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和諧宜居智庫特約研究員、廣州城市礦産協會秘書長、中山大學地球環境與地球資源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志紅副教授應邀在第四期“廣東省機關事務大講堂”作題為《垃圾分類與時代精神》專題報告,推動垃圾分類,促進和諧宜居城市建設。

 

李志紅副教授説,與德國、法國、日本、南韓、中國台灣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內地垃圾分類處理還有很大差距。目前,德國的垃圾回收處理水準居世界前列,經濟和社會效益明顯。2005年德國就關閉了所有的垃圾填埋場。為減少電子垃圾,避免有價值的原材料浪費,降低環境負擔,德國政府2005年8月通過了《電子和電器法》。2012年6月德國《迴圈經濟法》生效,《迴圈經濟法》將德國垃圾處理法與歐盟相關法律相銜接,更有力地強化了環境保護的可持續性和原材料資源利用的有效性。據統計,德國建築垃圾回收再利用率達86%,包裝垃圾為81%,電池再利用率為77%,廢紙回收利用率為82%。垃圾處理行業每年收益約為500億歐元(約合4200億人民幣),解決就業崗位24萬個,該行業已成為德國重要的經濟和就業領域。

 

據李志紅副教授介紹,近年來,廣東省廣州市在垃圾分類處理方面做了很多有意義的探索性工作。一是在民政部門註冊成立了法人社團“廣州城市礦産協會”,將垃圾分類處理提升到“城市礦産”資源利用的高度,架起了政府聯繫垃圾分類處理企業和專家學者的橋梁。二是積累了一系列垃圾分類處理“廣州經驗”,比如源頭控制,凈菜上市,執行限塑令,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優化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收運體系,多渠道補貼參與分類企業和環衛工人,引入第三方企業實施垃圾分類進行模式創新,企業通過回收利用垃圾獲得收益,政府給予財政補貼,垃圾處置費用按一定比例返還企業,回收企業與街道、社區、物業小區、環衛站等機關團體單位進行回收對接,建立網際網路+垃圾分類智慧管理系統,集中開工終端處理設施,等等。三是通過進社區、進校園等活動,進行了廣泛的垃圾分類科普宣傳和社區、校園實踐,廣州大學城成效比較突出。四是廣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制定了《機關團體單位生活垃圾分類指引》,建立了垃圾分類工作規範。

 

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但是分出來才是資源,分不出來就是垃圾。無數次簡單而細緻的分類,都需要工匠精神的堅守。垃圾分類已經成為“時代精神”。垃圾圍城迫在眉睫,環境污染不斷壓縮人類生存空間。開發“城市礦産(再生資源)”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發展理念的重要支撐。

 

李志紅副教授建議,要從戰略高度審視垃圾問題,從垃圾處理向社會治理轉型,同時要把垃圾分類視為“城市礦産”資源化,培育城市礦産産業,構建“城市礦産”産業鏈,從垃圾分類開始向生態文明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