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五一口號”發佈70週年,各民主黨派中央有何動作?

發佈時間: 2018-04-26 11:41 | 來源: 團結報團結網 | 作者: 黃昌盛 | 責任編輯: 王靜

編者按

今年是中共中央發佈“五一口號”70週年。“五一口號”的發佈,標誌著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公開、自覺地接受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標誌著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拉開了序幕。“五一口號”的發佈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形成過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歷史事件。實踐證明,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具有巨大的優越性和強大的生命力。即日起,本報一版開設“不忘合作初心 紀念‘五一口號’發佈70週年”欄目,刊登各民主黨派及各地有關紀念活動的報道,敬請關注。

今年是中共中央發佈“五一口號”70週年。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佈“五一口號”,提出召開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號召,得到了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的積極響應。此後,各民主黨派公開、自覺地接受了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堅定地走上了新民主主義、社會主義的道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拉開了序幕。

“五一口號”的發佈,對各民主黨派來説,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去年底,民革第十三屆全國代表大會上,民革中央主席萬鄂湘回顧民革創始人李濟深領銜發表通電響應中共“五一口號”的歷史時表示,民革前輩選擇接受中國共産黨領導,並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這就是民革永不動搖的初心。

九三學社中央常務副主席邵鴻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代表九三學社中央作大會發言時表示, “五一口號”以其深遠的歷史影響和偉大歷史意義永垂史冊!回顧歷史,我們深切體會到,接受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最正確的選擇。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回首來路,可知將來。連日來,各民主黨派中央陸續下發通知,要求各級組織和成員充分認識紀念中共中央發佈“五一口號”70週年的重要意義,精心組織、認真開展好相關紀念活動。

民革中央在通知中指出,響應中共中央“五一口號”是民革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是民革順應歷史發展潮流的必然選擇,是民革繼承和發揚孫中山先生愛國、革命、不斷進步精神的顯著體現,各地組織要精心組織相關紀念活動。民盟中央通知指出,隆重紀念這一重要歷史事件,並以此為契機做好宣傳工作,對於民盟各級組織和廣大盟員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有重要意義。民建中央也在通知中表示,開展紀念活動,重溫光輝歷史,弘揚優良傳統,有助於廣大民建會員夯實新時代多黨合作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各民主黨派中央在通知中表露出一個共識:開展中共中央發佈“五一口號”70週年紀念活動,對於各級組織和廣大成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推進新時代多黨合作事業不斷向前發展,具有特殊重要意義。

知行合一,行勝於言。除了闡述開展紀念活動的重要意義,各民主黨派中央更對如何開展紀念活動提出指導要求。

民革中央要求將紀念活動與“不忘合作初心,攜手繼續前進”主題教育活動結合,與學習中共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相結合;民建中央專門成立了相關工作領導小組,由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擔任組長,負責研究部署、統籌協調各級組織的紀念活動;民盟中央、民進中央、九三學社中央、臺盟中央等也都要求各地方組織要高度重視,本著隆重熱烈、務實節儉、注重實效的原則,認真謀劃,精心部署,加強引導,將紀念活動開展好。

針對如何讓紀念活動更有實效,各民主黨派根據“突出主題,豐富形式”的總體原則,提出具體方案。

民革中央明確要求各級組織除組織優良傳統巡迴講座、主題報告會、座談會、知識競賽等活動外,還應組織撰寫紀念文章;民建中央提出座談研討會、學習輔導、撰寫紀念文章、理論徵文、參觀教育基地等多種紀念活動開展形式;臺盟中央則強調,除參加統一部署活動外,還可開展青年盟員採訪老前輩、學習輔導、座談交流、主題徵文、知識競賽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針對性強的活動。

事實上,各民主黨派地方組織根據各民主黨派中央的安排部署,早已陸續展開了相關紀念活動。例如,根據農工黨中央的要求,農工黨內蒙古區委會結合自身實際于3月18日舉辦了紀念“五一口號”發佈70週年暨社情民意資訊培訓班;根據致公黨中央的統一部署,致公黨山東省委會于2月起就已開始徵集紀念中共中央“五一口號”發佈70週年理論文章。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各民主黨派中央換屆後的開局之年,各民主黨派中央也都要求各地方組織充分發揮以史育人、傳統感召的作用,在重溫歷史中銘記合作初心,在弘揚傳統中深化政治共識,確保多黨合作事業薪火相傳。

此外,紀念活動中的宣傳工作也是各民主黨派中央關注的要點。各民主黨派中央在通知中要求,要綜合運用傳統媒體、網路新媒體等多種渠道,宣傳成就、展示前景,擴大活動影響,營造濃厚氛圍,進一步激發廣大成員履職盡責的行動自覺,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