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歐洲頭條丨歐盟將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 恐難解決自身困境

2023-09-23 19:28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近日發表年度盟情咨文時宣佈,歐盟委員會要對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發動反補貼調查。一石激起千層浪,此話一齣,引發中歐各界的高度關注,歐洲有識之士認為,歐盟委員會此舉恐難解決自身面臨的困境。

△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歐洲議會發表2023年度盟情咨文(圖片來源:歐盟對外行動署)

歐盟發動反補貼調查背後的多重原因

總臺記者向歐盟中國商會了解到,此次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發動反補貼調查有一點不同尋常,即調查係歐盟委員會主動提出。一般反補貼調查是“不告不立”,也就是説,如果歐盟成員國或産業界不提出申訴,就不會立案調查,此次由歐盟委員會在原審階段主動提出調查實屬罕見。

歐洲政策中心政策分析師菲利普·勞斯貝格(Philipp Lausberg)認為,本次調查有深層次的政治背景,馮德萊恩意在通過此次調查進一步將歐盟打造成一個“地緣政治”機構,這也是馮德萊恩上任以來一直追求的一項核心目標和努力實現的“政績”。

歐洲政策中心政策分析師 菲利普·勞斯貝格:當馮德萊恩成為歐盟委員會主席時,她就宣佈,這將是一個地緣政治委員會,她希望使歐盟能夠在世界上成為一個獨立的地緣政治參與者,這在越來越具有對抗性的地緣經濟環境中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他們希望變得更加獨立,實現戰略獨立、戰略自主。

據歐洲當地多家媒體報道,此次調查的節點是在本屆歐盟委員會面臨換屆之際,馮德萊恩可能以此為籌碼,在謀求連任或者另謀北約秘書長一職時,獲得法國和美國的支援。據“政客”歐洲版(politico.eu)報道,法國是歐盟此次發動反補貼調查的主要推手。歐盟內部市場專員蒂埃裏·佈雷頓(Thierry Breton)是法國人,在過去幾個月裏,他一直在歐盟委員會內部推動本次反補貼調查。

  △ 歐盟內部市場專員佈雷頓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除了政治原因之外,菲利普·勞斯貝格還表示,此時啟動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也有經濟方面的因素。汽車工業是歐盟的核心産業之一,該産業被削弱或者崩潰將是歐盟的“經濟災難”。目前中國電動汽車在歐盟的市場份額為8%,預計到2025年將增加近一倍,達到15%。如果中國電動汽車的價格優勢依然存在,其在歐洲市場的份額勢必還會增大,在一些歐洲人看來,這將會影響歐洲汽車行業的發展。

歐盟內部反應不一 德國業界明確表示反對

據歐洲媒體報道,自馮德萊恩宣佈對中國電動汽車發動反補貼調查以來,歐盟內部反應不一,尤其是德法這兩個歐洲數一數二的汽車大國,態度截然不同。法國政府和汽車産業界支援該項調查,而德國汽車産業界明確表示反對。德國汽車工業協會表示,歐盟必須考慮到中國可能的強烈反應,並致力於為歐洲汽車製造商創造有利條件——從降低電價到減少官僚障礙。德法這兩個歐盟大國之所以對此有不同的反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德國汽車業對華出口和投資及其在中國市場的利益要遠大於法方。

歐洲政策中心政策分析師 菲利普·勞斯貝格:大多數德國汽車行業都非常小心,他們對針對中國進行此類調查和可能的關稅感到擔心,因為他們確實擔心調查引發的後果。以大眾為例,中國是其最大的市場,他們佔有中國汽車市場的10%。同時,中國還是德國第四大出口國。德國每年對中國的出口額達到1000億、將近1200億美元。很多人擔心這會受到危害。

歐盟委員會對中國電動汽車發動反補貼調查,是基於所謂“政府的大量補貼才使得中國電動汽車具備較強競爭力”這一判斷。但是歐洲的一些有識之士看到,真實情況並非如此。

菲利普·勞斯貝格在採訪中表示,質優價廉才是中國電動汽車具有較高競爭力的原因,而這背後是勤勞努力,是高瞻遠矚。

歐洲政策中心政策分析師 菲利普·勞斯貝格中國汽車,尤其是電動汽車,確實品質好。以前人們總是認為中國汽車品質不好,但現在它們確實品質好了,而且價格也更低,這就是厲害的競爭力。中國過去10-15年在電動汽車領域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知識,當然值得尊重,而一些歐洲汽車製造商卻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當然,他們現在也為此付出了代價。

“如爆發貿易戰 歐盟的承受能力不如中國”

根據相關規定,反補貼調查通常需耗時9至13個月。調查結果是否會導致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懲罰性關稅,歐盟27個成員國將通過表決程式決定。如獲得55%的歐盟成員國或代表歐盟總人口65%的成員國的支援,相關提案才會獲得通過。在歐洲一些有識之士看來,中歐之間如就此爆發貿易戰的話,將是兩敗俱傷的局面,而在目前情形下,歐盟的承受能力要比中國低。

  △ 中歐如果爆發貿易戰對歐盟主要産業的潛在影響 (圖片來源:彭博社)

據彭博社報道,在歐盟宣佈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新的反補貼調查後,歐洲企業就開始算起了經濟賬。數據顯示,歐盟汽車行業直接或間接創造了近1400萬個就業崗位,佔歐盟勞動力的6.1%。對出口商的潛在影響可謂巨大。去年,歐盟向中國出口了價值2400億美元的商品,中國成為歐洲第三大海外市場。

歐洲政策中心政策分析師 菲利普·勞斯貝格:我希望歐中之間不會爆發貿易戰,因為雙方都會輸,貿易戰將是災難性的。我認為對於兩者來説都是如此,但也許對於歐洲人來説情況可能會更糟。或許,在目前的情況下,歐洲的承受能力還不如中國。

監製丨姜秋鏑

主編丨梁弢

記者丨朱曦莉

【責任編輯:吳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