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新聞中心>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研討會

“海上絲路”泉州緣 ( / 25)

發佈時間: 2015-02-09 09:20:59  |  來源: 泉州晚報  |  作者: 莊建平  |  責任編輯: 郭素萍

錫蘭墓碑見證了錫蘭國後裔留居東方大港泉州的珍貴歷史

元代,泉州是全國的造船中心。至元十七年(西元1280年)泉州造船3000艘。

民間許多美麗的傳説,和“海上絲綢之路”密切相關。相傳鄭和第五次下西洋時,船隊停泊在泉州港。出海時,船隊經過石湖洋面,突遇狂風,情況危急,鄭和遂下令將“鎮海神針”投入海中,頓時風波平息。傳説中的鄭和“鎮海神針”,極有可能是當年鄭和船隊遺留下的一個“鐵錨”,現陳列在泉州開元寺古船陳列館中。據了解,該“鐵錨”出水于1981年9月,係古代巨型四爪鐵錨,除了錨桿首部及錨爪稍有破損外,基本保存原樣,總重量785.3公斤,據推算,使用該錨的船舶可載重400噸以上。根據福建省機械研究所當年對“鐵錨”取樣檢測,通過光譜分析與化學分析,認為該錨材料為熟鐵,含碳量較低,僅0.05%,接近於工業純鐵,製造時經過鍛造處理。其形狀和製造工藝與明代《天工開物》所描述的鐵錨相近。在對鐵錨表面氧化層進行檢測時,發現其氧化層厚達5釐米,推測其形成時間約500至600年之間。

與“海上絲綢之路”相伴隨的,是古波斯、阿拉伯、印度和東南亞諸多文化在泉州廣泛傳播,並與中原文化、古閩越文化交匯交融,相生相長。而泉州人接受異域文化、開放包容的胸襟也由此得到了最好的鋪陳。

在泉州蟲尋埔漁村,舉目就能看到大海。站在村中獨特風景的蚵殼厝前,聞著鹹腥的海水的味道,聽泉州學研究所所長林少川解説歷史:蚵殼厝的蚵殼並不是村裏隨處可見的海蠣殼,而是商船從非洲東海岸運回的蚵品種,這種房子在西歐的挪威、荷蘭等海邊也有。而蟲尋埔女頭上戴花的習慣,也和古阿拉伯的文化傳統有關,哪怕在最貧窮的年代,這一帶的漁民的家庭開支中也有買花的開銷,當地也有專門種花供穿戴的人。更具傳播特性的是美食,如今,印尼特色點心、阿拉伯風味美食已經成為泉州一大特色。

   上一頁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頁  


文章來源: 泉州晚報
責任編輯: 郭素萍
分享到:
0

留言框

網友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