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姆安拉5月23日電 題:這波“承認潮”讓美國更加孤立

新華社記者黃澤民 柳偉建

挪威、西班牙、愛爾蘭22日分別宣佈承認巴勒斯坦國。前不久,巴貝多、牙買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巴哈馬等國也紛紛宣佈承認巴勒斯坦國。由於美國從中作梗,巴勒斯坦建國進程長期受阻,近期這波“承認潮”,再次反映出更多國家站在了公平正義一邊,體現了國際社會人心所向。

獨立建國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夙願。1988年,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宣佈巴勒斯坦建國,先後得到130多個國家承認,但其中不包括西方大多數國家。因此,這次三個歐洲國家背離美國釋放出一個強烈信號:在巴以問題上,美國正變得愈發孤立。

正式加入聯合國是巴勒斯坦獨立建國的關鍵一步。早在2011年9月,巴勒斯坦就提出了申請,當時由於美國反對,安理會行動被擱置。今年4月,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的申請再次被美國在安理會無情否決。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近期呼籲國際社會幫助巴勒斯坦實現建立一個主權獨立國家的夙願。

這是5月22日在加沙地帶南部城市汗尤尼斯的一處難民營內拍攝的巴勒斯坦兒童。 新華社發(裏澤克·阿卜杜勒賈瓦德攝)

巴勒斯坦人民遲遲無法實現獨立建國的合法民族權利,長期遭受的歷史不公遲遲得不到糾正,“兩國方案”遲遲無法落實,成了巴以衝突迴圈往復的癥結。多年來以色列作為佔領方不斷侵蝕“兩國方案”的基礎,當前已持續7個多月的衝突更可能徹底葬送“兩國方案”的前景。去年10月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雙方傷亡慘重,其中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已造成超過3.57萬巴勒斯坦人死亡、近8萬人受傷。

支援和推進巴勒斯坦獨立建國進程,為落實“兩國方案”、實現中東持久和平提供有力保障,是國際社會的強烈呼聲,也是各方的共同責任。巴勒斯坦問題是中東問題的核心,攸關中東和平穩定,攸關國際公平正義。愛爾蘭總理哈裏斯22日在社交媒體發文説,承認巴勒斯坦國是一項明確支援“兩國方案”的決定,是以色列、巴勒斯坦及其人民實現和平與安全的唯一可靠途徑,將有助於中東和平與和解。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在當天的講話中提到,西班牙作出這一決定只為“和平與正義”。近日,第十次聯合國大會緊急特別會議以壓倒性多數通過決議,重申巴勒斯坦人民擁有包括獨立建國在內的自決權,確認巴勒斯坦符合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的資格,建議安理會重新積極審議巴勒斯坦加入聯合國的申請,這反映了國際社會的人心所向。

5月22日,在約旦河西岸城市傑寧,點燃的輪胎冒起濃煙。據巴勒斯坦衛生部22日發表的聲明,以軍當天連續第二日在約旦河西岸城市傑寧開展軍事行動,造成8人死亡、24人受傷。 新華社發(艾曼·諾巴尼攝)

更具現實意義的是,這波“承認潮”被視為有利於挽救“兩國方案”,將推動更多有意向的國家“向前邁一步”。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高級政策研究員休·洛瓦特表示,承認巴勒斯坦國是朝著通往巴勒斯坦人民擁有自決權的可行政治路徑上邁出的具體一步。《紐約時報》刊文指出,歐洲三國承認巴勒斯坦國反映出,越來越多國家認為承認巴主權不必等到巴以達成永久和平協議之後。阿盟秘書長蓋特發表聲明歡迎歐洲三國的決定,並呼籲那些尚未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國家採取“勇敢、有原則”的行動。

儘管越來越多國家站到了公平正義一邊,但巴勒斯坦獨立建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最大的阻力就是美國。美國媒體22日引述一名美國官員的話稱,美國政府反對歐洲三國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決定。一直以來,美國一方面聲稱解決巴以問題的出路在於“兩國方案”,另一方面卻拒絕承認巴勒斯坦作為國家存在,站在國際社會、國際道義和人類良知的對立面,對正義呼聲充耳不聞、一意孤行,一邊喊停火,一邊供軍火;一邊談救援,一邊設障礙,在歷史上留下了極不光彩的記錄。英國《衛報》發表評論説,歐洲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趨勢將産生重要影響,表明美國對巴以和平進程的“主導權”正在削弱。

巴勒斯坦人民遭受的歷史不公亟待糾正,而當務之急是促成巴以停火,實現地區和平。挪威外交大臣艾德表示,挪威希望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決定能夠鼓勵巴以雙方重新啟動和平談判。期待這波“承認潮”會鼓勵更多國家拿出政治勇氣,順應國際呼聲,做出正確抉擇,助力巴以和平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