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佈丨最高檢、住建部印發《意見》 強化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領域執法司法銜接
中國網9月19日訊 最高檢、住房城鄉建設部日前聯合印發了《關於在檢察公益訴訟中加強協作配合依法做好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強化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領域執法司法銜接,推動形成行政執法與檢察監督保護合力,全方位築牢城鄉歷史文化遺産保護法治屏障。
截至目前,全國共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41座,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799個,中國傳統村落8155個,歷史文化街區1274片,歷史建築6.3萬多處。《意見》旨在充分發揮檢察公益訴訟的監督、支援和協同作用,更好地做好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
《意見》強調,建立健全住房城鄉建設(規劃)部門行政執法與檢察公益訴訟協作機制,推動良性互動,形成行政執法與檢察監督保護合力,對於系統保護、利用、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産具有積極意義。各級檢察機關要依法推進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領域檢察公益訴訟工作,共同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各級住房城鄉建設(規劃)部門要依法全面履職,嚴格規範執法,協同配合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
《意見》明確了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與檢察公益訴訟協作的重點領域。聚焦侵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特別是情節嚴重、影響惡劣、拒不整改的違法行為,重點關注歷史城區整體管控、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地段保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以及歷史建築保護四個重點領域。
《意見》提出,各級檢察機關和住房城鄉建設(規劃)部門要進一步拓寬交流渠道和方式,建立經常性、多樣化的協作機制,明確線索移送、會商研判、資訊共用、聯合專項、調查取證、專業支援、案例發佈等方面的具體協作內容,建立健全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與檢察公益訴訟協作機制。
《意見》要求,規範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行政公益訴訟辦案工作。各級檢察機關和住房城鄉建設(規劃)部門要堅持制度定位,明確履職盡責標準,細化落實訴前檢察建議回復、行政公益訴訟起訴應訴等具體要求,規範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行政公益訴訟辦案工作,形成既依法督促又協同履職的關係,實現雙贏多贏共贏。
《意見》還就做好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行政公益訴訟協作保障作出規定。各級檢察機關和住房城鄉建設(規劃)部門要加強組織保障、業務交流和宣傳引導,不斷鞏固協作成果,擴大協作影響。
編輯:彭瑤
編審:趙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