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瞭望·治國理政紀事|共築高水準中非命運共同體

2024-09-01 08:34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自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真實親誠對非政策理念以來,在元首外交的戰略引領下,中非合作取得更多豐碩成果,展現更多蓬勃生機,涌現更多積極態勢。中非合作高品質發展,為各自探索現代化道路提供有力支撐。

◇2015年、2018年、2021年,習近平主席接連在中非合作論壇的平臺上,宣佈實施中非“十大合作計劃”“八大行動”“九項工程”,為中非合作擘畫藍圖。

◇近年來中國對非出口産品在品質和技術含量方面大幅提升,手機、新能源汽車等産品在對非出口中佔比不斷提高。

◇據中國商務部數據,過去3年,中國在非企業為當地創造超過110萬個就業崗位,投資建設的經貿合作區覆蓋農業、加工製造、商貿物流等多個行業。

◇在馬達加斯加,中國雜交水稻被譽為“擦拉貝”(當地語意為“最好的東西”),它的圖案被印在當地最大面額紙幣上。

◇中國始終尊重非洲,對非合作中堅持做到“五不”原則:不干預非洲國家探索符合國情的發展道路、不干涉非洲內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不在對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條件、不在對非投資融資中謀取政治私利。

◇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非合作一直是反對霸權強權、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切實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的一面旗幟。

◇非洲輿論廣泛認為,中非合作論壇是推動中非互利共贏的長期舉措,取得了實實在在成效,是真正的變革性合作機制。

◇非洲國家政府、學者對中國鄉村振興經驗具有濃厚興趣,對於中國農村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具備組織和發展集體經濟功能、一些鄉村善於通過“講故事”推廣土特産等實踐做法聽得津津有味,“向非洲人民講好中國的‘鄉村振興學’正當其時”。

文 《瞭望》新聞週刊記者 韓冰 李言 郭倩

“中非人民命運與共”“發展同非洲國家團結合作是中國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石”“中國是非洲國家維護獨立自主和推進發展振興道路上的可靠朋友和真誠夥伴”……習近平主席的一系列重要論述,鮮明體現中國人民始終和非洲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真誠意願,深刻詮釋中非合作持續深化發展的內在動力。

自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真實親誠對非政策理念以來,在元首外交的戰略引領下,中非合作取得更多豐碩成果,展現更多蓬勃生機,涌現更多積極態勢。中非合作高品質發展,為各自探索現代化道路提供有力支撐。

如今,世界面臨百年變局,“全球南方”群體性崛起。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將於9月4日至6日在北京舉行,中非雙方將共敘友好情誼,共商合作大計,攜手共築高水準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廣闊前景令人期待。

由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承建的尼日利亞萊基深水港位於中尼合作建設的拉各斯萊基自貿區內,是尼日利亞首個現代化深水港和最大港口。圖為一艘貨輪在尼日利亞拉各斯萊基深水港裝卸集裝箱(2024 年 3 月 11 日攝)萊基港公司供圖

中非合作提質升級涌動喜人新意

習近平主席始終高度重視中非合作。2013年3月,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後首次出訪就前往非洲,提出真實親誠對非政策理念和正確義利觀,強調“中非從來都是命運共同體”,新時代中非友好的新篇章由此展開。2015年、2018年、2021年,習近平主席接連在中非合作論壇的平臺上,宣佈實施中非“十大合作計劃”“八大行動”“九項工程”,為中非合作擘畫藍圖。

近年來,中非合作成果豐碩。中國商務部日前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中非貿易額達2821億美元,連續第二年刷新歷史峰值,中國與近半數非洲國家貿易額同比增幅達到兩位數;中非投資合作穩步增長,截至2023年底,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存量超過400億美元,是非洲最主要外資來源國之一;中非基礎設施合作成效顯著,十年來,中國企業累計在非洲簽訂承包工程合同額超過7000億美元,完成營業額超過4000億美元,有力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當前,中非合作迎來提質升級新階段,涌動著令人欣喜的新動向、新變化。

——貿易結構優化升級。

過去中國對非出口以輕工、食品、化工、土畜産等為主,近年來中國對非出口産品在品質和技術含量方面大幅提升,手機、新能源汽車等産品在對非出口中佔比不斷提高。中國為非洲多國提供輸華産品零關稅待遇、建立非洲農産品輸華“綠色通道”,顯著促進非洲特色農産品對華出口。肯亞的牛油果、南非的柑橘、盧安達的辣椒醬、衣索比亞等國的咖啡豆等農産品如今走俏中國市場,豐富了中國消費者的選擇,也為非洲國家帶來豐厚經濟收益。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副教授張巧文説,中非服務貿易規模也穩步增長,在旅遊、政府服務、網路通信等領域不斷取得新進展。阿里巴巴國際站、集酷、希音等跨境電商平臺加速賦能中非雙方産品與市場對接,為中非企業提供新的商業機遇。

——産業合作持續拓展。

中非産業合作務實求新,順應數字化綠色化時代趨勢,取得顯著成效。北京外國語大學非洲學院院長李洪峰説,如今,中國—埃及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尼日利亞萊基自貿區等園區産業集聚效應持續顯現。在尚比亞等國,中國企業和當地合作,通過電腦管控一體化系統,實現生産可控化及管理精細化。中國企業參與建設的光伏電站、風電站等在波札那、南非、肯亞、盧安達等國成為當地發展清潔能源的標誌性項目。

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副研究員劉青海還發現,中國在非企業本地化趨勢日益明顯,為當地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非洲本地員工特別是本地管理人員所佔比例也越來越高。據中國商務部數據,過去3年,中國在非企業為當地創造超過110萬個就業崗位,投資建設的經貿合作區覆蓋農業、加工製造、商貿物流等多個行業。

——減貧惠民亮點紛呈。

消除貧困是人類的共同理想。中國作為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和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在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持續推進中非減貧合作,積極分享中國減貧經驗,為非洲大陸跨越“貧困陷阱”注入更多信心和動力。

中國政府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以來,中國政府立項實施47個助力非洲減貧和農業發展項目,充分發揮24個援非農業技術示範中心作用,派出農業專家500余人次。

從雜交水稻到菌草,一系列中國對非援助品牌在非洲大陸受到廣泛歡迎。在馬達加斯加,中國雜交水稻被譽為“擦拉貝”(當地語意為“最好的東西”),它的圖案被印在當地最大面額紙幣上。從象牙海岸到辛巴威、蒲隆地,中非農業合作幫助當地民眾解決吃飯問題甚至發家致富的生動案例比比皆是。中國積極以市場化方式幫扶非洲國家村鎮培育特色農業産業,覆蓋育種、制種、種植、加工、倉儲、銷售全産業鏈,助力非洲實現農業現代化。

——教育合作不斷深化。

人才是興業之本、強國之基。近年來,中國通過多個渠道、多種形式,為非洲培養更多契合非洲自身發展需要的人才,切實助力非洲長遠發展。2021年以來,中國立項實施援獅子山外交培訓學院、馬利巴馬科大學、波札那小學等20個教育合作項目,培訓非洲國家各類人才超過1.2萬名,通過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為非洲國家培養了近百名碩士博士。

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教授周倩説,中非教育合作如今更多關注非洲多學科人才培養的需要。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與非洲大學協會共同建立中非大學聯盟交流機制,選擇數字教育、衛生健康、農業發展、互聯互通、文明互鑒等十個領域,就聯合科研、學生交換、教師互訪、人才培養等開展深度合作,很多合作深入非洲國家大城市以外的偏遠區域。職業教育方面,中國已經在南非、肯亞等15個非洲國家建成17個魯班工坊,為當地青年掌握職業技能、找到就業崗位提供了寶貴機遇。

中國援桑給巴爾醫療隊隊長蔣國慶(左)在坦尚尼亞桑給巴爾的納茲莫加醫院查房(2023 年 12 月 29 日攝)王冠森攝 / 本刊

中非關係何以成為國際交往典範

中非關係為什麼好?中非友誼為什麼深?習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指出:“關鍵在於中非雙方締造了歷久彌堅的中非友好合作精神,那就是‘真誠友好、平等相待,互利共贏、共同發展,主持公道、捍衛正義,順應時勢、開放包容’。這是中非雙方數十年來休戚與共、並肩奮鬥的真實寫照,是中非友好關係繼往開來的力量源泉。”

迦納智庫非中政策諮詢中心高級研究員菲利普·阿蒂姜蒂博説:“中國與非洲的關係已經成為21世紀全球地緣政治和經濟發展領域最具活力和影響力的關係之一。”肯亞國際問題學者卡文斯·阿德希爾發現,從蓋洛普民調到“非洲晴雨錶”民調,多項調查顯示中國在非洲影響力不斷提升。豐富精彩的中非合作是南南合作的樣板,持續發展的中非關係是新型國際關係的典範。

——中非關係貴在真誠友好、平等相待。

開展對非合作,中國總是從非洲的實際需要出發,想非洲之所想,急非洲之所急。新冠疫情暴發後,中國第一時間緊急馳援,三年向非洲國家提供了2.4億劑疫苗援助,中國還派遣醫療隊,助力非洲國家疫情防控和救治,實現了對非洲有疫苗需求國家的全覆蓋。安哥拉總統洛倫索、莫三比克總理馬萊阿內等多位非洲國家領導人公開表示,在非洲國家急需幫助的關鍵時刻,中國率先堅定給予非洲寶貴支援。

中國始終尊重非洲,對非合作中堅持做到“五不”原則:不干預非洲國家探索符合國情的發展道路、不干涉非洲內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不在對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條件、不在對非投資融資中謀取政治私利。肯亞前總統肯雅塔表示:“我經常被問及為何肯中合作如此密切,我告訴他們,因為中國與我們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中國從不居高臨下地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這正是非中合作的獨特之處。”

——中非關係貴在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中非合作論壇機制的引領和推動下,中國助力非洲基建事業,打通區域發展脈絡,為非洲融入全球産業鏈價值鏈創造更好條件。中非共同建設的肯亞蒙內鐵路、亞的斯亞貝巴—阿達瑪高速公路、尼日利亞萊基深水港等一系列基建工程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帶來重要支撐。烏干達發展觀察中心高級研究員恩南達·基齊托·塞魯瓦吉説,中國對非合作“更注重幫助非洲國家獲得實際的成果”,中國對非洲公路、鐵路和水電站的投資極大降低了非洲國家的貿易成本,擴大了它們與國際市場的聯繫。

中國在加快推進自身新型工業化同時,加強對非知識共用和技術轉移,積極助力非洲實現工業化夢想。近年來,中國企業加大對非洲高附加值製造業投資,在坦尚尼亞、烏干達等多國設立汽車製造廠、手機組裝廠,中方在非投資建設的工業園區不斷增多,促進當地快速形成産業發展優勢。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説,中國企業助力非洲數字化發展,隨著非洲數字基礎設施改善,中企在非投資和生産效率也隨之提高。非洲駐華使團長、喀麥隆駐華大使馬丁·姆巴納表示,非中合作十分密集且形式豐富、互利共贏,讓雙方更好地相融相親,共建未來、共用繁榮。

——中非關係貴在主持公道、捍衛正義。

從中國支援非洲反帝反殖和民族解放的正義事業,到一批非洲國家支援新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從共同呼籲團結合作抗疫,到攜手反對干涉內政和單邊制裁、致力於維護髮展中國家權益,中非雙方在國際舞臺上始終相互支援、密切配合。中國非洲研究院副研究員吳傳華説,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非合作一直是反對霸權強權、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切實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的一面旗幟。

中國始終堅定支援非洲人民以非洲方式解決非洲問題,強調實現發展振興是非洲的應有權利,積極倡導各方尊重非洲主權,傾聽非洲意見,重視非洲主張,兌現對非承諾。摩洛哥智庫新南方政策中心研究員馬庫斯·弗雷塔斯説,中國與非洲都曾深受殖民主義迫害,相似的歷史記憶決定中國絕不會把非洲當作自身發展的後院、不會干涉其內政,這與歷來在對非事務上附加政治條件、試圖施加政治影響力的西方國家形成鮮明對比。長期以來,非洲國家恪守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為中國維護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促進國家統一,實現發展振興提供了重要支援。

——中非關係貴在順應時勢、開放包容。

如今,國際格局加速演變,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經濟體群體性崛起,中國式現代化錨定奮鬥目標行穩致遠,非洲大陸聯合自強勢頭強勁。在時代發展大潮中,中非發展戰略對接更加緊密,治國理政理念交流日益密切。50多個非洲國家和非盟委員會與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貝南總統塔隆説,中國發展進程中的獨立自主和砥礪奮鬥精神,激勵著所有發展中國家。中非合作共識不斷深化。坦尚尼亞《每日新聞》説,非洲可以借鑒中國經驗,學習如何利用自然資源,開闢通往高水準獨立自主的道路。

開放包容是中非合作在國際對非合作中的鮮明特徵。中非共同堅持拆墻而不是築墻、開放而不是隔絕,共同堅持共商共建共用,不搞贏者通吃,共同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讓發展中國家更好融入國際分工,共用經濟全球化成果。中非雙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促進文明包容互鑒,為人類進步持續作出貢獻。

2018 年,中國農業專家組在蒲隆地布班扎省吉漢加縣設立首個水稻減貧示範村。圖為當地農戶在稻田裏給雜交水稻脫粒(2023 年 6 月 20 日攝) 韓旭攝 / 本刊

在肯亞內羅畢,非洲之星鐵路運營公司工電部電子設備檢修工區工長陳玲(右)在休息時教學員唱中文歌曲(2023 年 5 月 23 日攝) 王冠森攝 / 本刊

湖南璽悅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黃梓楠(右)在肯亞納紐基的坦布濟花卉農場挑選鮮花(2024 年 5 月 18 日攝)王冠森攝 / 本刊

期待中非全面合作再上新臺階

金秋送爽,中非合作迎來新的盛事。這是繼中非合作論壇2006年北京峰會、2015年約翰內斯堡峰會、2018年北京峰會之後,中非友好大家庭的又一次大團圓,也是中國近年來舉辦的規模最大、外國領導人出席最多的主場外交。中非領導人將圍繞“攜手推進現代化,共築高水準中非命運共同體”這一主題,共敘友情,共商合作,共話未來。

這是中非合作登高望遠、繼往開來的重要契機。非洲輿論廣泛認為,中非合作論壇是推動中非互利共贏的長期舉措,取得了實實在在成效,是真正的變革性合作機制。

——人們期待,此次論壇為推動中非務實合作開拓新局面。

肯亞內閣首席部長兼外長穆達瓦迪表示,相信此次論壇將為肯中在貿易投資、綠色發展等多個領域的合作打開新局面。肯亞廣播公司刊文説,希望此次峰會將為肯在基建、科技、電動汽車、住房等領域帶來更多機遇。迦納智庫非中政策諮詢中心執行主任保羅·弗林蓬説,多年來,中非合作論壇已經為雙方創造纍纍合作碩果,期待新一屆會議繼續為非中各領域合作搭建橋梁,讓合作成果進一步惠及雙方人民。

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唐文弘表示,中方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國共産黨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秉持真實親誠對非政策理念和正確義利觀,擴大對非制度型開放,深化産業鏈供應鏈合作,更好實現中非經濟融合、發展聯動和成果共用。

——人們期待,此次論壇為中非共同實現現代化願景注入新動力。

甘比亞駐華大使馬薩內·紐庫·康蒂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此次論壇“為甘比亞等非洲國家提供學習和借鑒中國式現代化、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發展道路的獨特機會”。尼日利亞《國民報》刊文説,當前全球局勢充滿不確定性,此次論壇將致力於以創新方式回應時代挑戰,為非中各自發展帶來新的活力。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趙月枝在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説,她去辛巴威等非洲國家實地交流後發現,非洲國家政府、學者對中國鄉村振興經驗具有濃厚興趣,對於中國農村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具備組織和發展集體經濟功能、一些鄉村善於通過“講故事”推廣土特産等實踐做法聽得津津有味,“向非洲人民講好中國的‘鄉村振興學’正當其時”。

——人們期待,此次論壇促進中非為共同完善全球治理作出新貢獻。

南非《星期日獨立報》刊文説,如今,世界和平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但建設更美好未來的機遇也擺在人類面前,中非合作論壇正是推動“全球南方”發展和南南合作的重要機制。在塞內加爾中國問題專家阿馬杜·迪奧普看來,以中國和非洲為代表的“全球南方”蓬勃發展,在全球事務中發揮日益突出的作用。非中合作體現了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理念,為世界發展帶來新動力和新機遇。

中國正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非洲正朝著非盟《2063年議程》描繪的美好願景加速前進。“中國夢”和“非洲夢”具有相同的底色,都追求獨立自主,都追求互利共贏,都追求開放合作,都追求公平正義。人們相信,此次中非合作論壇將推動中非雙方加強交流了解,更充分地互學共鑒,更堅定地支援彼此的現代化道路探索。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事業,必將為雙方創造更美好未來,發展壯大“全球南方”力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責任編輯:趙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