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田 新技術 新業態——感受黑土地上的“春耕三變”

發佈時間:2023-04-11 15:33:17  |  來源:新華社  |  作者:宗巍 等  |  責任編輯:盧小凡
分享到:

春回黑土地,農事漸起:村屯裏,整修農機、培土育苗;田地中,打井布管、平整土地……黑土地上,正徐徐鋪展開一幅忙碌的春耕圖。

建設農業強國、提升千億斤糧食産能……今年以來,作為我國糧食安全壓艙石,東北大糧倉繼續發力。這個春天,黑土地上正在新建和改造千萬畝良田,加快推廣水肥一體化等一批增産新技術,同時開展訂單生産、“企業+農戶”合作經營等新模式。“黑土糧倉”端牢“中國飯碗”力度持續加強,不斷夯實保障糧食安全根基。

新農田:再建千萬畝良田

在全國産糧大縣吉林省農安縣的巴吉壘鎮,地頭上挖掘機正將田邊的溝渠挖深擴寬,清理淤泥。工人們在清理後的溝底墊上石塊,溝旁鋪設了生態護坡磚。過去農田邊的小水溝將變成寬闊穩固的排水渠。

隨著土壤解凍,農安縣各鄉鎮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已全部復工。今年農安縣要建設高標準農田超過30萬畝,是近幾年建設力度最大的一年。這幾天,農安縣農業農村局農田建設科負責人吳大海走訪多地施工現場,督促企業加快施工進度。“4月底完成溝渠修繕。”他説。

農田就是農田,而且必須是良田。自去年提出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産能提升行動以來,東北各地正把良田建設作為糧食産能提升的重要抓手,提高建設標準,持續擴大建設範圍,同時注重與黑土地保護項目相結合,重點補上土壤改良、農田灌排設施等短板,健全長效管護機制。

4月8日,在位於黑龍江省北安市的北大荒集團建設農場有限公司第四管理區一處農田,農業技術員在監測施肥作業品質。新華社記者 王松 攝

在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寶清縣夾信子鎮的一處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現場,呈現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挖土機、推土機等大型機械來回穿梭,工人們正忙著修建田間道路、鋪設橋涵。

“寶清縣總耕地面積289萬畝,其中110萬畝已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今年我們還將新建高標準農田20余萬畝,同時對原有12余萬畝高標準農田進行提檔升級。”寶清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強説。

在黑龍江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友誼分公司的一處地塊,從空中俯瞰,與常見的直壟不同,一條條環形的壟很是顯眼。

4月8日,在位於黑龍江省北安市的北大荒集團建設農場有限公司一處農田,大型拖拉機在進行分層定量施肥與鎮壓保墑作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松 攝

“以往坡耕地直壟種植水土流失嚴重,水肥嚴重失衡,等高環播技術則可以很好解決這一問題。”友誼分公司農業生産部部長唐曹甲子説,今年他們將推廣等高環播等黑土保護技術,推廣面積3萬畝,預計到2025年,將實現黑土保護技術在分公司地塊的全覆蓋,耕地品質平均提高0.5個等級以上。

“高標準農田的建設提升了糧食産能,畝均可增産10%—20%。”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農田建設管理處處長竇洪波説,黑龍江省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0265萬畝,建成規模連續4年居全國首位,成為全國第一個超億畝省份。

3月2日,在吉林市永吉縣口前鎮,農業技術人員(右)向農民傳授草莓種植技術。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今年,東北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保障糧食安全的重中之重,將新增千萬畝良田。黑龍江省將建設高標準農田840萬畝,吉林省計劃新建和改造高標準農田216萬畝,遼寧省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289萬畝,進一步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新技術:從“單打一”到“協奏曲”

據吉林省氣象部門資訊,今年3月吉林省平均氣溫明顯偏高,同時降水較常年少54.8%。

在吉林省松原市寧江區大洼鎮民樂村,面對可能的春旱,該村春峰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徐百軍卻不那麼擔心。在合作社的倉庫裏,一捆捆滴灌帶已準備好。“再過幾天,這些滴灌設備就全部鋪設到農田裏,能及時為玉米苗供水供肥。”他説。

在“十年九旱”的吉林西部一些地區,過去春耕期間趕上春旱,經常影響玉米出苗。近年來,吉林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專家在吉林西部地區探索水肥一體化技術,抗旱增産效果明顯。今年,吉林省投入財政資金,大力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預計新增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250萬畝,總面積達到500萬畝。

3月28日,在吉林省鎮賚縣,農民駕駛農機整地。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新技術加速應用的同時,黑土地上正在進行農業科技的整合應用,發揮穩産增産最大作用。

吉林省乾安縣大遐畜牧場農業公司集約了8萬畝耕地。今年,該公司在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的同時,把全部耕地進行秸稈深翻還田。“水和肥不僅用量更少,而且利用率明顯提高,土壤有機質也不斷增加,玉米比過去增産40%以上。”公司總經理劉啟雷説。

從單一技術推廣到多種穩産增産技術系統整合應用,再到優質品種與農技相配套,東北糧食生産越發穩健。

3月23日,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一家農資生産企業,工作人員對企業生産的産品進行抽樣檢驗。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力擴種大豆油料,深入推進大豆和油料産能提升工程。黑龍江省勃利縣是農業大縣,今年大豆計劃種植面積19.5萬畝。

勃利縣永恒鄉恒山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單慶東介紹,今年將選取優質高産的大豆品種,使用精密播種機,配合大壟四行的密植技術種植15000畝大豆,通過良種、良法、良機相結合,從而實現穩産、高産。

“我們將組織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加強指導服務,提高春播標準,力爭5月20日前完成旱田大面積播種,努力把各種農作物都播(插)在豐産期。”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李連瑞説。

3月23日,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白山鄉岫岩村,梨樹縣農機推廣總站站長張志剛(右)幫助農民調試農機。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數據顯示,這個省今年要確保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2.19億畝以上、總産穩定在1535億斤以上。吉林省今年預計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9000萬畝左右,糧食産量穩定在800億斤以上。

新業態:“聯合體”經營做強糧食産業

春耕忙碌時,也是糧食加工旺季。在吉林省農安縣經濟開發區,吉林省燒鍋豆製品有限公司生産車間裏豆香陣陣,一批批豆製品即將運往各地市場。今年,企業與周邊一些豆農簽訂了大豆原料訂單。企業負責人杜雲飛説,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形成種植、加工、品牌銷售為一體的産業鏈條。

在農安縣經濟開發區,這裡現在聚集著50余家農産品加工企業,年産值達30億元。

3月24日,在北大荒集團八五〇農場有限公司智慧化水稻芽種生産中心,工作人員檢查浸種情況。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發展現代農業,要提高農業生産經營的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程度,增強農業經營活力。近年來,東北一批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農民、連接市場、引領發展。

黑龍江省五常市喬府大院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擁有24萬畝核心産區水稻種植基地。正值水稻育苗期,在企業210余棟育秧大棚內,一排排秧盤擺放整齊,一株株秧苗開始逐漸從土中“探出頭”來。“我們4月1日便開始育苗工作,預計5月5日可以開始插秧。”公司基地種植部經理黃昌明説。

“我們和這家企業早就簽訂了收購協議,種植過程中還有企業的技術指導,水稻不愁賣,價格還比別處高。”五常市杜家鎮半截河子村村民桑振銘説,棚室內的一盤盤秧苗承載著全家豐收的希望,訂單在手,賣糧無憂,只需要踏踏實實把地種好。

4月8日,在位於黑龍江省北安市的北大荒集團建設農場有限公司一處農田,農機技術員將複合肥加進大型拖拉機的施肥機中。新華社記者 王松 攝

“我們通過育種、加工、種植等全環節發力,不斷延伸大米産業鏈條,帶動農戶增收致富,推動五常市稻米産業穩健發展。”五常市喬府大院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喬文志説。

在端牢“中國飯碗”的同時,東北各地鼓勵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農業經營主體延長産業鏈,提升糧食産業附加值,拓寬種糧增收渠道。一批農業産業化聯合體不斷壯大,逐步做大做強糧食産業,讓糧食生産成為有奔頭的産業。

今年,在當地農業部門的引導和鼓勵下,位於吉林省長春市的李長義家庭農場和當地70多家家庭農場正在籌建“聯合體”。“大家通過統一種植品種,統一肥料,統一技術,生産綠色高品質水稻。大家抱團發展,提高種糧效益。”李長義家庭農場負責人李長義説。

目前,吉林省省級以上重點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達600余戶,省級示範農業産業化聯合體發展到100戶以上,帶動農民合作社1萬餘個,正在有力促進鄉村産業振興。

文字記者:宗巍、王春雨、薛欽峰、孫曉宇

視頻記者:司曉帥、魏蒙、唐鐵富

報道員:任翱、張慧鈺、董敬楊、劉瑞新

海報設計:張鐸

編輯:李民、戚文娟、王浩程、郭潔宇

統籌:李逾男、郜新鑫

中國網官方微信