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研討會在烏魯木齊開幕。圖為會議現場。
天山網訊(記者李敏張新軍攝影報道)“歷史上的絲綢之路主要是商品流通,而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想,實施起來需要的是包容。” 6月26日下午,在烏魯木齊舉行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研討會所設的圓桌會議上,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歐永鳴發言時説,中國關於“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規劃範圍,清晰展示了大陸之上的新絲綢之路從中國中部地區的西安,穿過中亞,途經伊拉克、敘利亞和土耳其等國,通過歐洲駐地,如德國杜伊斯堡和荷蘭鹿特丹,最終在義大利的威尼斯同海上“絲綢之路”相連。
當日下午,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研討會舉行圓桌會議,來自中國、俄羅斯、印度、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阿富汗、土耳其、美國等20余個國家的百餘名專家學者,分別圍繞“絲綢之路過去、現在和未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兩個議題展開深入交流研討。
在圓桌會議主持人、新疆社科院院長簡短的開場白之後,各國專家爭先發言,簡明扼要地表述個人觀點,歐永鳴是第二個發言的,他發言的題目是《中國的新絲綢之路願景和共贏的世界》。他的發言觀點突出,贏得熱烈掌聲。
在他看來,這樣一個通過文化貿易交流,將三個大陸相連的大圈,不可否認與中國在歷史上向他國輸送商品和知識的地位有著必然關係。這同時也是一條通道,讓中國得以拓展資本投資和貨幣一體化領域,進而加強這些傳統聯繫。除了經濟交流,絲綢之路還有望拓展更親密的政治文化聯繫,形成一個擁有共同利益責任和命運的團體。因此,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的實施需要包容,需要中國加強同西方領國的友好關係和周邊外交,將會有助於維持地區穩定以及和平經濟發展。
歐永鳴話音剛落,新疆大學新疆宏觀經濟預警體統研究基地主任、教授何倫志對中國和中亞國家能源國際合作提出了十大政策建議。
印度中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院鄭嘉賓説,在現代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絲綢之路北線不應該僅限于向西到達歐洲,而是必須包括南部人口密集的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中印可以一起分享新機遇,可以在建設中共用繁榮、互利共贏。
發言中既有宏觀層面,當然也有微觀角度。經濟學家和投資銀行家、亞洲金能源有限公司常務董事卜若柏就對“絲綢之路經濟帶”需要著眼解決的實體基礎設施建設和貿易,人民幣在中亞地區的維穩角色等細節問題,進行了闡述。
各種觀點在這裡交融,各種智慧在這裡碰撞。各國專家的語言不同,研究方向和領域不同,所處的歷史文明和現實實踐也不同,但是在開放與包容的氛圍中,他們對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所發表的看法,卻透露出“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希望相互借鑒、相互促進、彼此融合、互為補充、互利共贏的共同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