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新聞中心> 本網獨家

2020年我國將迎以馬鈴薯主食化為標誌第三次膳食革命 ( / 6)

發佈時間: 2017-03-14 09:52:20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張艷玲  |  責任編輯: 尚陽

3月9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産品加工研究所在北京舉行的馬鈴薯主食産品産業開發合作座談交流會。

中國網新聞3月14日訊 3月9日,品牌中國戰略規劃院副理事長兼副院長、中國上市公司創新發展戰略合作聯盟名譽會長惲銘慶、渤海銀行常務副行長張士明一行10人到加工所考察調研,雙方就馬鈴薯主食産品産業開發合作事宜進行深入交流。

中國農科院農産品加工研究所所長戴小楓,副書記、紀委書記趙俊輝,所長助理張德權,傳統食品與裝備研究室研究員張泓,果蔬加工研究室研究員木泰華及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活動。

中國農科院農産品加工研究所所長戴小楓發言。

戴小楓指出,近年來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産品加工研究所始終以國家需求、社會責任為己任,以“食養天下”為使命,勇挑國家科研重任。他表示,農産品加工業是現代農業的主體和標誌,未來30年是我國農産品加工業發展的黃金期、戰略機遇期、關鍵期,營養健康産業將成為農産品加工業發展的必然,預期到2020年我國將全面進入營養健康時代,必將迎來以馬鈴薯主食化為標誌的第三次膳食革命。

戴小楓介紹,2013年實施馬鈴薯主食化戰略以來,先後成功研發出六大系列近三百種馬鈴薯主食産品,成功研製一體化倣生捍麵機、一步成型米粉機等裝備,申報發明專利百餘件、授權44件,制定馬鈴薯主食産品相關標準及技術規範(含)草案6項,撰寫馬鈴薯科普圖書一套(8冊),與北京市海樂達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合作建成10多條大型馬鈴薯主食産品整合生産線,在全國9省7市重點企業100余家進行示範應用,取得了理想的成績,馬鈴薯主食化開發事業已由星星之火發展成燎原全國之勢。

“加工所不斷解放思想,創新體制機制,堅持“政府引領、創新驅動、企業主體、市場機制、金融支援”五位一體化方針,探索馬鈴薯主食化開發新途徑,實現由原料生産向加工産品生産、由副食消費向主食消費、由溫飽型消費向營養健康型消費的重大轉變。”戴小楓表示。

中國上市公司創新發展戰略合作聯盟名譽會長惲銘慶講話。

惲銘慶表示,加工所近年來按照“一手抓科研、一手抓轉化”的辦所方針,狠抓應用促發展,走訪調研接地氣,成果産品齊亮相,種類豐富,玲瑯滿目,引領了農産品加工行業的發展潮流,感受頗深、受益匪淺、不虛此行。他指出,目前傳統的金融信貸對科技創新的支援力度是不夠的,但是在國家支援創新、鼓勵創新的大背景下,商業銀行也要向前端走,給予從技術到産業這一過程更多的金融支援。同時,加工所要善於使用金融的手段,運用資本的力量加快成熟技術向産業推廣的速度。

渤海銀行常務副行長張士明講話。

張士明表示,加工所正在農産品營養健康方面進行研究,主動服務於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科研和産業緊密結合,探索出了符合科研單位成果轉化特點的有效途徑。

為了讓眾多的研究成果遍地開花,實現自主産業化發展,他提了三點建議:一是確定主打産品,通過市場調研,挑選出易於被市場接受、百姓認可的代表性産品。二是確定生産經營和盈利模式,鎖定目標客戶、市場定位。三是確定融資方式,以股權和債權結合的方式進行融資,通過引進基金、對接金融産品,對産品進行全方位的包裝,實現科技資産證券化,以此解決産業開發投資問題,探索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産業化路徑。

參觀農業部農産品加工品質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

惲銘慶一行還實地考察了糧油加工綜合利用技術整合實驗室、農業部農産品加工品質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國家農産品加工技術研發中心、農業部農産品加工綜合性重點實驗室、中式食品製造與裝備創新團隊實驗室以及馬鈴薯主食化系列産品。

參觀糧油加工綜合利用技術整合實驗室。

國民信託項目經理劉堯、陽光保險高級投資顧問徐天增、品牌中國戰略規劃院副秘書長陳宸、中國品質萬里行促進會生態科技專業委員會(籌備組)專家薄肇群、王樂、劉建喜、華夏好家風(北京)文化傳播公司顧問劉國華以及惲銘慶先生助理孫亞楠陪同調研。

1   2   3   4   5   下一頁  


文章來源: 中國網
責任編輯: 尚陽
分享到:
0

留言框

網友熱評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