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國家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陸林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國家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陸林

中國網4月24日訊 (記者 蘇向東)一種像止痛藥一樣,服下後很快見效的抗抑鬱藥研究,日前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並已經進入臨床試驗。

“抑鬱症患者目前使用的藥物,要在服藥後一週、甚至兩周之後才能起到效用,患者情緒才能逐漸平穩。但是很多症狀嚴重的患者吃了藥,還沒等到藥物起效,就自殺了。我們研究的這種藥在患者服用後一兩個小時內即可起效,將起到挽救更多生命的作用。”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國家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陸林,4月19日在接受中國網記者專訪時説,“世界衛生組織估計中國有9000萬抑鬱症患者,全世界有3億,這項研究成果有望拯救成千上萬的人!”

另外一個同樣令人振奮的消息是,一種可以“抹去”患者成癮記憶的藥物和心理療法已經試驗成功!以往只有在科幻電影中才能實現的夢想,正在逐漸成為現實。

2017年2月1日,JAMA Psychiatry(《美國醫學會雜誌•精神病學》)雜誌發表了陸林教授課題組“關於消除煙癮新方法”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成功實現了從動物研究到臨床試驗的成果轉化。國際社會稱此舉是“向治療吸煙成癮及其他物質成癮邁出的標誌性一步”。

抽煙時帶來的愉悅體驗會産生一種吸煙記憶,這種記憶一直儲存在大腦裏,甚至維持終生。陸林教授領導的科研團隊研究的就是:怎樣在煙癮記憶激活後的一段時間內,還沒有被再次儲存的時候將其消除掉。這樣一來,即使你手裏拿著香煙也不會有吸的慾望,時間久了,煙癮自然就戒掉了。

沿著這個思路,他的研究團隊在動物尼古丁成癮記憶模型中發現,採用小劑量尼古丁作為非條件性刺激喚起成癮記憶後,在再鞏固時間窗內給予口服藥物普萘洛爾(心得安)可有效消除動物的尼古丁成癮記憶。

研究團隊在吸煙成癮人群中進一步研究發現,這一記憶操縱模式對人類同樣有效。在不損傷正常記憶力的情況下,吸煙者通過這種方法,能夠輕鬆阻斷大腦中的煙癮記憶,從而遠離煙草對身體的毒害,過上更加愉快健康的生活。

更令人驚喜的是,陸林教授課題組這一開創性研究成果,不僅為難以戒煙的人群帶來了福音,同時也為攻克創傷性事件造成的病理性記憶相關精神心理疾病帶來了希望。

陸林院長告訴記者,“我們研究發現,在經歷地震、車禍、親人去世、女性被強暴等創傷性生活事件後,遭受這些巨大傷痛的人會經常做噩夢,大腦中不停地閃現那些畫面,患者痛苦得想自殺。今後我們可以採用這種‘操縱成癮記憶’的辦法,將藥物與心理治療相結合,幫助患者忘掉這些痛苦的記憶,淡化其痛苦體驗。”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不久前收治了這樣一個病例:

一位來自廣州的患者,在深圳大運會舉辦期間,因前邊車主開車佔道,他情急之下按喇叭催促,不料被三五個人強拉下車,遭到暴力毆打,牙都被打掉了。從那以後,這名患者就被惡夢纏繞,即使在白天,被群毆的可怕情景也會不斷地在眼前腦中閃現,以至無法正常工作生活。家人帶他四處就醫、吃藥都沒有效果,患者異常痛苦。

陸林院長説,“後來,這名患者來到北大六院,我們採用藥物普萘洛爾,幫助他抹除了這段痛苦的記憶。再結合心理治療方法,患者很快就痊癒出院了。”

我國精神疾病患病率達17.5% 呈上升態勢

儘管精神心理疾病治療取得了重大突破,近年來,我國國民心理衛生健康的總體情況仍不容樂觀。

4月7日世界衛生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公佈了一組數字:調查顯示,我國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達17.5%,其中抑鬱障礙患病率為3.59%,焦慮障礙為4.98%,總體呈上升趨勢。截至2016年底,我國在冊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達到540萬例,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數約佔在冊患者總數的3/4。

雖然我國精神疾病患病率總體上升,但是與世界平均發病率相比,這個數字在國際上仍是偏低的。

據國家衛生計生委疾控局副局長王斌介紹,我國國民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低於美國、法國、烏克蘭,相對金磚國家來説,低於巴西、南非等,也低於澳大利亞等這樣一些發達國家。

據陸林院長介紹,美國精神心理疾病的發病率達到總人口的1/3,僅抑鬱症這一種精神疾病的發病率就達到17%,患者總數近7000萬。 根據相關年度報告,美國一般人群中有10%一生需要接受精神科醫生的治療。

四類人群易患心理疾病

抑鬱症、焦慮症等四大精神疾病高發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生活和工作節奏顯著加快,公眾心理壓力普遍加大的同時,患精神疾病的風險也隨之增加。據陸林院長介紹,在我國,四類人群的心理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趨勢。

青少年心理問題。我國現在的青少年多是獨生子女,不少父母以學習成績來衡量孩子,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偏離了正常的軌道。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僅需要同伴的互動、父母的關心,還需要周圍環境適當的刺激和保護。但現在學校和父母為了孩子的學習成績,過多的剝奪了孩子玩耍和休息的時間,使孩子缺乏玩伴和分享體驗,往往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等他們長大進入社會後,就會出現各種心理問題。

老年人心理問題。現在很多老年人退休在家,而孩子們為了工作各奔東西,長時間缺乏情感支援,就會導致抑鬱發生。近年來,我國老年人孤獨、焦慮導致的自殺事件明顯增多。

老年癡呆的患病率也呈上升趨勢。研究結果顯示,在65歲及以上人群中,老年癡呆患病率為5.56%,高於我國1987年以來的部分地區調查結果。

此外,農村留守兒童、殘疾人、同性戀、吸毒等特殊人群的心理問題都呈上升趨勢,需要社會各界高度關注。

據統計,目前醫學界已研究發現精神疾病400多種,在我國,抑鬱症、焦慮症、酒精依賴和老年性癡呆的患病率位居前四位,均呈上升趨勢。

家庭親情和社會組織保障體系

可有效減少心理疾病

陸林院長説,心理健康是身體健康的一部分,精神健康也是公民素質的一部分,需要有良好的家庭關係和社會聯繫來保障。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壓力逐漸增大,家庭紐帶的作用卻日益淡化,導致人們心理健康問題增多。

此外,單位工會、團委等社會組織與個人的溝通聯繫可以很好地促進和保障個人心理健康。但現在,這些社會組織的保障作用在減弱,人們缺乏歸屬感,導致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

因此,陸林院長建議,如果家裏有人患了精神疾病,家人親友的關心就至關重要。如果父母孩子沒有條件生活在一起,要經常探望或電話聯繫,保持良好的溝通。

在國家層面,國家衛生計生委去年年底出臺了《關於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健全心理健康服務網路,組建跨專業、跨部門心理健康服務的專家組,為各地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服務提供技術支援和指導。

“政府、企業要強化工會、共青團等社會組織的作用,還要積極引導非政府組織、民間組織、慈善組織等機構,建立起一個有效的社會互助體系。這樣,當人們遇到災難、感到痛苦絕望的時候,才可以及時的、多渠道的給予他們幫助。”陸林説。

“精神疾病”不等於“精神病”

可預防、有訣竅

許多人對心理健康知識了解不多、認識不足,認為心理健康問題不是問題,不當回事;還有人們的錯誤觀念導致的社會歧視,認為有心理問題的人就是精神病,使有心理問題的人過分忌諱,不願意説出來,也不願意找醫生,這些都會加重人們的心理問題。進一步做好我國公民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知識的科普工作已成為當務之急。

陸林院長説,“精神疾病不是精神病,可預防、可治療。”

“比如,經常進行體育鍛鍊的人,患抑鬱症的概率顯著降低;退休的老年人,多進行下棋、打牌、讀書等動腦活動,可以有效預防老年性癡呆;

從人口優生選擇來説,早生育可以顯著降低後代患孤獨症的概率。研究結果顯示,父母生育年齡越大,特別是隨著父親年齡的增大,孩子得孤獨症的概率增加。這些重要的知識要大範圍的進行科普,以及時引起人們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