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佈丨國務院批復同意江西省、海南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
中國網9月21日訊 國務院日前批復同意《江西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海南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
批復指出,要維護規劃嚴肅性權威性。《規劃》是對江西省、海南省國土空間作出的全局安排,是省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政策和總綱,必須嚴格執行,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隨意修改、違規變更。按照定期體檢和五年一評估的要求,健全各級各類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評估預警機制,將規劃評估結果作為規劃實施監督考核的重要依據。建立健全規劃監督、執法、問責聯動機制,實施規劃全生命週期管理。
高標準建設美麗中國“江西樣板”
建設綠色有機農産品示範基地 建設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
江西省承東啟西,地處長江中下游,是支撐中部地區崛起、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實施的重要地區。《江西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是江西省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
到2035年,江西省耕地保有量不低於4004.59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於3545.43萬畝;生態保護紅線不低於4.12萬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擴展倍數控制在基於2020年城鎮建設用地規模的1.3倍以內;單位國內生産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不少於40%;用水總量不超過國家下達指標,其中2025年不超過262.3億立方米。明確自然災害風險重點防控區域,落實戰略性礦産資源、歷史文化保護等安全保障空間,全面錨固高品質發展的空間底線。
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品質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完善贛東南、贛西北、贛西南等對外開放通道網路,協同推進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深度對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譜寫江西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鞏固鄱陽湖平原、贛撫平原、吉泰盆地等糧食生産基地,發揮綠色生態資源優勢,建設綠色有機農産品示範基地,分類分區優化村莊佈局,促進鄉村振興。嚴格河湖水域空間管控,統籌長江、鄱陽湖、贛江等江河湖泊保護修復,恢復與重建典型濕地植被、重要物種及其生境。
以南昌都市圈,以及滬昆、京九城鎮發展帶為支撐,建設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支援贛南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加快推進開發區整合優化,保障實體經濟和先進製造業發展空間,打造城鄉生活圈,促進城鎮生態宜居、綠色發展。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為依託,加強基礎設施空間統籌,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網路。
健全文化遺産與自然遺産空間保護機制,強化整體保護和系統活化利用,保護好廬山、武夷山(鉛山段)世界遺産等各類文化遺存,加強革命根據地等紅色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構建文化資源、自然資源、景觀資源整體保護的空間體系,促進歷史文化、自然生態和城鎮鄉村融合發展,彰顯江西地域特色。
探索中國式現代化海南路徑
打造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核心引領區 打造世界級旅遊度假目的地
海南省是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海南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是海南省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
到2035年,海南省耕地保有量不低於721.75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於638萬畝;生態保護紅線不低於1.76萬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態保護紅線不低於0.83萬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擴展倍數控制在基於2020年城鎮建設用地規模的1.3倍以內;單位國內生産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不少於40%;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國家下達任務,其中2025年不低於63%;用水總量不超過國家下達指標,其中2025年不超過53億立方米;除國家重大項目外,全面禁止圍填海;嚴格無居民海島管理。明確自然災害風險重點防控區域,落實戰略性礦産資源、歷史文化保護等安全保障空間,嚴格優質岸線資源管理,全面錨固高品質發展的空間底線。
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和海洋強國戰略,促進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品質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深入落實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空間部署,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協同佈局,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戰略支點。
加強耕地精細化利用,夯實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建設南繁育種基地,分類分區優化村莊佈局,促進鄉村振興。建立以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嚴格河湖水域空間管控,加強淺海水域、紅樹林、珊瑚礁、海草床及潟湖等濱海濕地保護,構建“山—廊—海—島”一體化的生態網路。
提升海口發展能級,打造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核心引領區,將三亞建成國際旅遊消費中心核心功能區,打造世界級旅遊度假目的地,打造城鄉生活圈,完善均等共用的公共服務體系,構建現代化産業發展空間,形成綠色低碳、宜居韌性、高品質發展的城鎮空間格局。
統籌海岸線、海域、海島開發保護活動,節約集約利用淺海近岸,完善海島功能體系,持續優化海洋空間格局。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為依託,統籌協調各類基礎設施空間需求,加強海水淡化、雨洪水等非常規水利用,構建陸海統籌的現代化基礎設施網路,提升國土空間承載能力。健全文化遺産與自然遺産空間保護機制,強化整體保護和系統活化利用,構建文化資源、自然資源、景觀資源整體保護的陸海一體空間體系,營造向海而生、椰風海韻的景觀特色,展現海洋文化魅力,把海南建設成為展示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窗口。
編輯:彭瑤
編審:魏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