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前駐華大使:中蒙關係迎來史上最好時期
導讀
10月16日是中國與蒙古國建交75週年紀念日,今年也是中蒙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10週年。多年來,兩國政治、經濟、文化、環境保護等多領域夥伴關係不斷深化,蒙古國還是中國發起的“一帶一路”倡議和糧農組織-中國南南合作等機制框架的受益國。當前正是中蒙關係史上最有利的時期。在後疫情時期,兩國將整合各自的發展規劃,繼續提升經貿關係和人文交往。
作者:嘎樂桑·巴特蘇赫(Batsukh Galsan) 蒙古國前駐華大使、蒙中友好協會主席
蒙古國和中國已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兩國合作在各個領域蓬勃發展。為了進一步推進合作事業,雙方一致同意,努力把兩國關係打造為21世紀國際關係的典範。
2022年11月,蒙古國總統烏赫那·呼日勒蘇赫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兩國元首發表了一份關於新時代推進雙邊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
這一宣言是為了根據疫情後的現實情況,對現有的雙邊關係進行微調而産生的。這份文件將兩國各自的國家政策機制和發展計劃進行了更好地對接與整合,包括將蒙方的“草原之路”發展戰略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蒙方的“新復興政策”與中國的全球發展倡議,以及蒙方“遠景2050”長期發展政策與中國的“兩步走”發展戰略目標相結合。這份聯合宣言作為雙邊關係的路線圖,進一步加強了蒙中鄰國合作夥伴關係。
顯然,這種政治動力和熱情不僅是雙邊關係的里程碑,同時也為加強各領域雙邊合作夥伴關係提供了有利條件。因此,這一時期是蒙中關係史上對發展最有利的時期。
高層政治交流有利於提升雙邊經貿關係,這是兩國長期戰略夥伴關係的基石。自2014年以來,雙邊貿易額迅速擴大,2022年增至101億美元。這是《中蒙經貿合作中期發展綱要》的直接成果。
《綱要》在雙邊貿易、投資和發展合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並將成為今後進一步擴大相關領域合作的主要框架。它將重點關注礦業、能源、金融、交通、旅遊和農業領域的合作,並提高投資的品質和水準。
需要注意的是,蒙古國處於一個非常有利的位置,可以從“一帶一路”倡議中獲益。自倡議啟動以來,蒙古國一直熱情支援並積極參與其中。在漫長的蒙中關係史上,十年時間看似短暫,但卻留下了鮮明而持久的印記。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中國的南南合作與發展戰略,通過“一帶一路”倡議,促進與周邊國家的貿易便利化,使區域供應鏈暢通。
聯合國糧農組織-中國南南合作計劃在亞洲的第一個項目就落戶于蒙古國。該項目為提高蒙古國的農業生産、食品安全和營養水準提供了重要支援。參與者和利益相關者從中獲益良多,為蒙古國建立更強大的農業食品體系奠定了基礎。
這種三邊合作將大大有助於進一步加強蒙中經濟合作。
2024年伊始,蒙古國在中國創設的全球發展與南南合作基金的支援下,啟動了一個新項目,旨在加強森林消防能力,實現綠色復蘇。在項目啟動儀式上,中國駐蒙古國大使沈敏娟表示,該項目可以為蒙古國加強森林防火能力建設、促進綠色發展提供幫助。中方將在全球發展與南南合作基金支援下,更加積極地參與多邊發展合作,推動構建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
另一個潛在的合作領域是環境保護,特別是蒙中邊境地區的荒漠化防治。2023年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的成立,是雙邊合作的良好開端和平臺。
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蒙古國總統呼日勒蘇赫表示,通過密切協調生態友好型經濟社會發展,深化可再生能源合作,兩國可以共同建設綠色絲綢之路,推動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因此,共同建立生態綠色區域,如森林墻、人工綠洲和野生動物保護區,以遏制邊境地區沙漠化加速,可以引領蒙古國和中國走向戰略合作的新模式。
在後疫情時代,民間外交、文化、教育和專業交流正不斷加強。在這方面,蒙中友好協會發揮了主導作用,為蒙古國幾十年來慶祝“蒙中友好周”的老傳統加入了新元素,加強了兩國省市之間的直接文化關係。
今年是蒙中建交75週年,也是兩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10週年,它們都是兩國在建立符合雙方共同利益的新型夥伴關係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