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高科技、高水準、高密度!科技強國建設紮實推進

2024-09-25 17:41

來源:央視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央視網消息:北京時間9月25日7點33分,力箭一號遙四商業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將搭載的中科衛星01星、02星等5顆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飛行試驗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批衛星主要用於國土普查、氣象觀測等領域。此次發射是力箭一號運載火箭的第四次發射,經過多次發射的檢驗,從這一發火箭開始,力箭一號將進入批量化生産、高密度發射的新階段。

力箭一號是一型適用於中小衛星、中低軌道快速組網發射的中型運載火箭,採用固體推進劑作為燃料,2022年7月27日成功首飛,2023年6月7日成功發射一箭26星,刷新當時我國一箭多星發射紀錄,截至目前,力箭一號已成功發射42個航太器,保持100%的發射成功率。

此次發射,是力箭一號火箭首次執行晨昏軌道的發射任務,在這條軌道上運作的衛星太陽能電池板能夠接收到充足的太陽光,對地觀測效率也高,非常適用於一些新型對地觀測衛星。

史曉寧介紹,未來,力箭一號還計劃嘗試到海上實施發射,以及執行一些特殊軌道發射的任務,提高任務的適應性,從而更好地滿足衛星用戶的需求。

此外,還值得關注的是,這一發火箭上涂裝了包括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空天逐夢融媒體創意工作室在內的多家新聞媒體、科普教育、文化傳播平臺的標識,旨在通過航太發射任務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崇尚創新、熱愛科學的濃厚氛圍,對促進全民科學素質不斷提升、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國家航太局:2028年前後我國將發射嫦娥八號

國家航太局24日宣佈,在完成嫦娥六號任務後,中國探月工程還將通過2次發射任務,為國際月球科研站打基礎,除了探月工程相關任務穩步推進,我國深空探測的多項計劃也在同步開展。

按計劃,我國將在2026年發射嫦娥七號,2028年前後將發射嫦娥八號。

國際月球科研站建設將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基本型建設,將以月球南極區域為中心,具備百公里範圍的科研作業能力。第二階段是拓展型建設,將在2050年前,建成以月球軌道站為樞紐,以月球南極站為中心,以月球赤道、月球背面為探測節點的月球綜合站網。

此外,我國還將按計劃開展小行星探測、火星採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深空探測任務。

中國天眼FAST核心陣試驗樣機建設啟動

在世界最大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建成八週年之際,中國天眼FAST核心陣試驗樣機建設9月25日正式啟動。科研團隊將充分利用FAST周邊5公里內的優良電磁環境優勢,建設24台40米口徑全可動射電望遠鏡與FAST組成綜合孔徑陣,從而有效提升其解析度、精確定位和精細成圖能力,大大拓展現有科學研究領域,特別是在引力波事件、快速射電暴、超新星、黑洞潮汐瓦解事件等方面發揮重大作用。

我國首次發佈開放原子模型許可證 助力構建開源生態

開源技術是全球網際網路開放發展的重要依託,是指在軟體開發過程中,源代碼公開且可以被自由使用、修改和分發,對科技創新能起到關鍵作用。9月25日,我國開放原子模型許可證首次正式對外發佈。來看具體報道。

9月25日,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首次正式對外發佈模型許可證,許可證目前已迎來首批應用單位。作為構建開源生態的基礎要素和重要法律工具,許可證將助力人工智慧大模型領域開源生態繁榮。

據了解,目前國內開源開發者數量已突破1200萬。項目涵蓋了作業系統、數據庫、人工智慧、雲原生等重點領域,部分開源項目已成長為全球有影響力的開源項目。據了解,業內下一步將推動開源技術在産業化上的廣泛應用,聚焦教育、工業、通信、智慧交通、航空、石油石化等10多個重點産業。


【責任編輯:趙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