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新聞中心 > 中國發佈 >

中國發佈丨國家發改委解讀經濟形勢:經濟恢復必然是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過程

來源:中國網      2023-09-20      作者:彭瑤     責任編輯:彭瑤

中國網9月20日訊 (記者 彭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叢亮表示,8月份以來,面對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國內週期性結構性矛盾交織疊加等困難挑戰,各有關方面系統打出了一套政策“組合拳”,切實穩增長、提信心、防風險,持續鞏固我國經濟回升向好勢頭。

9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解讀經濟形勢和政策中國網 董寧 攝

打出政策“組合拳”

截至8月末,中央預算內投資基本下達完畢,新增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佔全年額度的80%左右,基礎貨幣投放增加、信貸總量繼續擴大、存貸款市場利率降低,有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推動供需兩端持續恢復。

7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就今明兩年到期的階段性政策明確了後續安排,8月份以來各部門加快落實,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稅費優惠、保交樓貸款支援計劃等政策予以了延期和優化。

聚焦經濟運作中的重點難點,陸續推出了一批務實管用的新政策新舉措。比如,在支援實體經濟發展方面,實施先進製造業企業增值稅加計抵減、上調部分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支援科技型企業融資等政策;又如,在支援民營經濟發展方面,加快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31條政策以及近期28條舉措,通過推介項目、暢通問題反映渠道等方式進一步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與此同時,適應我國房地産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推動“認房不認貸”、調整優化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貸款利率等落地,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針對經濟形勢變化,常態化開展政策預研儲備,並推動儲備政策適時出臺實施。目前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儲備政策已有多項出臺,包括提高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和部分地區最低工資標準、促進汽車等大宗消費、有序擴大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産投資信託基金髮行規模等。

8月經濟運作出現新亮點新變化

隨著政策組合拳效果不斷顯現,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有所恢復,進出口降幅收窄,居民消費價格由降轉漲,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和企業利潤降幅持續收窄,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小幅回落,製造業PMI持續回升,經濟運作中的積極因素在積累、亮點在增多,社會預期有所好轉。

國內需求持續恢復。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比上月加快2.1個百分點,投資規模持續擴大,多地房地産市場隨著“認房不認貸”等政策的落實出現了回暖跡象。

生産供給穩中有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服務業生産指數增速比7月份分別加快了0.8和1.1個百分點,製造業增速明顯加快,旅遊出行、文化娛樂等服務業增長態勢良好。

結構調整穩步推進。前8個月,製造業、基礎設施等投資增速比總體水準分別高2.7、3.2個百分點,特別是高技術産業投資比整體的水準高了8.1個百分點,在優化供給結構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高端製造業、高技術服務業保持較快增長,綠色轉型、數字經濟等正在為産業升級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

經濟大省韌性凸顯。8月份,廣東以人民幣計價外貿進出口增速提高到10.2%,達到了兩位數,浙江前8個月新設經營主體增長12.5%,江蘇、山東、河南、安徽實物量指標增長較好,經濟大省“勇挑大梁”,為推動經濟回升發揮了重要作用。

社會預期有所改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持續回升,製造業生産指數、新訂單指數和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業務活動預期指數都位於景氣區間。可以説,8月份經濟運作的新亮點新變化為下一步的經濟持續回升奠定了良好基礎。

中國經濟不會出現通縮

近年來,在國際高通脹的背景下,有些國家通脹率達到9%以上,我國物價總水準保持相對穩定。今年以來物價仍然是在低位運作,需要引起重視。叢亮指出,綜合物價水準、需求恢復、經濟增長、貨幣供應量等這些因素一塊判斷,中國經濟不存在所謂的通縮,後期也不會出現通縮。從8月份數據來看,居民消費繼續恢復,供求關係持續改善,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環比漲幅略有擴大、同比由降轉漲,工業生産者價格環比也是由降轉漲、同比降幅收窄,都出現了積極變化。價格指標屬於經濟運作的滯後指標,隨著需求穩步恢復,市場信心逐步增強,經濟運作持續好轉,加上低基數效應逐步減弱,我國物價總水準有望繼續回升並逐步回升到年均值水準附近。

經濟恢復必然是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

“需要特別説明的是,在經歷三年疫情後,中國經濟運作仍會受到內外部多種因素影響,經濟恢復必然是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叢亮指出,當前,我國經濟運作中的確還存在不少困難挑戰,但看中國經濟發展必須貫通歷史、現在和未來,看大勢、看走勢。回顧歷史,即使面對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國際金融海嘯巨大衝擊,中國經濟不僅屹立不倒,而且在應對中越來越發展壯大,不斷躍上新的臺階。“展望未來,隨著存量政策與增量政策疊加發力,政策效應不斷累積,積極因素不斷增多,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我國經濟將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目前,內外部看空中國、唱衰中國的雜音不少,我想説的是,這種論調過去從來沒有實現過,現在和未來也註定不會實現。”

編審:魏婧

中國發佈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 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 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 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中國網客戶端

國家重點新聞網站,9語種權威發佈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