下,重慶談判取得了積極成果,但是,國民黨政府很快撕毀了“雙十協定”,準備全面內戰。在抗日戰爭中經受考驗的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如何把握當時的政治局勢?各民主黨派又將作出何種選擇?
1945年,對中國來説,是一個孕育著無限希望,又蘊涵著極大變數的年月。中國將向何處去?各種政治力量潮涌潮動,政治局勢波詭雲譎……
抗日戰爭結束後,壓在中華民族頭上的百年外侮消除。殘酷的戰爭催生了人們渴望和平的心態,而被壓抑的中國人的民主意識亦勃然而起。呼籲建立聯合政府,以民主建國為目標的運動風起雲湧。制止內戰爆發,使中國走向民主與和平,成為中國人民的共同心願。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直接最深刻的結果之一,是它大大加速了歐洲作為傳統力量中心的衰落和美國與蘇聯的崛起,從而完成了自20世紀初便開始進行的國際政治格局的巨大變革:以歐洲大國均勢為中心的傳統的國際政治格局完全被戰火所摧毀,取而代之的是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這個新的兩極格局的基石,就是二戰後期由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領導人通過多次會談和一系列協定而確立的雅爾塔體系。作為這場反法西斯正義戰爭的産物,雅爾塔體系以建立和維持戰後的世界和平為主要目標;而作為大同盟內部相互妥協的産物,雅爾塔體系又帶有強權政治的烙印,並實際成為美英蘇謀求勢力範圍的産物,它們所劃定的勢力範圍,成為以冷戰為特徵的兩極格局的地緣政治基礎。但是,雅爾塔體系也發揮了正面作用:首先,雅爾塔體系第一次將蘇聯和美英兩種不同社會制度國家之間的和平共處原則正式納入了國際關係體系。這就在總體上制約了美蘇在産生爭端時的行為方式,即雙方主要不能以戰爭手段,而要用和平手段協商談判來解決。其次,雅爾塔體系所提倡的和平、民主、獨立的原則,對戰後世界的發展有著極大的作用。從一定意義上説,它決定了戰後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潮流。
1945年2月雅爾塔會議期間,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丘吉爾合影
這種以美蘇為核心的新的世界格局中,美蘇之爭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制約著中國國內的國共鬥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憑藉其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企圖稱霸世界,其全球戰略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扶持國民黨政府統一中國,把中國變為其附庸。蘇聯這時也明確表態不再支援中國共産黨,其原因是此時的蘇聯並不相信中國共産黨有能力和國民黨政府抗衡。為了不失去對中國的影響,蘇聯表態支援國民黨。另一方面,美蘇也要求國民黨政府必須實行改革。美國一再要求國民黨政府在戰後實行體現其意圖的民主政治。“協助中國在真正的民主政府下達到永久和平和穩定經濟,仍是美國政府和人民的堅決的願望。”“杜魯門總統敦促在中國召開一個包括中國主要政黨的國民會議,以期解決中國問題,即不僅要結束內爭,並且要使全國團結一致,使各重要黨派人士在中國政府裏均有公平有效的代表參加工作。這顯然是要國民黨修改‘訓政’時期的設施和擴大政府的基礎。”同時,美國要求國民黨重視第三方面的力量,“這第三方面的出現表現出這局勢中唯一的希望,並勸蔣委員長儘量重視他們,做些讓步以建立他們的威信和鼓勵他們對他坦白説話。”美國做出這些舉措的根本目的是維護和獲取自己在中國的最大利益,但在客觀上美國向國民黨政府施壓的結果有利於國民黨政府走向民主化,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民黨政府對黨派的高壓控制。
經過抗戰,中國共産黨逐漸成長為可與國民黨政權相抗衡的一股重要力量,在人口、地域、軍隊數量以及國際影響等各方面都獲得了很大發展。“八年以來,先生(指毛澤東——引者注)領導貴黨努力抗戰,在敵後守土為民,勳勞卓越,中外同欽。”終於使“中國共産黨居然強大到足與國民黨分庭抗禮的程度”,而且“中國共産黨自抗日戰爭以來,企圖進一步廣泛地動員組織民眾,一有機會便極力主張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的自由和停止國民黨的一黨獨裁,結成各黨派各階層的民主聯合政體”。這就唱出了反抗國民黨政府專制統治的最強音,在政治上突破了國民黨一手遮天的局面。
抗日戰爭終究是以中國的勝利而告終了。無疑,日本的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當我們慶祝最後戰勝敵人的時候,我們不由不想到八年來中國所遭受的痛苦經驗,千萬人民,不論是平民或者士兵,已經蒙受最大的犧牲,而更有其他無數人民則已經無家可歸,流離失所。中國的大部分土地已經被敵人侵佔而變成荒蕪,價值無數億萬元的公私財産已遭破壞,而且因為敵人侵略及封閉的結果,各階層人民已經遭受到不可描述的貧乏和艱苦。”戰爭打亂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中國百廢待興。經過艱苦卓絕的抗戰,中華大地上已經沒有了日本侵略者的鐵蹄,中國人民憑著自己的努力獲得了主宰自己命運的權利。此時,重建家園,是飽經戰亂的絕大多數人的強烈願望。“今天抗戰勝利交給我們的任務,不僅僅在於‘重整舊山河’,更積極的,還要我們‘建設新國家’,不拘于消極的整舊,而銳意于積極的建新。”這是時人最美好的願望和最迫切的要求。國際上,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後,寡頭政治、獨裁統治遭到唾棄,民主成為一股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民主政治在實際上的成效已引起人們的讚譽和尊崇;它已成為當前政治思想上的主流,成為‘最佳的政體’了。”“今日的世界,正是民主的世界,世界政潮的主流洶湧起伏,流向於民主。”在這樣的國際大環境下,從思想和理論上來説,反對國民黨專制,實現民主,建立聯合政府的主張,逐漸成為中國各階層的共識,“不管國民黨人或任何其他黨派、集團和個人如何設想,願意或不願意,自覺或不自覺,中國只能走這條路。這是一個歷史法則,是一個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趨勢,任何力量,都是扭轉不過來的”。民主勢力如一股暖流在中國的大地上涌動著。
形勢雖然複雜,但民主與和平已經成為了中國人民的共識和強烈的呼聲,得民心者得天下,符合民主與和平的就得民心,與民主與和平背道而馳的必將失去民心,必將為歷史所不容。這就是當時形勢的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