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佈丨“金秋糧”迎“豐收節”!全國大部秋糧長勢良好 有望再獲豐收
中國網9月22日訊(記者 彭瑤)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秋糧傳來好消息。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近期調度情況顯示,今年秋糧播種面積穩中有增,大部分地區秋糧長勢良好,有望再獲豐收。今年秋糧商品糧和收購量仍將保持較高水準,預計旺季收購量大體在2億噸左右。
各地有序推進秋收作業。央視新聞視頻截圖
湖北省秋糧種植面積大,在全年糧食産量中約佔80%。截至9月11日,湖北省已投入玉米聯合收割機1萬多臺、水稻聯合收割機9萬餘臺開始秋收。據農情調度,全省秋糧面積穩中有升,長勢好于往年,有望再獲豐收。
安徽是糧食大省,全省糧食産量穩定在820億斤以上,常年居全國第4位。今年,6400多萬畝秋糧在地作物總體長勢好于常年,豐收在望,安徽積極落實後期田管和組織機械搶收工作,調度全省15萬台(套)聯合收割機,確保秋糧豐收到手。
今年,四川水稻、玉米兩大主要秋糧作物産量好于往年,目前,水稻收穫超七成,玉米收穫超八成,收穫進度與往年持平。水稻長勢較好,增産趨勢明顯,全省畝均産量預估在533公斤左右。
受春旱移栽偏遲、秋雨持續等影響,重慶今年水稻收割偏晚一週左右。截至9月中旬,通過機械化推廣、數字化賦能等舉措,水稻“搶秋”進度已超過九成,基本與往年持平。
作為糧食生産大省,“中原糧倉”河南身負糧食安全重任。今年河南麥收遭遇“爛場雨”天氣,夏糧産量受到影響。為確保全年糧食産量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以秋補夏、以豐補歉”至關重要。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數據顯示,今年河南秋糧面積穩定在7600萬畝以上,穩中有增,整體長勢好于去年,種植密度明顯提高。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指出,面對8月以來的局地洪澇災害,該省組建9個受災重點縣市區指導組和5個病蟲害防控專家指導組,下沉一線指導生産。及時下達中央農業生産救災資金,搶排受災地塊積水,落實國家玉米大豆“一噴多促”一次性補助資金,實施噴施作業7225多萬畝,努力實現非災區多增産、輕災區保穩産、重災區少減産,做到“以豐補歉”,力爭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農作物整體長勢好于常年,全省糧食生産有望實現“二十連豐”。
根據農業農村部下發的通知,“三秋”期間,要加強監測調度,精準預警響應,落實秋糧抗災田管措施,提早做好秋收防災準備,分區分類做好減災準備,確保顆粒歸倉、秋播落實。此外,農業農村部還組織專家制定秋冬種技術指導意見,組派工作組和科技小分隊蹲點包片,開展技術指導服務。
日前召開的全國秋糧收購工作會議要求,精心組織市場化收購,加強省際間、區域間、市場主體間的産銷合作,堅決守住農民“種糧賣得出”的底線。優化諮詢、預約服務,讓農民少跑腿、少排隊、快售糧。加強農戶科學儲糧指導,幫助農民減損增收。紮實做好保供穩價,保障糧食市場供應充足、運作平穩。充分發揮12325、12315熱線作用,深入開展“嚴監管強執法重處罰行動年”活動,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規問題,嚴厲打擊坑農害農行為。
綜合人民日報、湖北日報、四川日報、黑龍江日報、安徽日報、重慶廣電
編輯:彭瑤
編審:魏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